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生诗词选《东篱采菊》自序

任平生诗词

<h3>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明珠,是我国传统文学艺苑中的两朵最美的奇葩。因而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h3><h3> 诗言志。吟诗诵词,作诗填词是历代人们最好的精神寄托之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突出体现。央视连续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更激发了华夏亿万儿女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和浓厚兴趣,大家读诗、研诗、写诗,幸福地沉浸在博大精深的古诗词的艺术享受之中。</h3><h3> 本人业余时间喜爱诗词,但没有细读深研。古人讲: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在身陷囹圄的近十个月里,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对唐诗宋词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研读,并且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从此便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h3><h3> 林语堂先生说过:“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自幼喜欢看书,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儒释道文化、历史、散文等均有涉猎。从2004年以来,因工作需要,十多年中数番在平顶山、焦作、南阳等地交流任职。对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有较深的了解,有了比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积累。</h3><h3> 人生无常,天降无妄。2011年我调离南阳。在调离6年之后的2017年夏,因网络媒体舆论炒作而引发了中储粮南阳事件。我作为2010年的时任监管中心库中储粮南阳向东直属库负责人,被相关部门调查羁押近十个月。罹难前后,中储粮系统全体同事,上至河南分公司领导,下至各市(县)中储粮库直属库领导、员工,以及亲朋好友,各地同窗、社会各界人士,都给予了我生活上、精神上很多的关心、理解、同情、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二战中奥斯维新集中营弗兰克说过:“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经过近十个月的磨砺和修炼,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人情冷暖的感悟、对世态炎凉的感悟、对人生精神层面追求的感悟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这些不可多得的体悟和人生经验,为诗词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h3><h3> 《东篱采菊》基本是按照创作的先后顺序编辑的。作品虽然均在《搜狐》、《今日头条》等国内著名的新闻门户网站“任平生作品赏析”专栏上发表过,但在编辑过程中又进一步进行了修改和完善。</h3><h3> 全书正文分两部分,共收录创作发表过的诗词441首。第一部分是格律诗245首。基本遵照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等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要求创作。大多借物喻人、喻事,诠释宇宙、人生哲理。第二部分是词196首。为《临江仙》、《蝶恋花》、《踏莎行》、《采桑子》、《清平乐》、《浣溪沙》、《点绛唇》、《虞美人》、《减字木兰花》、《菩萨蛮》、《定风波》、《卜算子》、《沁园春》、《念奴娇》、《水调歌头》等数十个词牌名填新词。旧词新唱,快意恩仇。但因词谱中的平仄要求不仅过于复杂、繁琐,而且没有像格律诗一样有规律可循,故在词的创作中没有遵循词谱平仄填词,是为憾事。</h3><h3> 耕耘稼穑,春种秋收。经过年余的努力,金秋十月,于祖国七十周年大庆之际,终于可以将《东篱采菊》一书付梓。在本书创作和编印过程中,得到了很多领导、老师、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和家人的鼓励、支持、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h3><h3> 特别令我感动和敬佩的是,我在诗词创作和出版方面的两位恩师,他们是一对父子作家,对我的关心、鼎力支持和无私相助,既让我倍感温暖,又使我信心倍增。他们是:</h3><h3> 肖震老师,作家、纪实文学家、资深媒体人。曾出版过《大地悲歌》、《红楼悲歌》、《震撼》、《官道》等著作。肖震老师多次指导和鼓励我要认真观察生活,努力创作、笔耕不缀。为了该书的出版,给我不厌其烦详细、系统地讲解和指导出版准备工作中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重点、难点,解疑释惑。并亲自帮我与出版社、印刷厂相关领导、编辑等人员联系沟通,终于使该书顺利出版。</h3><h3> 肖楠老师,85后诗人、作家、记者,青年才俊。多才多艺,才思敏捷,能数步成诗。出版过《相忘江湖》等著作。先后在新京报、凤凰网、搜狐网任职。肖楠老师既有记者的敏锐、正直、公正无私、仗义执言,又有为人处世的坚毅、果敢和与人为善、悲悯天下的情怀。</h3><h3> 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今有萍水相逢鼎力相助谊感人。我与两位老师虽然素昧平生,但两位老师给我生活上给予了无私、倾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诗词创作上更是对我时时鼓励、鞭策,对每篇作品都认真审核把关,提出中肯的建议。肖楠老师还亲自为我作序,认真修改相关文稿。正是两位老师的高情厚谊、认真负责、倾力相帮和鼎力支持,才使我的创作能够坚持不懈,才使此书能与读者见面。</h3><h3> 大恩不言谢。肖震、肖楠两位老师的知遇之恩,倾力相助,我无以为报,只能化作创作的激情和动力,为广大读者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迷途者照亮前进的方向,为迷惘者点亮智慧的心灯;让入世者多一些淡泊清醒,让出世者多一些奋斗激情。</h3><h3> 此书封面设计人是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媛媛同学,是一位聪慧美丽的我的邻家侄女,数易其稿,终使此书以古色淡雅的面貌呈献给广大读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h3><h3> 《自画像·东篱采菊》</h3><h3> 有路书山勤是径,</h3><h3> 扁舟四海渡慈航。</h3><h3> 千秋霸业秦何在,</h3><h3> 逸采陶菊武郡旁。</h3><h3>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定会有不少</h3><h3>谬误、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广大</h3><h3>读者朋友不吝赐教、一一斧正,以使我今</h3><h3>后能更好地学习、创作。</h3><h3> </h3><h3> 任国强</h3><h3> </h3><h3><br></h3><h3>备注:</h3><h3> 购书电话一:15136900538(微信同号)</h3><h3> 购书电话二:18237509316(微信同号)</h3><h3> 一律免费邮寄。</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