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五十四期高(完)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四)

八中殷俊

<h3>伴着2019年冬的第一场雪,我们第四周的学习活动拉开了序幕。</h3> <h3>2019年11月25日上午,安徽省武警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柯茂林博士带来的讲座《幸福是怎样炼成的》犹如雪中送炭,令人倍感温暖。</h3> <h3>这场讲座别开生面。柯博士从别拿心理太当回事;换条思路,海阔天空;有多少亲情可以重来;给自己留点缺陷;不要迷信所谓的人生哲学;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郁闷来得更猛烈些吧;像傻子一样生活;别相信太美好的事物;快乐地受煎熬等十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以启迪校长学员们如何才能做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h3> <h3>柯博士在报告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他从身边的小事说起,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而又鲜活的生活事例、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反向思维,帮助学员们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怎样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讲座间歇中,柯博士还抓紧分秒和学员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对于常见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予以耐心指导。</h3> <h3>整场报告气氛热烈,学员们不时开怀大笑,同时也深受启发,感悟颇多。相信校长学员们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有效借鉴,运用智慧,让自己的未来工作和生活更加快乐、幸福!</h3> <h3>2019年11月25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闫龙教授为我们安徽省第54期高(完)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全体学员阐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h3> <h3>闫龙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二是师德内涵及特征;三是师德养成与提升。</h3> <h3>我们深感:作为教育人,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h3> <h3>2019年11月26日,气温骤降但内心暖暖,冷雨纷飞却期待满满。一大早,全班同学在班主任谈教授的带领下,拉开了省内研学的序幕。</h3> <h3>此次研学第一站是桐城中学,桐城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学校一直秉承“勉成国器”的校训,弘扬“勇当大任、旨在争先”的桐中精神。</h3> <h3>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以十位院士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h3> <h3>全班同学在桐城中学校长引领下,漫步校园,专心听取讲解,不时拍照,记录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不时询问,了解每一段厚重惊叹的历史,感受桐中优美的育人环境,感受桐中深厚的文化底蕴。</h3> <h3>大家参观了桐中的校史馆。</h3> <h3>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位于桐城中学内,现为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内,党员们被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一幅幅生动的照片所吸引。一段雄壮的历史画面又仿佛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让参观者感受到了我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难,英勇作战,勇破长江天堑的豪迈英雄气概!在此,我们深切缅怀了渡江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思想上接受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真切的洗礼,党性修养又一次得到锻炼。</h3> <h3>桐中令人景仰的银杏树,乃1774年桐城派大师姚鼐亲手所植。只见他主干修直,侧桠遒劲,枝叶疏朗有致,密而不繁。他己然成为桐中的一个象征了吧?</h3> <h3>全班同学合影留念并向桐中赠送锦旗。</h3> <h3>培训班五朵金花第一次合影留念。</h3> <h3>参观后,桐中罗伟校长在学校会议室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对全体学员的欢迎,进一步介绍了桐中的办学情况。</h3> <h3>来到六尺巷,窄窄的巷道,留给大家深沉的思考。中国古人豁达的睿智、谦让的气度为社会的和谐作了最好的注解,那动人的故事如在眼前,“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先贤敦睦友善的精神、谦逊礼让的美德激励着后人大度做人,秉礼处事。</h3> <h3>蒙蒙细雨是江南的名片,而桐城派散文则是桐城这座文化名城最浓墨重彩的标志。参观桐城中学后,全班同学走进桐城派散文纪念馆,感受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虽有平日的了解,却没有如此近距离的碰撞;虽有无数的期待,却没有如此更深刻的体悟。</h3> <h3>第二站来到了芜湖京师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芜湖京师实验学校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坚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平民本色、英才气质”为育人目标,因材施教,创新适合不同学生成长发展的办学模式。</h3> <h3>大家在北京京师中教集团董事长吕向东先生引领下参观了珩琅山玫瑰谷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体验森林公园、徽派民宿、森林木屋、拓展专区、湿地天鹅湖等。</h3> <h3>全班同学在徽派民居前合影留念,班主任谈教授代表全班向北京京师中教集团珩琅山玫瑰谷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赠送锦旗,吕向东先生详细介绍创办素质教育基地的初衷,他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孩子可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能够为孩子的素质发展提供一个优质平台。</h3> <h3>大家在参观并听取讲解后,加深了对徽州文化的了解,增强素质教育的认同。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融会贯通新时代教育思想,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摆在大家面前,时代赋予的重任,国家民族赋予的使命,这是大家不容回避且必须挑起的担子。</h3> <h3>第三站来到百年名校绩溪中学,在徽州文化的土壤里,绩溪中学百余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绩溪中学依山而建,校园布局随山而设。江南小城的绩溪中学,大家感受的是秀美的校园风光;深沉徽州的绩溪中学,大家感受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h3> <h3>大家在绩溪中学陈志军校长的引领下,参观校园,了解校情,沟通教育理念,交流办学经验,收获颇丰。大家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的研学瞬间,班主任谈教授代表全班向绩溪中学赠送锦旗。</h3> <h3>之后,大家走进徽州古城内的陶行知纪念馆,感受万世师表教育家风采。步入正厅,展现陶行知风范的塑像落座中央,他和蔼亲切,面含笑容,书卷在手,似在跟学生娓娓而谈。梁柱上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两副陶行知先生的对联,集中体现他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思想,对联为郭沫若的手书。“万世师表”是国母宋庆龄所题。正中照壁,镌写着毛主席的手书“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端重庄严,令人肃然起敬。</h3> <h3>大厅四壁的巨型组合漆雕画生动形象,鲜明形象地表达了陶行知的人生实践和教育成就,分别是:“求知立志”、“小先生制”、“因材施教”、“爱满天下”。透过四幅壁画,可以生动领会到陶先生由“知行”到“行知”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通过实践所创立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理论,对整个民族教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h3> <h3>陶行知纪念馆珍贵的三封信。