摩西直葡~1

王者邽来

<h3>摩洛哥篇(19/10/29~11/3):</h3><h3>上海经停迪拜~卡萨布兰卡~拉巴特~卡萨布兰卡~梅克内斯~菲斯~沃鲁比利斯~舍夫沙万~得土安~丹吉尔~西班牙塔里法</h3> <h3>摩西葡16日行程的线路图及宋领队兼欧洲段导游。</h3> <h3>10/29晚于浦东机场搭乘阿联酋EK303航班飞行约九小时余抵达迪拜机场(时差4小时</h3> <h3>停留近两小时,转机阿联酋EK751航班飞摩洛哥的浪漫之都卡萨布兰卡。</h3><h3>两人坐仨座位,躺着飞好不惬意哦!</h3> <h3>又飞行8小时余,飞机即将下降。</h3><h3>机翼下广袤的北非大地,壮哉!(时差8小时)。</h3> <h3>10/30,当地时间中午12:55抵达摩洛哥的北非谍影之城卡萨布兰卡,换乘大巴行驶约85KM前往摩洛哥首都,花园旅游城市拉巴特。</h3><h3>今天行程:卡萨布兰卡~拉巴特~卡萨布兰卡。</h3> <h3>四大皇城之一的拉巴特,为摩洛哥的政治、文化及交通中心。位于市中心的拉巴特皇宫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h3><h3>图为皇宫区域内专供皇室成员礼拜的清真寺。</h3> <h3>外观皇宫。</h3> <h3>前往位于拉巴特市中心的默罕默德五世陵墓。</h3><h3>途中车拍注入大西洋的摩洛哥的母亲河(图一)。</h3><h3>默罕默德五世陵墓入口(图二~图三)</h3> <h3>墓左侧建有清真寺和讲经台,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征——哈桑塔及哈桑塔大清真寺遗址</h3> <h3>墓室四周均有持枪的卫士站岗。</h3> <h3>墓室内也有侍者护卫。</h3> <h3>伊斯梅尔国王于17世纪所建的乌达雅城堡。现存乌达雅城堡对外开放区域分三部分——花园、博物馆和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的高空平台。</h3><h3>城堡内的曼陀罗及一群摩洛哥妇女临母亲河而坐享用下午茶(图三右~图五)。</h3> <h3>城堡紧挨着母亲河。</h3> <h3>城堡内保留着别具风格的柏柏尔民居和街道,此处俨然是个浓缩版的蓝白小镇。</h3> <h3>这里就是古时的空中市场遗迹,也是母亲河的入海口。</h3> <h3>第一天的游程结束,前往大西洋海景餐厅享用第一顿海鲜特色晚餐。</h3><h3>途中车拍绚烂的火烧云。</h3> <h3>海湾边的餐厅沐浴在美丽的晚霞中。</h3><h3>餐后返回卡萨布兰卡,入住酒店。</h3> <h3>10月30日的视频片段,记录了在迪拜转机候机时及第一天抵达摩洛哥后的部分行程花絮——首都拉巴特的默罕默德五世陵墓、乌达雅城堡及第一晚入住的卡萨布兰卡的酒店。</h3> <h3>10/31,摩洛哥的第二天。</h3><h3>今天行程:卡萨布兰卡~梅克内斯~菲斯。</h3> <h3>晨起所拍抵达摩洛哥后第一晚入住的卡萨布兰卡当地五星酒店的内外景。</h3> <h3>早餐后游览鸽子广场。</h3> <h3>广场周边有领事馆、市政厅、法院等。</h3> <h3>庄严的高等法院对民众开放,可以随意出入。</h3> <h3>有典故的“送水”(图一),现实中的装扮成“送水”供人拍照来赚取小费。</h3> <h3>卡萨布兰卡的城市标记。</h3> <h3>大巴穿梭在有着“北非巴黎”美称的卡萨布兰卡的都会区。</h3><h3>沿着大西洋的滨海大道设计的很有艺术味道,两旁餐厅林立,点缀着连绵不绝的花圃与绿地,着实令人赏心悦目。</h3> <h3>座落在海边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建筑面积2公顷,长200米,寛100米,屋顶可启闭,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寺内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h3><h3>图七为清真寺边上的一片滩涂。</h3> <h3>午餐在赫赫有名的里克咖啡馆用三道式西餐。这家咖啡馆是根据1942年上映的电影《卡萨布兰卡》,译名《北非谍影》中的咖啡馆复制而来的。该电影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里克咖啡馆的谍战与爱情交织的故事。</h3><h3>人手一张明信片以作纪念(图二右下)。</h3> <h3>咖啡馆典雅别致,据介绍到这家店用餐需提前预约,人均消费约70美金。</h3> <h3>午餐后驱车前往伊斯兰圣地故都城梅克内斯,梅尔内斯有摩洛哥的“凡尔赛宫”之称,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年轻的一座。</h3><h3>皇家马厩粮仓的主要用途是存放供给皇家御马用的粮草和部分皇家专用的粮食。</h3> <h3>皇家马厩粮仓外景。</h3> <h3>这条蓄水池贯穿粮仓的地下,用作温度调节,也是御马饮水的去处(图一)。