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图 文 郭西龙 </h3><h3> 审 稿 余小芳 </h3><h3> 单 位 阳新县第三中学</h3> <h3>刚送走那醉人熙暖令人留恋的深秋,却在不经意间迎来了朔风凛冽锤炼心志的寒冬。2019年11月26日上午,县教科院柯于涛院长,柯愈清所长,张绪梁副院长,蔡拥慧主任,龙港片区负责人潘彩芹主任以及各科教研员等一行冒着严寒,不辞劳苦来到阳新三中,对龙港片区(阳新三中)非毕业班的教学进行视导!</h3> <h3><b>视导活动分两个阵地进行。</b></h3> <h3><i><b>一、同课异构,竞展风采</b></i></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晨鸣共北门,</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谈笑少时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背影秦淮绿,</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荷塘月色鸣。</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风凝铁骨,</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气养德行,</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淡传香远,</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章百代名。</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阳新三中夏葆华老师借用伟人江泽民同志的诗词对朱自清的评价,巧妙地介绍了《背影》的写作背景,同时也折射出朱自清的一生正气和高尚品格,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夏老师通过三次背影,三次流泪为脉络,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品析,让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并适时地加以写作指导和诗歌赏析在其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h3> <h3>星潭中学柯慧慧老师在八(11)班同课异构《背影》一课,她通过视频导入,出示思考问题,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流泪的原因,以读带品,以问带思,以导带学,最后拓展迁移,通过赏析《变化的爸爸》对生进行情感教育!</h3> <h3>语文老师进行了激烈的评课,同时张绪梁主任寄语语文老师:语文教学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不能丢失语文素养,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不断修炼,不断地提升自我,要学会等待,要学会静待花开。要解读文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挖掘文本,并且要从不同角度重新构建文本,要文脉和课脉有效结合,把问题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h3> <h3>阳新三中甘胜霞老师在九(10)班讲授化学课《燃烧与灭火》</h3> <h3>甘老师借用今年武汉军运命开幕式由火炬手从水中点燃火矩的片段,得出燃烧的概念,从“水火相容”寓意着“和平薪火相传”,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教育。通过分组实验,师生总结归纳出燃烧的条件,甘老师教态大方,声音甜美,师生之间创设了平等、开放的对话,形成师生间互动的“心智交流”。同时启发学生利用燃烧的条件怎样解决火灾的灭火问题,形成学科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h3> <h3>龙港中学兰君老师在九(9)班同课异构化学课《燃烧与灭火》</h3> <h3>兰君老师从日常的生活情境,生命活动入手,让生认识燃烧,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燃烧的条件,再通过小组趣味活动讨论灭火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活动体验中掌握了知识,并加以内在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h3> <h3>阳新三中邓坤庚老师在七(9)班讲授历史课《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他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问题导入,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吸引学生,并注重前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难点,紧扣考点,结合热点,实用性强。</h3> <h3>富水中学黄婷婷老师在七(6)班同课异构讲授《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她课件制作精美,色彩明丽,课堂设计合理,问题设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如何建设一带一路”问题的提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潜能,把当代热点问题拿给学生探讨,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让所学知识得到了升华和提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还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民族的自豪感!</h3> <h3>历史老师在评课中指出: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师生互动,提升认识。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显性和隐性的历史现象的内涵,外延,内在因果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再认史实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分析历史或时代热点问题,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主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h3> <h3>阳新三中尹合军老师在八(8)班主讲物理课《生活中的透视镜》,整堂课以探究式学习贯穿始终,先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情景,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开展讨论,再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以及老师板书作图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推向高潮,并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照机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原理。让生体会让科学走向社会,并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h3> <h3>军垦中学的万维光老师在八(10)班同课异构《生活中的透视镜》,他注重知识的行成和衔接,先复习,再通过照像机实物图和示意图的展示,启发引导学生说明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用实验和作图有机结合,结构紧凑,逻辑严密。</h3> <h3>阳新三中江亚楠老师与洋港中学陈前志老师同课异构八年级地理《日本》一课。</h3> <h3><i><b>二、视导交流,助谋新篇</b></i></h3> <h3>柯于涛院长亲临我校指导工作。</h3> <h3>柯愈清所长在检查我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h3> <h3>潘彩芹主任在认真地检查我校的备课与作业批改情况。</h3> <h3>蔡拥慧主任同副校长余小芳同志亲切地交谈,研讨教育教学工作。</h3> <h3>本次视导活动经验交流由蔡拥慧主任主持,他简介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作了议程安排。</h3> <h3>首先由副校长余小芳同志致欢迎词,她借用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中的话: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阐述了相遇的意义!今天因县教科院组织的片区视导活动,大家有缘在此相遇,因为你们的到来,哪怕室外寒风凛冽,室内却春意盎然。因肖龙飞校长外出北京学习,她代表全校师生对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以及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其次由我校的陈绪学主任简介三中的教学常规管理情况:</h3><p style="text-align: left;">1、注重学生的安全文明教育,学生进出校门使用门禁卡,实行校园封闭式信息化管理;</h3><p style="text-align: left;">2、规范课程设置,严格课程管理;</h3><p style="text-align: left;">3、细化教学过程,量化教学结果;</h3><p style="text-align: left;">4、教师严格执行坐班制度;</h3><p style="text-align: left;">5注重加强家校联系,每年级每期举行一次家长会;</h3><p style="text-align: left;">6、注重老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推行“青蓝工程”创办名师工作室;</h3><p style="text-align: left;">7、注重老师的学习与业务的提高。</h3></font></h3> <h3>龙港完中刘主任及彭杨中学陈校长就常规教学的管理进行了经验交流:</h3><h3>1打造革命老区红色校园文化;</h3><h3>2实行日清周结月查循环制度;</h3><h3>3通过引进专家指导,外出学习交流以及学习理论知识努力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h3> <h3>接着由龙港片区负责人潘彩芹主任就本次检查作业务反馈和指导:</h3><h3>1、备课认真,形式多样,有手写本,有《智慧课堂》的第二次备课,有电子备课,有集体备课,但应注意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教学反思应符合实际;</h3><h3>2作业批改按量完成,能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鞭策和交流,作文批改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h3><h3>3教师成长档案记录详尽,但要注意资料的整合,注重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推行了“青蓝工程”,但老教师的指导方法有点简单;</h3><h3>4教研活动丰富,赛课安排过程记录详尽。</h3> <h3>最后柯愈清所长作了热情洋溢的总结性发言:</h3><h3>1档案管理规范,制作精美用心;</h3><h3>2保存资料齐全,内容充实;</h3><h3>3加强学校教育理念的宣传,申请“公众号”,以便及时发布学校有关信息及精神;</h3><h3>4要有提升质量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充挥发挥我校的优势,真正担当起片区的龙头作用;</h3><h3>5、集团办学,互助,互鉴,相互切磋,共同提高!</h3> <h3>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我相信这次片区的教研活动是一次课堂的盛宴,是一次专业的锤炼,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一次素养的升华。让我们以这次片区活动为契机,加强合作,加强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携手共创龙港片区教研工作的新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