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小海”|故乡的海边风情。

清风.(简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点击上方关注 | 清风</font></h5><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 <h3><br></h3><h3>🚪作者|清风</h3><h5>个性化美篇模板创作</h5> <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我的故乡就在海边,<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一块神奇的土地。</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听父辈们说在很早以前,这块土地还淹没在海水里,后来由于大海渐渐东移,海潮推着泥沙慢慢地泻积成海滩,而海滩又渐渐地变成了纵横交错的滩涂。</span></h3> <h3><br></h3><h3><br></h3><h3>应该是在解放前我们的祖父年代,这里才开始有了人烟,按照《县志》记载:“这些先人们多数来自山东河南,最先以晒盐烧盐为生活,” 后来这块土地上的海水产盐量极其丰富,从此这里便开始繁衍起来,南来北往的盐商盐贩子们陆续不绝,盐场,烧盐的大灶小灶拔地而起,也许这就是故乡最早、最原始、最风靡一时的故事…</h3> <h3><br></h3><h3><br></h3><h3>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来到了这块土地。在我们的记忆中,土地是荒芜的,一派凄凉的景象。除了1952年大批的“冬迁户”新建的生产队以外,土地上散落的“庄户”人家,几乎就是这块土地上最早的人家。</h3> <h3><br></h3><h3><br></h3><h3>在我们这一代人眼里,什么都见过,就是没有见过祖辈们晒盐烧盐的景象!那个岁月里我们能看到的到处都是盐碱地;苍凉、古槐树,还有土地上的“盐莂子”。由于那时候十分的贫穷,故乡的人们,最拿手的戏就是<b>“下小海”</b>了,因为离大海很近,所以生活过得好的人家,能干的男人和女人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下小海”上,除了它能买钱贴补,生活也自然厚实得多。</h3> <h3><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下小海”</b>这个名字在故乡,其实还是特别的风情有趣。据说凡是有海边的地方,都有这浓厚的地方海边风情。有的地方叫<b>“讨小海”;有的地方叫“赶小海”,</b>我故乡的“下小海”,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至今为止还是那样一如继往,一提起“下小海”总让人充满神往。</h3> <h3><br></h3><h3><br></h3><h3>小时候在我心里看来,能下小海的人真的了不起,因为大海让人敬畏,充满神秘,能够从大海里淘取“小海鲜”,这是多么让人欣慕的事情啊!它既能买钱又能美美地吃上一餐,我从眼里和心里敬佩不已。当他们从海边归来时,肩挑手提,身上和脸上沾满沙泥,而他们满脸笑容,看得出的一种自豪和快乐。</h3> <h3><br></h3><h3><br></h3><h3>小时候我没有去过大海,但家乡有一条大河是通向大海的,这条河叫“三仓河”。因为河水汹涌,所以更难想象大海的神秘。</h3> <h3><br></h3><h3><br></h3><h3>从家乡到海边还有一段路程,“下小海”的人很精明,他们总是起早贪晚,人不知鬼不觉地就下海了!在他们心里其实是掌握了潮水的时间,所以他们才有“下小海”的权利和安全。家乡人称他们是“老海户”、“鬼头精”,新手和老手还真的不一样。</h3> <h3><br></h3><h3><br></h3><h3>记得我十七岁那年,我去过一次海边,也曾尝试过一生唯一的一次“下小海”。听他们说涨潮水的时候,潮头上的海支鱼就象浪花一样飞跳,那一年正好我刚刚学会打“圈网”,我好奇地和另一个“二半调子”下海了。会打鱼的人总是转着“港子”来回撤网,而我们一会功夫就被潮水包围了,一片汪洋无法上岸,幸亏当时是“小潮汐”,鱼没打着,还好有惊无险。</h3> <h3><br></h3><h3><br></h3><h3>故乡的海边“小海鲜”资源十分丰富,“下小海”的人,多数是在海边沙滩上掏取各种贝类,只有胆大的人,有条件买得起网的人才敢在海潮里撤网捕鱼。其中在沙滩上或“泿里”“挖唤子”、“釆文哈”、“拾泥螺”、“张白页子蟹”的人数最多。</h3> <h3><br></h3><h3><br></h3><h3>每一年的“菜花唤子”是最肥的,菜花唤子是家乡东台市本港最受亲睐的小海鲜。由于故乡的内陆河水流入大海,在河水和海水交汇的海边沙滩上,泥螺既肥,颗粒又大,沙滩里生长的文蛤也是当地最有名的小海鲜,故乡的海边区域是一片浅海,加上黄海的水质泥黄,生长出来的各种鱼类以小见长,以鲜见美,其中有小带鱼,小靠鱼,海支鱼,海大头,红毛鱼和海对虾等等,尤其是早春和深秋时节,“下小海”的收获颇具丰厚,每年到这个时节,“下小海”的人挤着时间,抽出功夫都要下海“淘金”。因此,凡是去过我故乡的人,对东台的“小海鲜”甚是赞不绝口,这些小海鲜是故乡的风彩,岁月里也凝聚了故乡这片土地上数不清的风情往事记忆。</h3> <h3><br></h3><h3>大海是神秘的,“下小海”的岁月风情,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精明能干,其实这也是一项很专业和带风险的劳作。</h3><h3><br></h3> <h3><br></h3><h3><br></h3><h3>“下小海”捕获的产品就是小海鲜。</h3><h3>故乡的海边物产丰富,生态多样,有取之不尽的小海鲜食材。在岁月里,海边成了家乡人一道风情追梦的风景线,他们釆集,捡拾,培育,捕捞着… “下小海”为的是生活,更是为了够获得一种味道鲜美而价格低廉的美味。</h3> <h3><br></h3><h3><br></h3><h3>走进我的故乡,东台的地方“小海鲜”名扬四海。这里既有“下小海”的岁月风情故事,更有各种各样的小海鲜美味。美不美我是故乡的人。</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清蒸海鲈鱼</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红烧鲻鱼</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上汤河鲀</h5> <h3><br></h3><h3><br></h3><h3>家乡的小海鲜跟生猛海鲜比,小海鲜个头小,数量多,外表平常无奇,呈现的美味和惊喜,难屡试不爽,再加上身价低廉,小海鲜成为家乡地区最受喜爱的平民食物。</h3> <h3>📚感谢阅读,清风致意。</h3><h3>创作于2019.11.28日(南京)</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