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必须让孩子懂得并做到的事情

泠风思语

<p></p><h3><font color="#b06fbb">文图原创:高英(美篇号27824435)</font></h3><br><b>前言</b><br><br>很久以前的父母,一般只是负责养家糊口,大都没有家庭教育的概念,对于亲子关系的建构也缺乏常识。那时候,大人在一起说话,偶尔孩子可以旁听,而多数时候家长会说:“大人说话小孩别听,一边玩去。”因此,不但大人与孩子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且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子互动也很稀少。<p></p><p><br>当年大家都那样,孩子也就没什么怨言,毕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最渴望的幸福生活仅仅是吃饱穿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以后,人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变得既强烈又细化,加上信息时代诸多知识通过网络进行了大众化普及,小孩有时候知道的东西比自己的家长还多,如今养孩子,已经不能再像从前的父母那样省心。</p><p><br>当周围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时,你还是不当回事儿只是忙于工作挣钱的话,你的孩子就不知不觉地和别人家的孩子拉开了无形的差距。尽管每个时代都有根本不用父母操心就成长顺利的孩子,但那是个别现象,并不普遍。</p><p><br>这就像写字,以前上学只要写的字能让人认识且做题正确即可,现在随着写字好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甚至可以直追印刷体,教育部门对于书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语文卷面分分值加大,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书写要求。今后学生参加考试,除了做对题之外,还必须做到书写美观。到了这个时候,再不在乎写字好看与否,就必然吃亏,假如因卷面丢上二三十分而影响孩子升学,就太可惜了。</p><p><br>同理,当家庭教育的大潮已经涌动,在潮流之外的孩子多半会有所落后,当然凡事总有例外,那是另一回事。应该说,重视家庭教育,搞好亲子关系,是今后为人父母者的重大人生课题,有些事情则是从小就必须要让孩子懂得并做到。<br><br><b>(一)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生来就要有所约束</b><br><br>做人要有规矩,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人生常识,因为假如人人追求绝对的自由,就会导致社会混乱,最后毁灭。给孩子立规矩的事,从婴儿期就要开始,虽然某些育儿专家说在孩子三岁前要顺着孩子,尽量释放孩子的天性,这只是针对那些不顾婴幼儿的心理发育情况而忽略孩子感受并压抑孩子正常需求的家长来说的,并非要求所有家长都去绝对性的依顺孩子,一旦家长走极端时时刻刻都在依着孩子,那么孩子过了三岁只会毛病更多且难以管教。</p><p><br>例如,一个小孩三岁前就或是打人骂人,或是争夺别人的玩具,或是在公众场合胡乱闹腾,家长必须当时就予以制止,立刻教给孩子正确的表现方式。许多家长会予以制止,但并不趁机教给孩子该怎么做才好,这让小孩子无法及时学习到做人做事的规矩,真是一个莫大的缺憾。假如家长及时在具体事件中进行具体化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br>就像我的女儿,因我到外地上班,三岁前有近一年半的时间只把她自己放在姥姥家,因为隔辈亲的关系,所以老人对我女儿既溺爱又纵容,只要她一闹,大人即使不做饭不吃饭也得带她出去玩,假如去了超市,自然要东要西,买了零食吃几口就不再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p><p><br>幸好三岁前我把她带到了身边,首先就要纠正她大哭大闹和打滚撒泼的坏习惯,我告诉她这样做没用,折腾几次后她就改了。至于去超市乱买东西还不珍惜的习惯,则是因她爸爸制定了每次只能买一样东西的规矩而得以改变,女儿从此学会了自己挑选东西,对于好不容易选好的某样东西买了自然珍惜,不会随意丢弃。</p><p><br>我们家的经验说明,孩子是能够接受家长的教育和约束的,而这种教育和约束,开始得越早越好,只不过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注意方式方法而已。假如从一开始我父母就“狠心”地给我女儿立好规矩,那就不需要我后来再费劲矫正。</p><p><br>当然,老人的纵容并非一无是处,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只是再加上约束的话,当年他们就不会那么累。我也非常心疼我父母的辛苦,曾经几度让我妈不要搭理我女儿的打滚哭闹,可老人家总是说受不了她哭只能依着她,而事实是,当大人坚强地忍受住小孩的几次哭闹而拒绝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之后,孩子见哭闹没有效果,以后就不会再白费力气地哭闹,大人反而可以长期省心。</p><p><br>让孩子从小接受适度的约束的最大好处是,当孩子日渐长大,他会知道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事情不能做,小则不会与家长针锋相对无理取闹,大则不会去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当家长告诉孩子远离“黄赌毒”和避免好逸恶劳之类的话时,孩子会自然听得进去,并同时做到。