</h3> <h3>11月28日下午,云开雾散,冬日暖阳绽露笑颜。三天的研学活动圆满结束,三天的行程,虽有疲倦,却是彬彬济济的盛会,却是真真切切的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收获。可谓研学求知之路,畅意收获之旅。班主任谈老师夸奖说:全体学员积极参与,团结友爱,风雨同行,一路温暖。学员们纷纷点赞:求知之行,交流之旅,和谐之队!大家表示此次考察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性情,厚植了友情。稍作休息,第二天重整战衣再出发,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学习之中去!<br></h3> <h3>11月29日上午,樊彩萍老师作了题为《管理沟通的艺术》的专题讲座。</h3> <h3>讲座或以寓言故事、漫画图片为切入点,或以历史典故、生活案例为佐证,或以游戏活动、技能测试为互动,从为何学习沟通、认识沟通本质、修炼沟通技巧、体悟沟通之道、沟通因人而异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h3> <h3>樊老师语言清新,图文并茂,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让我们进一步对沟通管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懂得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更好地胜任工作,必须着力提高其应有的沟通协调能力。</h3> <h3>课上课下,樊老师都十分注重和学员的互动交流。</h3> <h3>瞧!游戏中的校长们脸上无不挂着纯真的笑容。</h3> <h3>听完报告,我们深深体会到交流是一种本能,沟通则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注重沟通经验的积累、沟通细节的把握及沟通知识的积淀。人与人之间最宝贵是真诚、信任和尊重,其媒介是沟通。作为学校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凝聚力量,发挥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我们要通过沟通从心灵深处挖掘教职员工的内生动力,缩短了他们与学校管理者的距离,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沟通使学校各部门内部和谐协作,部门与部门之间达成默契,使学校发展获得强大的原动力。<br></h3> <h3>11月30日下午,风吹雨落,气冷天寒,而安徽省第54期校长培训班的教室里却“热气腾腾”,这缘于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给各位校长学员们带来一场《心理健康教育新趋势——从问题解决到促进发展》的精彩讲座。</h3> <h3>方晓义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秘书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h3> <h3>方晓义教授从党和国家政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什么是学生发展指导?为什么要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国外学生发展指导的促进作用;高中生全方位三级(自理、自立、自主)发展指导模式;高中生全方位三级发展指导模式的有效性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h3> <h3>报告引用大量的实验数据,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为各位校长学员在今后的学校管理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方面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h3> <h3>方教授特别强调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等22个部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2018年教育部等10个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出台,将心理学界、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向前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我们在明确方向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国内心理学界中青年学者领军人物的风采。</h3> <h3>12月1日下午天气依然有点寒冷,但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边玉芳教授的讲座。边玉芳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她带来的讲座是《读懂高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李群院长亲自主持并一同聆听了讲座。</h3> <h3>边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她的阐述。一、高中阶段的特殊性,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阶段;这是一个大脑处于第三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着情绪问题、生活满意度下降、师生关系问题、同伴交往问题等等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压力,矛盾,冲突,迷茫使大多数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孤独,愤怒等。</h3> <h3>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重要任务是:引导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培养他们自我同一性,客观评价自己,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思考未来的方向;培养他们内部学习动机,掌握更多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教会他们学会选择,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h3> <h3>二、青春期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想到的一个关键词——叛逆,并列举了一系列表现,如:对父母、老师的说教感到厌烦,各种制度不合理,佩服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喜欢与众不同,冒险等。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如何去引导,我们要同孩子交朋友,谈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同时我们要正确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青春期充满着各种成长的契机,是一个值得庆祝而非畏惧的阶段。</h3> <h3>三、如何看待高中学习。边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树立目标;制定计划;有效性的学习;调整好心态;强健的身体;学生、老师、家长三位一体。这样学生就会轻轻松松过完高中学习阶段。达到不是为了迎战高考却赢得高考的效果。</h3> <h3>边教授在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娓娓道来,用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及大量科学数据启示着我们,用一个个鲜活案例引发我们思考:只有真正读懂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科学认识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认清了在以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读懂高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相信他们具有无限的潜能,允许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创造,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h3> <h3>学习生活己经过半,大家已然准确定位,学员之间团结友爱,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值日生认真负责,通讯录精美亮相,学习简报及时上墙……相信在未来几周中,学员们能以更好的心态和状态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去收获更多的精彩!</h3> <h3>图片:殷俊 徐红萍 查全军 金红兵</h3><h3>文字:殷俊 袁明亮 孙斌 胡云波 周治 </h3><h3> 倪明淮 胡章叶 </h3>

教育

心理健康

学员

沟通

学生

桐中

绩溪

教授

讲座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