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9年11月9日个展结束后又出发。</p><p>先为儿子的新家倒腾两张画装饰装饰。然后依旧弄水玩色。</p> <h3>这是海中陆冰大师的摄影作品,也是我家门口的风景,征得同意拿来用了。</h3> <h3>50*25的纸有点特殊,继续尝试着涂鸦,再不会画的细枝末节上,我用了丝瓜藤干,反正是玩那就瞎玩呗。</h3> <h3>这是站在国强小学长廊往东见到的操场外的秋,色彩丰富的秋。</h3> <h3>为了过年,到鲜花批发商店买了五百元的花,就这么随意放在了一起,花太美了反而画凌乱了。</h3> <h3>水彩颜料涂到油画框上效果。</h3> <p>这张成三八节礼物送唐娟啦。</p> <h3>好久没有动笔,看着颜料盒发呆的涂鸦。</h3> <h3>每逢过年,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历历在目,今年就来一张,可惜人物比例严重失调,可爱了呗。</h3> <h3>在校值班,冷清的校园,但是有很多美景吸引着我,这是门口的太湖石小景。</h3> <h3>参加了一次网络共画一景练习,大着胆子和大家交流。</h3> <h3>第二张网络共画一景练习,参加者十人。</h3> <p>第三张网络共画一景,这张为三八节的礼物给大师啦。</p> <h3>第四张网络共画一景</h3> <h3>这是我们人民医院第一批去武汉医院支援的人,是我们最美海门人,人物不会画,留个纪念啦。</h3> <h3>倪海霞在美国度假,给我传来的沿途风景。</h3> <h3>继续画倪海霞从美国发来的风景。</h3> <h3>王飛同学拍的晨雾,早已收藏,今天才动笔,那朦胧的雾就是浓浓的乡愁。</h3> <h3>摄影高手瞳视界的作品吸引着我。</h3> <h3>50*15宽荧幕尝试一下,那是夏日的查济印象。</h3> <h3>因为新年疫情蔓延,不能去凑热闹留哒,我就盲目走了小路,遇见了大片大片的绿,江心沙农场二大队。</h3> <h3>宅家就是支持国家抗击疫情,每天翻阅手机,找找灵感涂鸦,这是17冬日在山东参加国培时去尼山书院写生时的照片。王英题为《冬日山野牧阳》。</h3> <h3>昨天迎着太阳☀️上班和下班,夕阳那么美好,把大记者施钦华的照片拿来用了。</h3> <p>沿江路上的风景——三和三淤老镇</p> <p>第五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p> <p>第六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p> <p>第七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p> <p>看到这张摄影照片时,突然心血来潮,好久没有画静物了,那个光,那个玻璃,那个金属制品在吸引着我,可惜一动笔发现鲁本斯的纸有脱胶现象,背景的处理有冲动的笔触,而且发现纸不能显色,灰踏踏一片,这么大一幅画也不舍得半途而废,停笔又拾起,硬着头皮改了又改。</p> <p>第八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自我感觉特好,小画可以精致表达。</p> <p>第九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p> <p>第十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p> <p>第十一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p> <p>第十二张网络同画一景练习。</p><p>网络认识了一群追梦人,来自全国各地的热爱者,勤奋者,每天呈现出各自的作品,逼着你来不及歇脚。</p> <p>一幅120*90的私人订制,用了我一周时间,也害了犯腱鞘炎。总觉得局部都比整天好,想画好不容易呢。</p> <p>同画一景:北大校园一角。</p><p>郁飞生生收藏</p> <p>无聊时的巴掌涂鸦</p> <p>同画一景:遥远的地方</p> <p>倪妮在美国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耶鲁大学的小森林,她母亲邀我画成图。</p> <p>通州燕子老师收藏。</p> <p>和学生们同画一景呢。</p> <p>燕子的手艺,她做着吃,我画着看哦。</p> <p>和学生们同画一景呢。</p> <p>来自俞堂主的摄影作品。</p> <p>东灶之镜来自陆冰大师的摄影作品。</p> <p>那片云,来自瞳大师的摄影作品。</p> <p>东灶之镜2,选了四开纸,用东灶港的神秘光影来结束六月。</p><p>半年已过,65张作业小有收获,期待下半年的继续坚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