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寒冷冬月竞风流 ——初中化学星级达标微型课赛讲掠影

百花争艳

<h1><b>  11月27号,灵宝市初中化学星级达标第二阶段微型课评选活动在实验二中顺利举行。经过上轮说课比赛优选的8位选手进入本次的微型课比赛。本次参赛的课题是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参赛的各位选手都能精心准备,深入研究研究教材、教法、学情;不同程度关注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无实验不化学,充分挖掘实验探究中学生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坚持学—评—教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体现了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赛中,老师激情飞扬,实验现象千变万化,教学设计妙趣横生,师生活动思维碰撞,不时赢得听课老师们的赞叹。感谢各位参赛选手的精彩展示!👏👏👏</b></h1> <h1><b>  感谢实验二中对本次大赛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准备</b></h1> <h1><b>教研员对评委进行培训——公平公正</b></h1> <h1><b>评委认真听课,专心记录亮点及建议</b></h1> <h1><b>教研室许宏博主任和李江波副主任到比赛现场指导</b></h1> <h1><b>1号参赛选手 ——市一中周翔宇老师</b></h1><h1><b>时尚新颖极具创意的一节课: “从灵宝百亿假黄金案,如何鉴别真假黄金呢?”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束时解答了开头的设疑,首尾呼应,体现了由生活——化学——生活的思想;充分利用网络用语和歌曲:化学党的爱情表白——“你的美(镁)带走了我的心(锌)”、金属活动性顺序歌曲等这些内容符合学生的心里特点,更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化学热情!环节设计紧凑合理,内容详实;教师演示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实验探究启迪思维;课堂检测设计有梯度,提现分层教学;将本节课录制成微课,帮助学生课后复习!</b></h1> <h1><b>2号参赛选手——实验二中张朝敏老师</b></h1><h1><b>思路清晰、富有激情、心中装满学生的一节课: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使学生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形成知识体系;从学生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分析——总结规律——谐音记忆——实验结论的应用,整个过程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讲练结合点拨到位,激发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知识,整节课可以看到教师心中满是学生。</b></h1> <h1><b>3号参赛选手——阳平一中申建芳老师</b></h1><h1><b>设计严谨,启迪思维,具有创意的一节课: 从体恤衫上印的化学方程式,“带着你们的美(镁),我的心(锌)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导入新课,形式新颖,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通过我知道——我探究——我应用——我提高四个环节层层递进,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实验探究设计更加细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精练,自身素质高,备课扎实;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归纳总结,充满期许的结束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b></h1> <h1><b>4号参赛选手——市二中李永波老师</b></h1><h1><b>注重知识落实,擅长激励评价,激发兴趣的一节课: 从齐鲁晚报如何偷金一则消息导入,你想偷得珍贵的黄金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揭晓”导入新课,让学生惊奇化学的神秘感; 李老师特别善于评价学生,语言特别丰富,能有效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注重知识的落实,如化学方程式的分组练习书写,互动与交流后总结梳理知识的记忆等;课堂上教师富有激情,极富感染力。</b></h1><h3><b><br></b></h3> <h1><b>五号参赛选手——市三中李彬老师</b></h1><h1><b>问题引领,思维启迪,灵活运用的一节课: 从葛洪炼丹的故事引入开篇设</b><b>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问题引领的形式,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启迪学生的思维,设计严谨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述精炼,演示实验效果特别明显,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良好的化学教师的素养; 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突出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爱上化学,进而学好化学。</b></h1> <h1><b>六号参赛选手——苏村一中高少华老师</b></h1><h1><b>用实验视频展示化学反应效果明显;教学中注重知识的递进和学生的理解,注重知识的落实;善于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巧妙,书写规范,体现了教师的示范作用,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b></h1> <h1><b>七号参赛选手——市四中范苏娜老师</b></h1><h1><b>用传说中的“铁树开花”自己制作的艺术品导入,那学生感受化学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演示实验精心设计,充分体现是要在化学中的地位;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中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的过程;分组讨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板书条理清晰,示范性强。</b></h1> <h1><b>8号参赛选手——五亩一中车倩静老师</b></h1><h1><b>欣赏美丽的化学反应(金属和盐反应),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之美;精心设置导学案,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从实验的设计,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现象,反思与评价等,让学生养成实验必须按照严格的科学探究步骤进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悟”中学;注重知识由点、线、面的梳理过程, 注重知识的上勾下连,形成知识网络;本节课设计内容充实,课堂容量大,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学会自己设计实验!</b></h1> <h3></h3><h1><b>  本次比赛亮点多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老师设置学习目标时没有将三位目标进行的整合与提升;参赛教师的演示实验最好要亲自做,通过演示实验能真正检验出一位教师化学实验专业素养的;课堂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板书设计的能力、演示实验的规范性等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b></h1><h1><b> 总之,通过这次大赛锻炼了我们的化学队伍,展示了初中化学课改的优秀成果,积累了优质的化学课堂教学资源。希望我们一线化学教师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化学探究意识;同时强化学生的化学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向着学生被触动、被激发,深度学习发生了,学生的成长有增值的好课不断迈进!</b></h1><h1><b> </b></h1><h3></h3>

学生

化学

实验

知识

参赛选手

注重

探究

教学

设计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