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不负前行——宜州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赴武汉学习第三天)

美友44465139

<h3>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化课堂教学,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教鞭、讲台和粉笔的三部曲,越来越现代化的学习方式正在进入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h3> <h3>  2019年11月26日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武汉市洪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张辅纯副主任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创新》的专题讲座。</h3><h3> </h3> <h3>  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高了,我们要去探索,教师是信息时代的“移民”,学生是“土著”,我们要教会“土著”融入土著社会,压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摸索着前进。</h3> <h3>  张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什么是地平线报告。</h3> <h3>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给课堂注入新的血液,使课堂更加有活力。</h3> <h3>  张主任与我们分享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教学案例的视频。</h3> <h3>  理念的更新、行动的变化、考核的创新才能引领教师应用能力的提升。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国家宏观政策、将学科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创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终生学习,成为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时代新型老师!</h3> <h3>  朱幼菊——湖北省小学语文研究委员会理事,新洲区教研室教研员,湖北省特级教师,先后获“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湖北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h3><h3> 下午,朱老师为我们带来《在观课议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她结合自身丰富的经历与事例,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让我们明白了“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不同、怎样的“观课”效率才会最大化、怎样的“议课”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佳境界以及怎样提高“观课议课”的能力。</h3><h3><br></h3> <h3>  一开始的互动交流,启发了学员们的思考,让学员们带着问题走进了“观课评课”的世界。</h3> <h3>  通过创设“和”的人际关系,追求议课的最佳境界。常学习,勤观摩,多实践,来提高“观课议课”的能力。</h3> <h3>  朱老师现身说法,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很有感染力,使听课的老师收获颇多。</h3> <h3><br></h3><h3> 不忘初心,不负前行。学习的第三天,两位专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神大餐,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层次的思考——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打磨自己的课堂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去做的“与时俱进”。愿我们都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自己的教育初心,努力把所学到的宝贵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宜州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