</h3> <h3>穆莱伊斯梅尔王陵是同名命名的苏丹的陵墓,该苏丹在17世纪将梅克内斯作为王朝的首都,这里据说是摩洛哥境内第二处可以对非穆斯林开放的王陵。</h3><h3>为守护王陵而豢养的鹳(图四)。</h3> <h3>王陵边上嬉戏的小孩(图一~图四)。</h3><h3>城区一景(图五)。</h3> <h3>古城以著名的蜿蜒徘徊的古城墙和城墙上众多的马格里布式古城们组成,因此梅克内斯又有“多门之城”的美称,保留了更多皇家气派,其老城墙被列为文化保护遗产。</h3><h3>现存的曼索尔城门是当年伊斯玛尔亲自设计和监造的,有摩洛哥凯旋门之称,历经300多年历史保存至今,仍不失雄壮威武,土黄色高大的城门,正面镶嵌了许多精美花纹的马赛克瓷砖,大门顶端是阿拉伯文的箴言。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图一~图二)。</h3><h3>城门内似乎正在筹办画展(图三~图五</h3> <h3>城门外热闹的夜市。</h3> <h3>玩蛇人(图一)。</h3><h3>仙人球的果实(图四左)。</h3> <h3>然后驱车约65KM前往菲斯,入住酒店。</h3> <h3>10月31日的视频片段,记录了在摩洛哥第二天的部分行程花絮——卡萨布兰卡的鸽子广场、赴都会区滨海大道途中及梅克内斯的皇家马厩粮仓、曼索尔城门夜市。</h3> <h3>11/1,摩洛哥的第三天。</h3><h3>今天行程:菲斯~沃鲁比利斯~舍夫沙万。</h3> <h3>第二晚入住的菲斯当地五星酒店。</h3> <h3>早餐后前往被美国著名杂志(Traveler)评为全球最浪漫的十大城市之一的九世纪的菲斯古城,菲斯古城是摩洛哥文化和精神之都,是摩洛哥文化的心脏。</h3><h3>至山顶停车远观古城。</h3> <h3>与宋领队及摩洛哥段导游阿贵合影于山顶(图一)。</h3> <h3>古城门的外立贴面用紫色马赛克镶嵌(图一~图二),而里面的却是用的绿色马赛克(图三),异常的精美。</h3> <h3>菲斯古城是由当地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的阿拉伯手工艺作坊铺构成,古城内千转百巷,必须由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游览,否则很容易迷路(图一~图二)。</h3><h3>在向导带领下我们辗转穿梭在迷宫似的古城内,探访中古世纪的老城区,这里毛驴仍是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此情此景让人们仿佛回到了一千年前……</h3> <h3>墙上画有米老鼠的幼儿园(图五)</h3><h3>驮着垃圾袋的毛驴(图六)</h3><h3><br></h3> <h3>令人眼花缭乱的店铺(图一~图三)</h3><h3>今天正逢星期五,店家大都关门休息(图四),</h3><h3>趴在路边阶梯上写作业的小男孩(图五),</h3><h3>古城外典型的摩洛哥民居(图六)。</h3> <h3>中古世纪的古兰经学院(图一~图四)</h3><h3>Nejjarine泉(图五)</h3><h3>古都修建者的陵墓——伊德里斯陵墓(图六)</h3><h3>世界第一所大学——卡拉维因大学(图七</h3> <h3>参观“臭名远扬”的蜂窝巢皮革染坊需登至城中最高的三层小楼的楼顶,沿着狭窄弯曲的楼梯拾级而上,古城尽收眼底。</h3> <h3>菲斯古城的皮革染坊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大皮革品牌供应原材料。</h3><h3>导游介绍之所以说“臭名远扬”是因为这里的皮革由三道特殊的传统工艺染制而成,第一道工序用鸟粪和马尿揉搓怄制,第二道工序用罂粟浸泡,第三道工序晒干。为掩盖臭气进门前还人手发一枝薄荷叶(其实并没有那么臭哦)</h3> <h3>此楼的二层是手工艺皮革铺,各色皮革制品琳琅满目。</h3> <h3>午餐在古城内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餐厅享用当地特色塔津锅。前菜是几盘各色素菜和可随意添加的馕,主食是大块鸡肉和着拌有蔬菜和咖喱的米饭装在高尖顶的砂锅内(行程介绍是“黑枣杏仁小牛肉风味餐”,但我们吃到的却是鸡肉做的塔津锅)动作慢了点,没拍到那奇怪的锅盖。虽然小牛肉变作鸡肉有点失望,但那据说要焖煮两三个小时、当地人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享用的食材(特别是那酥烂入味的鸡肉)味道确实不赖。</h3> <h3>午餐后驱车约82KM前往古罗马北非遗迹沃鲁比利斯。</h3><h3>远观古罗马北非遗迹。公元一世纪时,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现在这里留有保存完好的凯旋门和剧场的白色石圆柱。</h3> <h3>驱车约166KM前往摩洛哥的旅游胜地蓝白小镇舍夫沙万。</h3><h3>途中车拍景观(图一~图二)。