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报到,满怀期待 <h1><font color="#010101"> 2019年11月25日下午两点半,踏着2019年的第一场瑞雪,我们两区一县(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一行31人,齐聚天水新华门小学,开启了为时一周的天水市2019年“国培省培”——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项目跟岗实践活动。<br> <br> </font></h1> <h1> 本次跟岗研修,是继2019年7月4日至7月9日第一阶段集中研修之后开始的第二阶段,本阶段,由天水师范学院职业培训学院主办,天水市新华门小学承办。</h1><h3></h3> <h1> 走进新华门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明亮的教学楼和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正值课间,广播里孩子们稚嫩的播音、楼道里优美的钢琴曲,让人不禁被这浓郁的校园文化所感染。我们坚信,这次跟岗学习,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更是一份荣幸!</h1><h3></h3> <h1> 学校景主任和两位教研组长与跟岗教师召开了简短的见面会,会上景主任对跟岗教师提出了跟岗要求和注意事项。之后语文组16位跟岗老师分组研讨交流跟岗计划和研制自己的专业成长计划。</h1><h3></h3> 第二天,示范观摩 <h1> 第二天的跟岗学习,我们有幸聆听了关萍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四季》,赵广华老师执教的示范课《江南》。两节精彩绝伦的课,让在座的老师一个个拍手叫好,年轻漂亮的老师,有着大师的风范,精心的备课,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h1><h3></h3> <h1> 一年级孩子年龄虽小,本事可不小。在关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一个个化身为小诗人,感知了作者心中的四季美,寻找四季代言人,运用自己已知的生活经验,创编出了一首首小诗。关老师巧妙的点拨,同学们更是不断的内化自己的语言,越说越精彩。</h1><h3></h3> <h1> 她的朗读指导也是徐徐展开,师范读,生赛读,互读,齐读,表演读,让每个孩子自觉的参与课堂,不断的把孩子推到课堂的中央。</h1><h3></h3> <h1> 赵广华老师创设情境,把孩子们迅速带入相对陌生的江南水乡。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注意动静结合,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诗歌,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h1><h3></h3><h3><br></h3> <h1> 多种形式识字,也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组词识字,编字谜识字,字源识字,通过识地图、认路标生活中识字,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到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从生活中来,还原到生活中去,教活的语文。</h1><h3></h3> 说评议磨,激情四射 <h1> 授课完毕,教研组长马上组织了说课和简单评课。说课中两位老师谦虚的反思了自己授课中的不足之处。教研组长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亮点,以学生为主体,情境学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朗读到位,训练说话精彩,扎实的写字指导,随后就低年级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策略为主题,要求大家进行简单评课。</h1><h3></h3> <h1> 下午,所有跟岗老师进行了专题评课。两位老师充足的课前准备、扎实的基本功、自如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们深深折服。受益匪浅,收获颇多。</h1><h3></h3><h3><br></h3> <h1> 关老师多种形式指导读,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h1><h3></h3> <h1> 教研组长总结:这两节课都是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课,在教学时应该把握教学的重点:识字、写字,不管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都应该渗透识字的技巧和方法。</h1><h3></h3> <h1> 每天的研修日志,我们也是认真,精心的完成。</h1><h3></h3> 第三天,精彩再现 <h1> 11月27日早晨8:40分,跟岗第三天,语文续课活动继续在新华门拉开序幕,我们认真听取新华门小学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慈母情深》。</h1><h3></h3> <h1> 安蕊花老师执教的第一课时精彩纷呈:一、谈话导入,接着出示了一些歌颂母亲的名家片段,提问:从这些片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接着介绍作者梁晓声。二、字词认读与书写。先是开火车读词语,再指导书写生字,最大的特色是以一个字引出一类字。三概括文章内容,给课文分层次。四、想画面,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h1><h3></h3> <h1> 安老师上出了语文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真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发展。”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扎实、到位。</h1><h3></h3> <h1> 赵春阳老师所执教的是《慈母情深》第二课时。赵老师的语文素养特别高,课堂环节紧凑,层层递进。尤其对于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外貌的那段话,赵老师的引导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并熏陶着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发自内心的领悟和感动。赵老师还用“读”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并让“读”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h1><h3></h3> <h1> 赵春阳老师的教学环节:一、问题引入,上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二、以读悟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三、情感升华,写话训练。写出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四、歌曲结尾,余韵未尽……</h1><h3></h3><h3><br></h3> <h1> 两节续课,我们学到的东西很多,评课中,老师们谈到:孩子们的回答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说明孩子们平时的课外阅读非常扎实。我们在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多元化学习,广开思路,打开视野!</h1><h3></h3> 第四天,秀学员风采 <h1> 11月28日,是我们在新华门小学跟岗研修的第四天,尽管时间短暂,但每一天充实且有所获,这一天我们按照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和学员的探讨交流中制定了自己的说课稿。<br> </h1><h3></h3> <h1> 接着我们进行了组内说课,新华门小学的马老师根据我们的说课内容发表了自己对该课的看法和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教学设计视角。<br> </h1><h3></h3><h3><br></h3><h3></h3> <h1> 马老师说我们在上课之前都会制定教学的流程,但不能忽视课堂的灵活性和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不能被环节所限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僵硬。为此马老师以她的教学案例为我们生动论证。</h1><h3></h3> <h1> 下午,马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在西安培训时的学习成果,学员们都非常认真地聆听并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教学心得提出了有效的建议。</h1> 第五天,总结提升 <h1> 11月29日是我们培训的最后一天,我们的培训在分享学习心得中落下帷幕。</h1><h3></h3><h3><br></h3> <h1> 这次的跟岗学习,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层面。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不断地学习新知,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h1><h3></h3> <h3>策划:新华门小学语文组</h3><h3> 撰稿:康杨敏</h3><h3>摄影:跟岗语文组学员</h3><h3>审核:韩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