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27日的清晨,阳光依旧明媚如初,中原区第五协作组语文研讨活动在伏牛路小学北校区举行。伏牛路小学张丽添老师和郑上路小学刘佩佩老师呈现了两节低段阅读研讨课。</p> <p><br></p> <p><br></p> <p> 张丽添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雪孩子》,目标明确,方法多样。尤其是在教授默读课文的方法上,张老师把方法总结成了“三字经”,既点出了默读的要求,又能让学生通俗易懂、快速掌握。</p> <p><br></p> <p>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们当堂运用“默读”方法,真切的感受到“默读”带给我们的好处。</p> <p><br></p> <p> 在识字教学中,张丽添老师将生字紧密联系生活,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孩子们各抒己见,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老师相机给予指导,真可谓是“扎实有效”的一堂课。</p> <p><br></p> <p> 刘佩佩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项链》,以生字迷宫导入,形式新颖,充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p> <p> 在讲课过程中让孩子们用小手代替小脚,在黑板上留下了一串串金色的小脚印,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直观感受,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了大海金色的项链就是沙滩上的一串串脚印。这样的方法,完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全体同学深深陶醉其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p> <p>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都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小手回答问题</p> <p><br></p> <p><br></p> <p> 两位老师授课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进行了研讨交流。执教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程进行了汇报总结,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开展了“马路牙子”反思,老师们自成小组,把一张纸折出中心闪耀着钻石的样子,在“钻石处”写上姓名,并在四个角分别阐述:自己的感受、事实加赞美、建议加行为以及自己的收获。</p> <p><br></p> <p><br></p> <p> 老师们纷纷阐述自己的感触与收获,发表看法和见解,每个人都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大家从中感受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授课形式的新颖以及将课堂联系生活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更能够让孩子们直观感知到课文的重点,有利于目标的达成。</p> <p> 通过此次研讨,老师们充分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它是一抹暖阳,让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这宁静安逸的时光;它是课堂上的一道曙光,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和孩子们一起茁壮成长。</p> <p>图:伏牛路小学刘璐</p><p>文:伏牛路小学陈盼盼、李伊婷</p><p>编:伏牛路小学李梦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