</p><p><br>记得有一次看《圆桌派》时,马未都老先生说家长教育孩子,重要的是“惩戒”,而不是引导,一味引导没有用,他强调的就是约束的重要性。关于“惩戒”,一定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做起,不在于次数多少,而在于能让孩子懂得并做到不可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p><p><br>知名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则认为,一定要在孩子六岁前立好规矩,在孩子三岁前就对他说“不”,果断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如果家长做到了,就能够防患于未然,后面能省很多力气。现在这个时代,“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已经不太符合现实情况,因为社会环境已经远远不如以前单纯,孩子们在无形之中耳濡目染到的东西过多,因此我非常支持李教授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观点。</p><p><br>我个人觉得,在孩子人生的头十五年,家长做到八个字的话,孩子越大就会越省心。这八个字就是:有所约束,因势利导——这两者要同时兼顾,缺一不可。<br><br></p> <p><b>(二)与人为善是原则,理性面对得失与金钱</b><br><br>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最首要最重要的一课。当一个孩子生下来能看能听之后,就开始面对人际关系,例如是否看到了妈妈的笑脸,是否感受到父母的相亲相爱,一个家庭是和睦还是分裂,然后大人们如何处理分歧的方式也会被孩童自然而然习得。</p><p><br>无论心理学家还是教育专家都说,孩子出现问题只是现象,问题的根源常常在家长那里,此言往往不虚。例如,最常见的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孩子家里,多半是至少有一个这样的家长,或是父母之间有争执爱动手,或是父母和外人有矛盾爱动手,或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日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动辄打骂孩子。</p><p><br>人们常把这样的现象归结于孩子随谁是基因遗传所致,其实是孩子模仿大人的成分更多一些。我则认为,当家长的正面影响和环境的正面影响不起作用时,遗传的作用才会大起来。这也是人们常争论的人的先天作用大还是后天作用大的问题,窃以为:生而为人,事在人为,后天的因素在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比重肯定更大。所以在此奉劝为人父母者,不要拿遗传因素当自己身为家长不作为的借口,对于孩子,必须尽力而为,予以正面管教。</p><p><br>孩子是天生的杰出模仿者,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每当我听到已经在告别童年期的女儿连叹气声都和我很像时,心里总是会愧疚一下,假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糟心事时不是这样叹气,女儿怎么会无意识地发出这种叹息,于是提醒自己一定要改,尽管还没完全改掉。我常常把成长中的女儿当成我的一面镜子,一旦发现她出现负面言行就赶紧反省自己,多数时候都是问题根源在我这里,因为我与女儿朝夕相处关系格外密切,她无意间模仿我的几率会更大些。</p><p><br>既然孩子善于模仿父母或其他亲密关系中的大人,那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部分就有很大的比重是来自于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就我个人而言,虽说算得上是一个好人,但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不可能让孩子只看到我在人际关系中总处于美好的一面。</p><p><br>例如,现在流行的观点是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产生争吵为好,以免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伤害,这一点我完全赞同,然而像我和我家先生没有做到这一点的父母又该怎么办?</p><p><br>我没有选择遮掩矛盾逃避问题,而是引导女儿直面家里出现的各种现象,告诉她任何人际关系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包括婚姻,关键是如何面对和怎样去处理。于是,我的女儿看到了我在处理家里家外人际关系的种种表现,懂得了在人际关系中,“危机”同样意味着有“危”就有“机”,只要本着与人为善的原则,就可以与人一笑泯恩仇,就可以在体谅别人的同时放过自己,就可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因此,我女儿从来不和人玩算计、争高低,在为人处世方面越来越懂得要依靠理性处理问题,要依靠智慧去建设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已经日渐比我高明起来。</p><p><br>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并做到与人为善,毕竟社会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家人的社会,而是大家的社会,与人为善是基本做人原则之一,因为只有你与人为善,别人才乐于向你传递善意,遇事才有人相助,你才会更好地活下去。</p><p><br>当然,与此同时,还要教给孩子如何应对不善的侵扰,例如有人欺负自己怎么办。当有人真的欺负自己时,一定要告诉既可以信赖又能切实帮到自己的人,不要为对方保守秘密一味屈服。