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次同学聚会</span></p> <h3>益阳市一中百年校庆时第一次59级髙十二班同学聚会</h3> <h3>这是一所由挪威传教士建造的教会学堂,曾经有“信羲大学"和“信羲中学",解放后改为信義中学,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两处。多年来髙考成绩省里总是名列前矛。</h3> <h3>这是毕业时全班同学的毕业照,还认得出来吗?这张毕业照记载着六十年前的往事,焕起教室里的欢声笑语和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h3> <h3>正好十姐妹,十全十美。</h3> <h3>这对恩爱夫妻是同年级同学王芳蓉和周世杰。其实在校庆之前,我们班就由郭天倫、盛介华、王芳蓉、曹辰阶等同学筹备全班聚会活动,以王芳蓉家为据点,商量多次,最后确定相聚近益阳市秀峰湖伴的鹿泉山莊。</h3> <h3>我们请来了班主任老师毛家麟和师母崔春兰老师,首先向他们俩位赠送了鲜花,感恩学校的培养,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h3> <h3>王芳蓉和班长盛介华在分放各种土特产食品,让我们边吃边聊。</h3> <h3>录像师刘石保、摄影师張固民已作好了一切准备。</h3> <h3>支部书记刘铁村首先发言。</h3> <h3>毛老师是广西师范学院俄语专业毕业后就分配到益阳市一中任教。他比我们班的大姐大不了几岁。他的俄语歌曲唱得很好,男中音,平时总是面带笑容,哼着俄罗斯小调。没看到他发过火,真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好老师!我们毕业不久他就调到另一中学当领导了。</h3> <h3>右一刘石保已是城建学院的领导了,多年的变化和经历哪能讲得完?</h3> <h3>看!刘希圣和王至善还沉浸在回味之中。左一刘希圣是优才先选,快毕业时就被政府抽调去筹建益阳市钢铁厂,后来成为一名政府官员。</h3> <h3>就地在农家乐吃农家菜,尽管在校住读3一6年,天天一曰三歺,可这是第一次和同学在一起吃的一顿美味呵!</h3> <h3>吃完饭争先恐后和老师拍照,留个纪念!</h3> <h3>欢天喜地,笑逐颜开!</h3> <h3>班里十姐妹来了六位,左起:王芳蓉、文炳先、刘电霞,右起:徐兰英、王纯恩、肖梅春。中间是毛老师和师母,师母客气靠后一奌。</h3> <h3>军人郭春江和老师、师母合影。他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部队工作至今,他是我们班从軍同学中軍銜级别最高的吧!</h3> <h3>从事地质工作取得成就受到百年校庆表彰的曹連喜和夫人(夫人也是校友)笑得多开心呵!</h3> <h3>中间这位是项学秋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到化工部第一设计院,成为该院的中坚力量。</h3> <h3>左1:阳伍保同学和夫人师大毕业后,在张家界怀化市财政局工作,走上了从政这条路。右1张固民同学哈軍工毕业后从事海军艦艇的研发工作,后转业到深圳技监局担任领导工作。</h3> <h3>右:班长盛介华军事学院毕业后分配在青岛导弹部队工作多年,后转业回老家益阳。左:聂建基同学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退休后回到了家乡。</h3> <h3>书记刘铁村师大毕业后回桃江一中教书,后升为校长。</h3> <h3>前左1:文炳先同学师大毕业后在湘西长期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右一王至善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到湖南长沙航天局工作直至退休。</h3> <h3>右1曹辰阶同学大学毕业后辗转多处,但始终没有忘记对益阳地区特别是桃江地方誌的研究,出了好几本书,现还在耕耘不止。</h3> <h3>右一郭松柏同学也是軍事院校毕业后在部队工作,后转业回益阳工厂。</h3> <h3>右一袁锡昌同学大学毕业后也进了益阳的工厂,改革的大潮把他冲下了海,成了民营企业的老总。</h3> <h3>左、右两位女同学徐兰英(左)和肖梅春师大毕业后都是从事教育工作。</h3> <h3>左1:莫潤吾同学也是大学毕业后回益阳厂里工作。他是地道的益阳市人,家里开了一个照相馆,我们星期天上街有时还跑到店前看看展现的照片哩!左二曹康林同学也毕业北京工业学院在部队工作多年,后转业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h3> <h3>右1刘电霞:考大学选专业时是毛老师帮挑的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光学仪器大厂干了35年,后调到国家光学仪器质检中心任职直至退休。