</h3><h3>停车远观蓝白小镇舍夫沙万(图三~图六)</h3> <p class="ql-block">进入舍夫沙万,入住这家据介绍是本地最好的特色民宿。</p> <p class="ql-block">从民宿大堂外观景台拍摄的小镇景观。</p> <p class="ql-block">民宿的房型、规格、朝向各不相同,为公平起见,领队和导游建议大家以抽签的方式分房,我们还算幸运,抽到了五楼最高层的面向小镇且带小阳台的房间,房间虽小了点,但得以从阳台观赏蓝白小镇的夜景,美哉!</p> <h3>太阳西沉,一轮皓月当空,远处的山脉渐渐淹没在晚霞中,暮色下小镇的灯火星星点点,更有了些许神秘。</h3> <h3>11月1日的视频片段,记录了在摩洛哥第三天的部分行程花絮——往菲斯途中于山顶观古城全貌、菲斯古城区内的古兰经学院,蜂窝巢大染房及舍夫沙万蓝白小镇的夜景。</h3> <h3>11/2,摩洛哥的第四天。</h3><h3>今天行程:舍夫沙万~得土安~丹吉尔。</h3>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准备出发,等不及太阳公公了,有点遗憾,匆匆再拍几张下楼集合。</p><p class="ql-block">楼下大堂外的观景台(图一~图二),</p><p class="ql-block">晨曦里的小镇(图三~图四),</p><p class="ql-block">民宿前留个影(图五)。</p> <h3>前往心心念念的蓝白小镇。</h3> <h3>深蓝、湖蓝、钴篮、浅蓝融为一体的舍夫沙万,充分诠释了“离蓝天最近的地方,离美丽最近的天堂”,人们仿佛置身于蓝色精灵的世界之中。</h3> <h3>摩洛哥可谓是猫咪的天堂(图五~图七)。</h3> <h3>与正在打扫庭除的居民合个影(图五~图七)。</h3> <h3>登上小镇口一家酒楼的屋顶观舍夫沙万全貌。</h3> <h3>离开舍夫沙万驱车约65KM前往也是摩洛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欧非大陆纽带之称的得土安老城。</h3><h3>得土安老城在十四世纪被西班牙所毁,十五世纪重建。默罕默德五世大道上大都是当年西班牙人入侵时所建造的具有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也有犹太人居住的犹太风格的建筑(图三)。</h3> <h3>皇宫广场(图一),</h3><h3>不能踏入有卫士把守的皇宫区域(图二~图四),</h3><h3>庄严肃穆的皇宫一侧就是直通老城区熙熙攘攘的小商品市场,令人瞠目的是皇宫与市场仅靠非固定的铁栅栏隔离(图五)。</h3> <h3>经过与皇宫一栏之隔的窄窄的小商品市场,进入老城区游览。导游介绍市场里卖的大都是从中国义乌批发过来的商品。</h3> <h3>在老城区的餐厅享用一种用鸡块、小米和各色蔬菜一起煮成的库斯库斯特色午餐。</h3> <h3>午餐后驱车约60KM前往丹吉尔。</h3><h3>一览独特的被当地人称之为“大力神洞”或“非洲洞”的非洲之洞。地中海和大西洋两种不同颜色的海水在此交辉相应。</h3> <h3>洞虽然不大,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它的奇迹之处在于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h3> <h3>斯帕特尔海角灯塔位于丹吉尔西面十二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的斯帕特尔角,海拔约300米,是非洲大陆最北的西点。以灯塔为界,左边是大西洋,右边是地中海。</h3> <h3>在摩洛哥最后一晚入住的皇家郁金香五星酒店外景。摩西葡游在摩洛哥段共住四晚,除一晚舍夫沙万的特色民宿外,其余三晚均升级当地五星酒店。</h3> <h3>11月2日的视频片段,记录了在摩洛哥第四天的部分行程花絮——丹吉尔的非洲之洞、斯帕特尔海角灯塔。</h3> <h3>11/3,摩洛哥的的第五天。</h3><h3>今天行程:丹吉尔~西班牙塔里法~格拉纳达。</h3> <h3>丹吉尔轮渡码头,今天搭乘游船赴西班牙。</h3> <h3>回眸摩洛哥!</h3> <h3>游船启航,一路往北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前往西班牙的塔里法。拜拜了摩洛哥!拜拜了非洲!</h3> <h3>直布罗陀海峡风大浪急,船体晃动厉害,只能坐着不敢走动,幸好早有准备服用了晕车药,否则真有受的啦。</h3><h3>颠簸近一小时,伊比利亚半岛的海岸线已清晰可见(图二~图三)。</h3> <h3>11月3日的视频片段,记录了在摩洛哥第五天的行程花絮——在丹吉尔的轮渡码头搭乘游船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赴西班牙的塔里法(视频解说有误,塔里法属西班牙)。</h3> <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