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姐

美友30030179

<h3>我的大姐</h3><h3>&nbsp;</h3><h3>————我的家风故事</h3><h3> 我的大姐,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家排行老大,在那个年代里,家里孩子多,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我上有哥哥,下有妹妹。我的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父亲是国家干部,我的舅舅、小姨也在大城市上班,因为我们家孩子多,常常贴补我们。童年的我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在当时的年代里,我们家算是生活幸福。</h3><h3></h3> <h3>  (一)耳濡目染</h3><h3> 我的大姐沿袭了我母亲的优良传统。</h3><h3> 在我大姐很小的时候,我的姥姥、姥爷相继去世,留下来正在上大学的舅舅和上中学的小姨,当时,我的母亲承担起家庭重任,抚养照顾弟弟妹妹。小时候,我的舅舅、小姨一到节假日,都会领着小孩到我家小住,就连我们村里的人都认识他们,我家也就是他们的家,我家就是他们的老家。</h3><h3> 母亲的做法影响着大姐,在她小小的心里已经埋下了大爱小、大帮小、大让小的种子。我的父母常常回忆说,我的大姐从小就很懂事,经常让着我们。我的大姐四五岁的时候,一次,我的母亲拿了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分给大姐和哥哥,哥哥很快就把他的那一半吃完了,我的大姐舍不得吃,吃得很慢,我的哥哥眼巴巴的看着大姐的苹果,我的大姐立即要给哥哥再分一点,我的父母不同意,但是我的大姐坚决要给哥哥,还对妈妈说:你和爸爸都舍不得吃,把苹果留给我们两个小的了,我是姐姐,我也要多分给弟弟吃。最后,在她的坚持性,我的父母同意了大姐的做法。</h3><h3> 我的大姐初中毕业就招工上班,当时我们兄妹三人还在上学,她领到工资就会贴补家用。记得我上初一时,我的大姐给我和哥哥每人买了一件滑雪衫(相当于现在的羽绒服),当时在我们学校,我是第一个穿滑雪衫的,我记得很清楚,我的是大红色的,我哥哥的滑雪衫是宝蓝色的,穿上既漂亮又暖和,我当时高兴地拉着大姐说:“太好看了,太暖和了,大姐,给你也买一件吧?”,大姐说:“我上班不冷,你们在学校上学,教室里很冷。”,后来我才知道,滑雪衫价格很高,大姐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给我们买了新衣服,自己却舍不得买。在我的印象里,大姐常常给我们买衣服、买好吃的,她却舍不得吃,有时还说她不喜欢吃。</h3><h3> 滑雪衫,让我想起几天前,我大姐在网上看了一件羽绒服,让我替她买(她没有淘宝账号),买后要把钱给我,我没要。30多年前,大姐用当时她三个多月的工资为我买了滑雪衫,30多年后,我用不到十分之一的工资给大姐买了羽绒服,想起这件事,我的眼睛湿润了。</h3> <h3>  (二)长姐如母</h3><h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1年,我的母亲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我们,那时我大姐27岁(她的孩子不到三岁),我哥哥大学刚毕业,我上高三,还有年幼的妹妹,当时的我一下子感觉天要塌下来,只知道哭,她对我们说:“不哭不哭,有我和咱爸呢”,我想:姐姐怎么能代替妈妈呢?后来的一切证实了一句话:长姐如母!</h3><h3> 在爸爸和大姐的照顾下,我们兄妹三个渐渐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年龄了,我大姐就如同母亲一般,给我们准备嫁妆、筹备婚礼、照顾我们坐月子、照顾我们的小孩……。在我的孩子满月后,根据我们当地的风俗,带孩子去娘家,我把大姐家当成娘家,一住就是11天,得到大姐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脚受伤了,我大姐骑着自行车,从城西到城东,风里来雨里去,每天穿梭在我家和她家之间,给我做完饭,又回去给她公婆做饭。我的妹妹孩子小的时候,她在家看孩子累了,我大姐就让她把孩子带到她家,她来照顾,让我妹妹睡觉休息、逛街放松,当时我们几个还和大姐开玩笑说:“到你家来,我们很享福,不用做饭,不用看孩子,还有好吃好喝的,真是太舒服了!”。我大姐很开心的说:“我想你们和孩子了,你们来了,我也高兴呀!”。我大姐和姐夫经常会做很多好吃的,把我们叫她到家,大家聚聚,吃喝聊天。</h3><h3> 我的大姐,既是我姐,又代替我的母亲,让我们在失去母亲的悲痛走出来,使我们感受浓浓的母爱!