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提起中国历史</h3><h3> 那必然要说到一个城市</h3><h3> 西安,古长安、镐京、京兆、大兴......</h3><h3>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h3><h3> 汉赋的风情浪漫,</h3><h3> 唐诗的繁华博大,</h3><h3> 一遍遍地描述着那个让人憧憬的长安城。</h3> <h3> 研学的第四天,一大早迎着严寒,我们来到了大明宫。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h3> <h3> 首先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丹凤门”的历史,然后看着“丹凤门”的图片,在图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丹凤门”。</h3> <h3> 我们聆听讲解员对唐朝的108坊的介绍,小组比赛完成拼图。</h3> <h3> 我们学习了“六艺”中的“射礼”,真正地体验了一下射箭的感觉。</h3> <h3> 下午来到了“九号宇宙”,它是国内首家沉浸式互动教育体验馆,也是首家互动式深空科普研学基地。集沉浸游览、娱乐互动、科学实践教育为一体,使我们在参观、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宇宙星际的深邃、太空世界的神奇、中国航天的自豪。充分激活我们对宇宙太空的无限好奇,启发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能力。</h3> <h3> 在模拟飞机驾驶的教室内,同学们可以成为“专业”的飞机驾驶员。通过讲解,大家了解到飞机的构造、各种仪表的信息、具体的操作步骤。</h3><h3> 我们可以自己操作飞机飞行啦!<br></h3> <h3>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热缩片挂饰。热缩片是一种神奇的胶片,质地与塑料相似,当它受热时,就会缩小并变得坚硬,可以用它制成各种挂饰、胸针等。</h3> <h3> 我们认真地观看有关宇宙的科普知识。</h3> <h3> 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操控玉兔车,观看月球的表面,还可以在这里拍一张与月球的合影</h3> <h3> 看,我在建“空间站”!</h3> <h3> 在“天外来客”区域,我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外星人的样子。</h3> <h3> 人类上太空,最贴身的必属宇航服。在返回舱的旁边,陈列着四套宇航服,分别为舱内宇航服、职业高空跳伞服、舱外宇航服和登月航天服,这些都是按照真正的宇航服1∶1仿制的。从杨利伟同款,到NASA登月同款,足足吸引了我们的眼球。</h3> <h3> 难忘的半天又过去了,同学们在观看、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宇宙星际的深邃、太空世界的神奇、中国航天的自豪!</h3> <h3> 研学第五天,我们来到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在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地带和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东接翠华山,南拥五台山,西邻草堂寺,北瞰长安城,占地493.88亩、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5.7亿元。该院由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勇超先生历经30年建成,是一所私人博物馆。</h3> <h3> 从讲解员的讲解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厦房”,什么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什么是太平缸。</h3> <h3> 参观兵器展览,18般武器样样齐全,这都是同学们平时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兵器,如今就在眼前。</h3> <h3> </h3> <h3> 了解了古代的“度量衡”。</h3> <h3> 来到了“婚嫁展厅”</h3><h3><br></h3> <h3> 华阴老腔一声喊,喊的那老龙出秦川,华阴老腔一声喊,喊的那黄河拐了个弯。我们近距离体验民俗曲艺——华阴老腔,了解这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h3> <h3> 欣赏老艺术家们表演的“华阴老腔”</h3> <h3> 我们也被邀请上台表演。</h3> <h3> 在这里,心灵手巧的我们学会了自己编织“中国结”。</h3> <h3> 最后参观的是栓马桩精品博物馆,它被喻为地上的兵马俑,博物院共收藏了8600多个,展出了160多个,以人物、猴子、狮子、小孩、妇女的形象展现出来。这些工艺品反映了古典的美,展现出了古人智慧的结晶。</h3><h3> 刚开始同学们还不了解拴马桩的作用,讲解员幽默地说:“古有拴马桩,今有停车位”。同学们恍然大悟,哈哈,果然很贴切!</h3> <h3> 至此,西安之旅正式落下了帷幕。</h3><h3> 这些美好定格画面,望多年后还能一起怀念。</h3><h3></h3><h3> 西安之行,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努力学习,发奋图强,才能使自己获得成功和人生的体验,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长与更多的人生的乐趣。</h3><h3> 世界那么大,我们要去看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