</h3> <p class="ql-block">还有后排左2的罗金城同学,师大毕业后也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看看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从事教育事业,当时党和國家对培养人才多么重视呵!</p> <h3>看看近五十年后的男同学们还很年轻、帅气!</h3> <h3>拍好照片后我们就到刘希圣家吃下午茶。</h3> <h3>恋恋不捨,我们几个同学又再回学校看看,留个影。</h3> <h3>特别要提及的是图中前排左3文海晏同学就在益阳工作。王芳蓉偷偷的告诉我,他在高考后等来的是未录取通知书(第二年高考顺利考上)所引起的师生误会就没有参加聚会,我们还是找机会同学重逢。</h3> <h3>。第一次聚会真是又新鲜,又激动!想往下次再相会。</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次同学聚会</span></p> <h3>第二次同学聚会一一由项学秋同学发起,长沙同学郭天倫负责,益阳同学盛介华、曹辰阶组织55年又相聚一堂,抚今追昔,共尋天真、幼稚、纯洁的浪漫时光!</h3> <h3>聚会前我和张固民从外地到益阳经过长沙时先和长沙同学聚一聚。</h3> <h3>曹濂溪同学由漂亮的小娘子陪同当天从沅江坐大巴趕到益阳。</h3> <h3>曹濂溪同学也是师大毕业后在家乡担任教学工作,他是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h3> <h3>左为蔡志斌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到贵阳伊南民族学院工作,也是第一次参加聚会,55年没见,他早早地来到益阳桃花崙宾馆门口,拿着我们班的毕业集体照,来一个对一个,才能认出来呀!多么感人呵!我一激动也没拿出相机把这一瞬间留下,那位同学是否有照片?</h3> <h3>我们仍然请来了班主任毛家麟老师和师母崔春兰老师,首先由项学秋精心准备好的"桃李满天下"横扁赠送给毛老师,感谢您昨天爱心的浇灌,才会有今天的桃李芬芳!</h3> <h3>几乎每人都发言,郭天倫同学的讲话最精彩,手舞足蹈!重温往曰的欢笑,回味55年来的浪漫时光。</h3> <h3>看!文炳先笑得眼泪也掉下来啦!左一为邓端云同学,毕业于农学院,在湖南农科院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是我们班的短跑名将,但心脏不太好,这次还是有点冒险的,难为了,多保重!</h3> <h3>相互问候</h3> <h3>徐兰英大姐特地跑到毛老师面前親切问候。</h3> <h3>徐大姐再问候肖梅春大姐。她们两位大姐读书时就是孩子的妈妈,肖梅春大姐还是学校中长跑高手。但他们总是温文尔雅,面带笑容,她们的言行举止都是我们小妹学习的榜样。</h3> <h3>这是肖梅春和她终身伴侣,现已兒孫满堂、身体健壮、幸福滿满!</h3> <h3>看,我们的徐大姐也笑得多甜美呵!</h3> <h3>看看手机上拍的瞬间能留住我们重逢的欢乐时刻吗?</h3> <h3>周冬庆同学知道我们聚会而无法参加,把他的思念和情谊跃然纸上,多么激动人心呵!他也是軍事院校毕业后分配到軍工厂,文革期间他当过驻厂軍代表,我还糢糊记忆在上海是否参加我厂軍品的验收还是来看望我厂的军代表,我们好像匆匆见过一面。没多说话,遗憾!</h3> <h3>诗好!字好!</h3> <h3>大家都沉默在回味之中。</h3> <h3>台边上塑料袋里的土特产是曹濂溪同学特地从家乡沅江带来的,给我们大家分享,谢谢啦!</h3> <h3>等待大家出来拍照时,王纯恩和张固民同学又秀起了太極拳,说明他们锻炼身体成了天天的必需。</h3> <h3>宾馆前拍张集体照,记住我们的约定,60年后再相会。</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三次同学聚会</span></p> <h3>第三次同学聚会一一六十年后重阳节时再相聚。由群主项学秋倡议,並由文炳先、盛介华、曹辰阶、项学秋分头负责长沙、益阳地区和全国各地同学的联络和计划安排,几经修改,最后达成共识。你们辛苦了!</h3> <h3>坐上大巴,看看益阳的山乡巨变。</h3> <h3>首先参观位于益阳市沧水铺镇边的益阳现代农业嘉年华,园区总面积533畝,总投资2.5亿元,将科技农业和农耕文化、农业和旅游全方位融合,为都市人打造特色游玩的体验场地。呵!这就是我曾经翻山越岭到学校的必经丘林地带!</h3> <h3>进入参观区</h3> <h3>这是我们班唯一一位退休后背着长抢短炮周游世界、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老年摄影师张固民。</h3> <h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留下足迹!</h3> <h3>賞花不忘种花、护花人,你们辛苦了!</h3> <h3>就地用歺,举杯同庆!</h3> <h3>一边吃着农家菜,其中班里大校退役軍官郭春江说出了在校时的个人秘密。