</h3> <h3>  (三)百善孝为先</h3><h3> 孝是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孟子曰:“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的本源,做人,首要的就是孝,孝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在《平语近人》里,我们习主席也这样说。</h3><h3> 前年国庆节前夕,我大姐的公公不慎摔倒,大腿根骨折,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我大姐每天端屎擦尿、洗脸洗脚、翻身擦洗,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儿媳妇,把自己当成女儿。我问过大姐,国庆节期间,别人都出去旅游,你整日守在医院里照顾老人,就没想过出去几天?我大姐淡淡一笑说:“我每天看朋友圈里天南海北的旅游,看看照片,就当我也旅游了。”,其实,我大姐担心,她出去了,我姐夫一个人照顾不过来,而且她自己也不放心。</h3><h3>我大姐她公公有哮喘,天气转冷就会发作,每年冬天前都要住院,我大姐今年一人24 小时待在医院,我姐夫心疼我姐,晚上要替换,她怕已影响我姐夫工作,坚持待在医院照顾老人,累了困了就趴在床边休息一会儿,一呆就是整整七天。</h3><h3> 有一次我去大姐家,她的公公生病还不能自理,她正在打扫卫生,突然她公公要大便,她急忙放下手里的活,拿起便盆,接屎接尿,我看到大姐没有一丝嫌弃的样子。看着大姐每天很辛苦,我有时对她说:你给家里雇个保姆吧,和你共同照顾老人,别人像你这样,退休了,休闲放松,游山逛水,多好呀!我大姐一口回绝,说道:“你看看,我家现在有两个老人,我现在退休了,在家一心一意照顾老人,让老人多活几年,人常说,家有一老,如同一宝,我家有两老,就有两宝了。”</h3><h3> 天气暖和了,我大姐就推着老人去公园、逛街,有时绕上一大圈,还会给老人买上鸡排和饮料,老人边吃边喝边看马路上的风景,有时碰到熟人,别人还以为是女儿,当知道是儿媳妇时,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说道:你上辈子积了什么德,遇到了这么孝顺的儿媳妇?</h3><h3> 我大姐结婚时,她的婆婆腿脚不好,吃饭就在床上,我大姐盘上盘下、端上端下,一日三餐,30年如一日,在我身边没有第二人。大姐的公公和婆婆经常向别人夸奖他有一个好儿媳,他俩常说:如果没有我大姐的精心照顾,他们早都不在这个世界上了。</h3> <h3></h3><h3> (四)引领传承</h3><h3>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会热爱祖国与人民。</h3><h3> 大姐常对我们兄妹几个说:咱家的老人已经走了,要把你们的公婆、岳父、岳母当成亲生父母,他们都年岁已高,要多照顾、多孝敬。</h3><h3> 记得我哥在他岳父最后的日子里,下班就去医院,给老人端屎接尿、擦洗、剪指甲、读报纸,他所做的一切,都深受大姐感染。在大姐的影响下,我们兄妹几个都会孝敬公婆、教育子女、与人为善,虽然与她有很大差距,但我们一直努力着。</h3><h3><br></h3> <h3>  人常说: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大姐所做的一切,她的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的妈妈所做的一切深受感染。大姐的女儿常常夸奖她家有大宝和二宝,每周回来,都要给老人买好吃的,陪他们聊天,给他们洗脚、剪指甲,推着轮椅陪他们逛街,她说她爷爷奶奶年岁已大,身体不好,回来看一次少一次。她爷爷有哮喘,每年冬天,都要接老人去西安她家过冬,说她家里暖和,每年一住就是四五个月。</h3> <h3>  我的大姐性格开朗,工作积极肯干。舍得是她的特点,舍得出力,舍得付出,从不吝啬。在单位,每天早早上班,等到别人上班时,已经打扫室内外卫生。我的大姐在供销系统工作,有一段时间,单位效益不好,她承包过柜台、开过商店、卖过化肥、搞过印刷……。靠自己的双手,辛苦赚钱。</h3> <h3>  当荣誉向她走来时,她再三拒绝。有一次村上领导找她,由于她以孝敬老人而出名,她被推举为村上好媳妇,被她拒绝,她说:第一,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职责,是每个人应该做得,我是做了我分内的事情;第二:我的户口没有在村上,把这个荣誉送给村上其他媳妇;但是,村领导坚决不同意,荣誉一定非她莫属,2017年评为村里好媳妇,作为全村优秀媳妇的典范;2018年被区委组织部评为“孝亲敬老好儿女”。</h3> <h3>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h3><h3>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h3><h3> 我的大姐,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柔弱女子,以无私的爱践行和传承勤俭朴实、尊老爱幼的家风,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