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曲集,杨荫浏、陆文夫对阿炳的记叙

绿水清波

干干活,写写散笔。<br>今天扫描了一本1956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由杨荫浏、曹安和、储师竹编纂的《瞎子阿炳曲集》。由于年代久远且保存失当,纸脆如包糖粒的糯米衣。扫描时只能小心翼翼。小册子缺失19、20、21、22四页。缺失不全也许是另一种美。<br>据此书杨荫浏先生记载,他们访问瞎子阿炳是1950年夏天,那时候阿炳已有二三年没弹奏过了,乐器也没有了。于是要把阿炳弹奏的音乐录下来,杨先生他们向乐器店里借了一把胡琴一把琵琶。阿炳死于1950年12月4日,据陆文夫先生记载,半个月后陆文夫先生专门造访阿炳,阿炳遗孀董催娣提及夏天录音之事“一个铜丸都没混到”。陆先生于是带董催娣去王兴记吃了双交面,外加打包了一份小笼馒头,临走还给董催娣留下了他月津贴的一半8万元(旧币,相当于8元,足够一个老人一月开销)。读到此总觉得杨先生不如陆先生大气,你让阿炳演奏你录音,乐器还是借的,就不能买一把胡琴送给阿炳?走还没落下一个铜子。<br>杨先生记载阿炳死是他听人说病死,口吐鲜血而死。陆先生记载是阿炳穷极无聊饿得发慌,于是解下腰带向梁上荡了秋千。董催娣在陆先生访问后几天也死了。<br>甭管阿炳是怎么死的,总之他死了。别说一个吃着嫖赌抽五毒俱全身带梅毒的小人物死,就是皇帝死,哪个皇帝死地球就不转了。<br>不管是什么死因,死于贫穷饥饿那是肯定的。中国草民可怜,常与饥饿相伴,千百年来历代统治者从来没让草民吃饱过。<br>说到饥饿,想到一位中医养生专家说,生物界饥饿是常态,动物常处于饥饿状态,人也一样,以前人也是处于饥饿状态,现在为什么病多,就是吃饱了,吃饱是百病之源,饥饿才是养生。这留着长髯的老东西,应该让大饥荒饿死鬼半夜到他床头问候他去。扯他*娘个老*蛋。<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