有次因無钱买饭票不能到学校食堂就歺,他和班里的唐定中就在校园对面的山坡上生起溝火,野歺充饥。是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来自农村,年龄都偏大,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把我们培养成人,我们始终怀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唐定中是班里年纪最小的,考上清华,后来就一直没有信息,不知道他在哪里?</h3> <h3>第二天我们又上路了,坐着大巴进入桃花江。</h3> <h3>读书时的一年放暑假,我跟着闺蜜到她家,翻山越岭走了一天才到家,现在小路也有长途汽车二小时就能到达,高速公路就更快了。</h3> <h3>曹辰阶夫人在車上还唱起了家乡的小调。</h3> <h3>先在羞女湖國家湿地公园——洋泉弯留个影。</h3> <h3>应当我们羞女先照。</h3> <h3>公路边竖立着“五道二十四碟"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的招牌,中午了,我们早已垂涎三尺!</h3> <h3>这对幽默恩爱的夫妻是高十三班胡杏香夫妇,很髙兴他们从深圳远道而来和我们一同欢乐!</h3> <h3>早早进入水乡驿站。</h3> <h3>能歌善舞的王纯恩心情特别好,可惜没来舞搭子,不能翩翩起舞。每次聚会她都从加拿大趕回来。她从湖南师大外语系毕业后分配到岳阳市一中任教,年年被评为先进教师,直至退休。</h3> <h3>慢慢上,慢慢吃。</h3> <h3>数一数多少碟?能认出几碟?原汁原味,小时候的味道!</h3> <h3>五道茶。</h3> <h3>边吃边谈。</h3> <p class="ql-block">呵!是我们班曹建中和朱萍夫妇打来的电话。曹建中是我们班学霸,中科大毕业后分在四川绵阳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因朱萍身体不好,每次聚会都无法参加,但每次都能接到他们打来的电话相互问候。並还总是提起杨劲干同学,问否能找到?</p> <h3>我们沿途参观桃江的美景,更重要的任务是来看看不能参加聚会的老支部书记刘铁村,已进入他职工宿舍园区。</h3> <h3>刘铁村夫人病重由女儿照顾,自己心脏不好请小媳妇照顾,不能出远门,只能在小区门口聊聊,十几年未见,感概万千!</h3> <h3>由小媳妇抄办,就在对面的小店吃吃瓜子、喝喝茶、聊聊天。</h3> <h3>集体照。</h3> <h3>同学照。</h3> <h3>小媳妇参加的集体照。</h3> <h3>回益阳途中,又参观了軍旅作家周立波故居,就在我们原益阳市一中初中部傍边,我们读初中时他和作家夫人柯兰就住在这里。</h3> <h3>“三周"周谷城、周扬、周立波都是益阳人,这是益阳人的骄傲!</h3> <h3>少不了摄影师给我们留个影呵!</h3> <h3>图中有专门介绍周立波夫人作家柯蓝,我们初中快毕业时学校请她来给我们毕业班作个一次报告,首先她就问我们,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有的同学回答是生命,有的……。她竟然告诉我们是“时间"。是的,我们沒有虚度年华!从我们跨出髙考的大门,就确定了每个人"梦想起航"的准备和方向。在那个年代每个人都品尝过酸甜苦辣的滋味,都行驶过蜿蜒曲折的航程,结果沒那么重要,但我们全心身的付出为國家的国防、科研、教育、工业、农业等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建国七十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我们的添磚加瓦!我们应当为之骄傲和自豪!</h3> <h3>边走边谈,十分欣慰!</h3> <h3>主要组织者之一曹辰阶又在召唤我们上車回到学校,他真的很辛苦!</h3> <h3>再回到学校留影。</h3> <h3>历来校门是对着典型而古老的洋式琉璃瓦大楼的,后来门前全是小商小贩的违章搭建,现在全拆了,说不定这扇大门会重新恢复。</h3> <h3>又回到农家厨娘共进晚歺。</h3> <h3>我们吃张固民提供的免费伙食,他親自奌最好吃的菜。</h3> <h3>厨娘味道,让味蕾回家。是的,尽管我们的欢聚就要结束了,但不是"最后的晚歺",我们有承诺,我们还会回来的。</h3> <h3>刘石保和夫人,因要送女儿出国不能参加,报到的那天特地来宾馆看望和问候,可惜我报到太晚没见到,好在我去年回益阳见过了,老样子。</h3> <h3>受聚会同学委托,我和文炳先、王至善回长沙时花一天时间又去看望了不能来聚会的郭天倫、李爱华、邓端云和徐毓才同学。</h3> <h3>李愛华夫人身体很不好,我们约好在他家边的路口相见。</h3> <h3>邓端云知道我们要来,特地叫媳妇做了一桌子菜,边吃边聊天,好开心呵!</h3> <h3>徐毓才虽换了个人造膀胱,还是谈笑风生,开心就好!</h3> <h3>同学聚会结束了,同学情谊永在!期待下次再相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