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县过埠中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暨腾飞中国、辉煌70周年研学活动

花岗岩

<h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鼓舞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推进三色文化建设,我校于2019年11月23日组织部分学生前往于都、瑞金研学。</span></h3> <h3>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为了将此次研学开展得更加顺利,在研学前,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演练。</h3> <h3>11月23日清晨6点,踏着初冬的微寒,同学们笑容满面地坐上了研学的车辆,开始了此次期待已久的研学之旅。</h3> 八年级于都研学之旅 <h3>于都:<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地球上的红飘带”起点、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首先,我们到达的是中央红军长征纪念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纪念碑高10.18米,</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碑身为双帆造型,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意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傍晚在此渡河扬帆长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今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考察时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今日我们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红土地上,重走红军走过的路!</span>为缅怀革命先烈,我们组织学生齐唱国歌,敬献花篮,向烈士默哀、鞠躬。</h3> <h3>由校领导黄副校长整理缎带、进行授旗仪式。<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并在教官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在纪念碑下庄严宣誓。</span></h3> <h3>饮水思源,不忘初心。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开营仪式上年级组长吴老师,激昂地鼓舞同学们学习不朽的长征精神。</h3> <h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纪念碑下同学们集体朗诵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并绕塔一周,瞻仰烈士。</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于都河畔送红军,长忆军民鱼水情。”行</span>至长征渡口,同学们认真地聆听导游的讲解。当年,<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于都百姓找来800多条船,架成5座浮桥,组成一支船队,帮助中央苏区、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分别从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路。于都河渡口由此被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渡</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周恩来总理曾动情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参观至中</span>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馆内陈列展现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准备以及在于都集结出发的历史和于都人民无私奉献支援红军的鱼水之情。看着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同学们紧紧地跟着导游、听着导游的讲解,仿佛沿着历史的脉络,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时代,深刻地感受到了苏区人民的好、苏区人民的亲。 </h3> <h3>参观至毛泽东旧居――何屋,同学们不禁感叹,一代伟人的旧居,竟是如此之简陋。</h3> <h3>游至丹霞地貌的罗田岩,<span style="line-height: 1.8;">山峦隽秀、峭壁奇绝。古寺依岩而设,</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寺院前方数百品摩崖石刻,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座名叫“濂溪”的书院和周敦颐当年亲植的参天古榕,面对面地守望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罗田岩素为于都的禅林胜地,独具秀色,历史悠久,自古</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名士游客面对山水景物,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或吟诗放歌、或挥毫泼墨、美文佳句,连篇累牍。同学们在这里接受着精神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濂溪书院前萦绕着同学们的诵读声,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道学鼻祖周敦颐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百一十九字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古名篇《爱莲说》,最早就刻在罗田岩上。</span><br></h3> <h3>濂溪书院前,同学们畅谈研学的收获:“我收获了开心”、“我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困难,认识到了要学习红军长征中不怕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的旧居如此的简陋,却引领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感受到了于都人民对党的支持”……</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没有老一辈的革命先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span>长征永远都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年级干事朱老师对此次研学进行了总结,号召同学们发扬长征精神,激扬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h3> 七年级瑞金研学之旅 <h3>瑞金:<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span></h3> <h3>破冰活动,研学出发。<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教师与教官一起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队,引导学生自由设置好自己所属小队的队名、口号、队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span></h3> <h3>迎着朝阳,在校旗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叶坪旧址 。</h3> <h3>松柏苍青,丰碑耸立。上午10时许到达红军烈士纪念塔进行开营仪式,全体人员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由张副校长授旗给学生旗手。</h3> <h3>全体师生向先烈默哀,在老师的带领下绕塔一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h3> <h3>校领导张副校长在塔前对研学活动发表了开班仪式的致词,优秀团员代表在塔前进行入团宣誓仪式。</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跟随着伟人的脚步,接受精神的洗礼。同</span>学们还参观了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了解了一苏大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学习了苏区精神。据导游介绍,<span style="line-height: 1.8;">1931年11月1日至5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酝酿了近两年时间,并经过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同志精心筹备的中华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大会闭幕后则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总办公厅。</span></h3><h3><br></h3> <h3>前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旧址,同学们激动地上前在研学卡片上盖章留念,记录这美好的时刻。</h3> <h3>红井旁“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标语<span style="line-height: 1.8;">鼓舞着同学们学习饮水思源的精神、学习感恩的精神。在导游老师的带领下齐读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小学课本上就已经学过的文章。</span></h3> <h3>1933年,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由毛泽东同志带领挖成了红井。小小一口井,贮满清泉,也贮满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厚意。同学们纷纷来尝一口红井水,并用矿泉水瓶打满一瓶带回家。</h3> <h3>在沙洲坝革命旧址群的小课堂上,美丽温柔的张老师给同学们亲切地讲解了“八子参军”的故事,同学们认真地聆听着……</h3> <h3>同学们行至毛主席旧居,参观领袖旧居,学习伟人精神。</h3> <h3>参观至“二苏大”景区,这里有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己建造的大型房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二苏大”召开的背景和意义。</h3><h3><br></h3> <h3>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通过场景、仿真雕像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再现了当初那一段血与火的辉煌历史。同学们一边参观着、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不时地小声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所见所闻获得的感想。</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前,“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10个红色大字巍然醒目,其下是一组人物浮雕。据该馆工作人员介绍,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陈列史料时间跨度从1921年至1949年,基本陈列为《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分六大部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浴血奋战,进行反“围剿”斗争,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艰难历程。</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值美好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唱着《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并集体朗诵了梁启超先生的爱国诗篇《少年中国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br></h3> <h3>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参加完本次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研学使他们更加深刻了解英烈的光辉业绩,认识到英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后将更加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将继承革命先烈优秀的革命传统,做个自强自立担当敢为的时代新人!</h3> <h3>“胜利不忘哪里来,红色源头记心窝”,为了让更多同学感受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研学结束后学校组织了红色研学作文展和图片展。我们坚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继往开来、砥砺前行。<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