尤其第一次面临欺负时,就不要沉默,及时作出反应,让对方意识到他错了或者你不好欺负,从而避免第二次、第三次被继续欺负下去。换句话说,就是别惯着欺负人的那一方,这也是为对方好。尤其是欺负人的小孩,第一次没占了便宜的话后面就会主动收敛。当孩子大些,就要教孩子避免和不善的孩子产生交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除了亲人关系,人际交往是可以有所选择的,而非必须要和哪个外人来往才能活下去。</p><p><br>当孩子掌握了与人为善的原则,在看待得失方面也会心胸开阔。例如,一个孩子上次考试得了第一名,这次考试得了第二名,就不会认为是另一个同学抢了他的第一名,而是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这样也没什么妒忌恨的负面心理,对同学不会产生任何敌意。</p><p><br>作为家长,我一直不给孩子灌输同学是竞争对手的观念,而是把同学当成和自己一起成长的伙伴,当孩子的成绩有下滑情况发生,也不会拿着哪个具体的同学和我女儿比,只是帮她找找自己学习方式或勤奋程度方面的原因,督促她更加努力。每当班里其他同学有了好的表现或成绩,我女儿都会为他们感到高兴。人生就该这样——当我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时别人在鼓掌,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时我们在鼓掌。</p><p><br>除了坚持与人为善的原则和正确看待得失,从小培养好孩子的金钱观和花钱观念也是非常重要。在商品社会中,金钱是绕不开的生存基础话题,如果不想让孩子在长大后因为金钱而迷失自我,就要从小培养好孩子健康的金钱观,让孩子懂得金钱只是人活着必须使用的工具,而非目的。</p><p><br>在我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家先生明智地提出给女儿每月发零花钱的建议,我予以采纳。从此,女儿就有了每月可以领到手的零花钱,但是怎么花和买什么东西都要让父母知情并同意。为了培养她的储蓄观念,我提议女儿把每月的零花钱都要拿出一部分来存着,例如一个月发三十块钱的时候就存起十块钱来。这些女儿都欣然同意。</p><p><br>不过在我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见有的同学经常买东西,她很眼馋,于是出现了透支情况,我也不批评她,就预支下一个月的部分钱给她,结果女儿见下一个月到手的钱太少了,终于开始收敛,把被动的钱不够花转变为每个月都有余额,后来更是明白了外面的东西多少钱也买不完,买东西应该有所选择,不是真需要的东西就尽量不买。当然,这个认识过程既需要时间和现实磨炼,又需要我作为妈妈的耐心引导,并非孩子一下子就能认识到并作出改变。现在刚上初中的我女儿已经懂得并做到了花钱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花,同时还要留有余地。<br></p><p><br></p> <h3><b>(三)能动能静能自律,让日常生活充满乐趣</b><br><br>多数小孩生性爱动,是自然天性。如果我没有想开这一点,在我女儿十岁前就会误以为她有多动症。直到过了九周岁,女儿在家才日渐变得安静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跑来跑去、上蹿下跳如不安稳的小猴一般。</h3><h3><br>让我欣慰的是,因为曾有两年时间我父母到我身边帮忙照料她,女儿没有完整地上幼儿园,上完小班后,四五岁的时候她就一直在家自由玩耍,不仅习惯了自得其乐的生活,而且养成了自己安静地翻看图画书的习惯。</h3><h3><br>这样一来,在我女儿上学以后,能动能静,和同学在一起玩高兴,自己待着一个人玩也高兴,她既能与人和平共处,又能善于在独处中享受到自得之乐。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优势。至少,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她在可以不必依赖人群的热闹来获得人生乐趣的同时,也避免了罹患自闭症的危险。</h3><h3><br>许多学习成绩不好或没法培养特长的孩子,往往是坐不住,静不下心来;许多罹患自闭症的孩子,则是过于安静恐惧社交,总想一个人待着但没有什么乐趣。因此,家长从小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动能静的习惯,不要让孩子总处于动或静的单一状态,引导孩子无论在和人相处时还是在独处时都能获得某种健康的乐趣。</h3><h3><br>关于这方面的培养,还要因材施教。对于太爱动的孩子,家长就要多陪他坐下来,看看书,弹弹琴,画画画,诸如此类;对于太爱静的孩子,家长就要多带他外出活动,散散步,骑骑车,打打球,诸如此类。很少有孩子生性恰到好处,更多时候需要家长耐心引导,一旦孩子养成能动能静的习惯,那就一生受益无穷。</h3><h3><br>当能动能静的习惯养成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非常重要。除了能主动早起去上学之外,还要培养孩子及时完成作业、按时睡觉、自觉做家务的习惯,总之就是一个目的,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而不是只靠大人的督促才能完成该做的事情。这方面我做得也不够好,勉强及格吧,现在女儿上了初中还要督促她自律,的确晚了点儿,还是从小培养为好。</h3><h3><br>需要提醒家长朋友的一点是,除了天生的乖孩子,孩子养成任何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时间,中间难免反复,这就需要家长充满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孩子总是训斥,那样效果反而不好。</h3><h3><br>当孩子能够自律时,就意味着他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至少包括管理时间和管理情绪两大方面。