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打造优质高效课堂,11月26日上午,我校特邀请了太原市语文教研室主任任海林老师对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此次语文教研活动由陈平校长主持,我校初中、高中、职高三部全体语文教师及政史地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62中的部分老师也参与了此次活动。</h3><h3></h3> <h3> 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教学,开展课例研讨”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教师自评、专家点评、教师提问、专家释疑”等多种形式进行。任海林老师深入课堂,认真听课,并分别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并给予指导!</h3> <h1><font color="#b04fbb"><u>讲课环节</u></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我校高一组的赵少军老师和高二组的张艳梅老师分别进行了常态课展示。</font></h3> <h3> 张艳梅老师授课内容是《阿房宫赋》。张老师用思维导图构建整个课堂,提要钩玄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语言在黑板上流淌,用有温度的板书带领我们走进杜牧,走进他在那个年代的责任和担当!</h3> <h3> 赵少军老师授课内容为《游褒禅山记》。赵老师从检测开始,步步夯实基础,点滴细微。通过“庖丁解牛析结构”、“奇文共赏疑相析”、“知人论世说尽志无悔”、“绝知躬行尽志无悔——感悟人生”等几个环节实现了学习“即事说理”方法学习的教学目的!</h3> <h1><font color="#b04fbb"><b><u>自评</u></b></font></h1> <h3> 张艳梅老师从曾经的困惑说起,讲述两年来的实践与收获,表示思维导图构建课堂不仅让自己备课思路清晰而且学生也留下了痕迹,特别是对于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h3> <h3> 赵少军老师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三个部分自评,强调一课一得,让学生明白事理相通之处!</h3> <h3><u><b><font color="#b04fbb">学科组老师点评</font></b></u></h3> <h3> 高中语文组田永萍、郭海军、潘宝老师分别做了独到个性化的点评,并提出建议!田老师评价张艳梅课堂框架清晰,预习到位,利于背诵但希望发挥教师个人特长,利用诵读带动课堂!评价赵少军老师从文本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h3><h3> 潘宝老师评价张艳梅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分析细致,易于背诵,有文本意识,并能联系实际进行思政教育。评价赵少军老师注重落实,反复翻译,讨论步骤,条理清晰学生有章可循!</h3><h3> 郭海军老师以“阿房宫”之“房”为例,强调教学时候知识点一定不能有争议!</h3> <h3><font color="#b04fbb"><b><u>专家点评</u></b></font></h3> <h3> 任海林老师从“敬业杯”说开去,从评课的角度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得到了发展;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状态是积极的,有兴奋度。他还强调课堂不是教师的秀场!基于此,任海林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价!他高度赞扬了张艳梅老师扎实而厚重的板书功底,评价张艳梅老师是少有的逻辑思维强的语文老师!</h3><h3> 任老师赞扬了赵少军老师的学生意识,认为赵老师课堂问题设置巧而精,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高度评价赵老师的教学语言富有张力、感染力!</h3><h3> 同时,任老师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认为两堂课文体意识欠缺,建议张艳梅老师学会放手,试着让学生去分析课文。建议赵少军老师教学环节要走实!</h3><h3> 此外,任海林老师还提出了以下观点:</h3><h3> 第一,好的语文课源于好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决定着课堂的质量。</h3><h3> 第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要合理而到位。教师要从教师立场转化为学生立场,从教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强调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处理好“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的关系。</h3><h3> 第三,育人环节离不开教材,离不开课堂,强调育人是真情实感,而非假大空!</h3> <h1><font color="#b04fbb"><b><u>校长总结</u></b></font></h1> <h3> 最后,陈平校长做了总结!陈校长感谢了任海林老师的莅临指导,并高屋建瓴地评价了这次活动!提出这次活动的目的,诊断校情,进而解决成长的困惑与瓶颈!陈校长从于漪老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对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h3> <h3><font color="#b04fbb"><b><u>尾声</u></b></font></h3> <h3> 活动结束了,但高中语文组老师意犹未尽,和任老师合影过后,再次把任老师围起来,畅谈教学中的困惑与得失,任老师认真而细致地做了解答!</h3> <h3> 此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认知水平,促进了教师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可以吸取到别人的优点来不断完善自己。 与专家面对面评课议课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h3><h3> 我们坚信只有在持久的学习中才能有积累的厚度、思维的深度、视野的宽度、胸怀的广度!</h3><h3> 学习不止,初心不逝,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春华秋实,十六中学校每一位老师的辛勤耕耘,定会换来硕果累累!!</h3> <h3>供稿: 段秀峰 张树云</h3><h3>编辑: 段秀峰 张树云</h3><h3>审核: 任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