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h3> <h3>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h3><h3>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h3> <h3>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有哪些?</h3><h3>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h3><h3>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h3><h3>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h3><h3>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h3><h3>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h3> <h3>正身避邪,防微杜渐</h3><h3>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h3><h3>1、勤奋学习,掌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h3><h3>2、遵守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敬老爱幼,艰苦朴素,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应当诚实谦虚,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h3><h3>3、遵纪守法,不吸烟、不饮酒、不打架骂人、不赌博、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不良的影视读物、不做其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h3><h3>4、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h3><h3>5、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