一个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做事富有效率;一个善于管理情绪的人,生活富有幸福感。现在许多大人,包括我,都在为不善于管理时间和情绪而觉得人生太吃力,那就让我们的孩子少走弯路,从小学会自我管理。如此一来,孩子越大家长越省心省力。</h3><h3><br>除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还要引导或者鼓励孩子在学校课业以外获得学习的乐趣,例如做手工,例如做表演,例如做美食,诸如此类的事情同样是学习,孩子感兴趣的话就会自我钻研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既不会闲得无聊,又不会变成书呆子。</h3><h3><br>一些在校成绩好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突然变得消沉起来,一些在校成绩差的孩子在觉得无望时破罐子破摔,离开学校只能陷入抑郁或是瞎混日子,都是因为孩子除了家长和老师强调的学校课业学习以外,没有其他的健康乐趣。</h3><h3><br>孩子拥有专属于自己的乐趣就不一样了。就我女儿而言,她除了完成学校课业,有很多事情要忙,例如读书、画画、编故事、做手工,总是忙得不亦乐乎,极少有沮丧的情绪和无聊的状态存在,即使有,也能很快调整好心态。</h3><h3><br>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生来都不差,关键是家长要有一双伯乐的眼睛,否则,孩子虽然本是千里马,但在家长充满偏见的狭隘眼光中也是无能之辈。家长能做自家孩子伯乐的家庭里,孩子一般都会身心健康,发展态势良好。</h3><h3><br>因此,当生了孩子之后,家长一定要本着负责的精神,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最好成为自己孩子的伯乐,能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发掘出他所具有的个性化潜能。好在如今网上免费的育儿知识很多,家长尽可以借鉴——是根据具体情况借鉴,可不是把别人家的方法直接复制到自家孩子身上而盲目照搬。</h3><h3><br>另外,从小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也很重要,无论看漫画,还是读笑话,都有助于孩子幽默感的形成。一个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不会轻易被人打击倒。我女儿就是一个这样的孩子,在小学时其他同学给她起过好几个绰号,我们都是一笑了之,从来不生气,还会具体分析每个绰号的特点和好玩之处。当然,对于那种具有侮辱性质的绰号家长要帮着孩子予以制止,不可纵容别人喊下去。</h3><h3><br>人生很长,身处温饱不愁的社会,在不伤人害己的前提下,一个人活出自己的乐趣就是成功,就是胜利。应该说,能否体验到生活的健康乐趣是关系到每个人一辈子生命质量的大事,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健康乐趣的各种能力或者习惯。<br><br></h3><h5><font color="#9b9b9b">高英写于2019年11月27日-28日两个上午</font></h5><h3></h3><h3><br></h3><h3><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1zdggtbj?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女儿给我讲故事</a></h5></h3><h3><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2c3pchk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我想给孩子的传家宝</a></h5></h3><h3><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256liqu9?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走在路上的亲子乐趣</a></h5></h3><h3><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2910sh7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讲童年故事,传乡情记忆</a></h5></h3><h3><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2hbjavx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有些孩子不愿去上学怎么办</a></h5></h3><h3><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28m0p4m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接触到的人,会悄悄影响你</a></h5></h3><h3><h5><a href="https://www.meipian.cn/2j8706lw?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别让自己的婚姻幸福被网络所贩卖的焦虑绑架</a></h5></h3><h3><br></h3><h3><br></h3> <h5><font color="#167efb">本文图系高英原创作品,侵权必究。</font></h5><h3><br></h3><h5><font color="#167efb">真实做人,真诚写作,是我始终坚持的原则。</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