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一首词

别然

<p>还是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宋代词人柳永的那首《雨淋铃》,人一下子被长短句所述的离别愁绪所打动。</p><p>“念去去,千里烟波,幕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闭上眼睛,想象描述的场境,词句之外太多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情绪涨满人的心怀。</p><p>从那时起,我喜爱上了词。一晃三十多年已去,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无意间再次读到苏轼的《定风波·三月七日》,细细品来,感觉余味无穷。</p><p>“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nbsp;&nbsp;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 <p>一</p><p>网上搜索,知晓这首词作于苏轼历经“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三个春天。</p><p>&nbsp;而“乌台诗案”是宋朝元丰二年的文字冤案,起因于监察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和此前所作的诗句,告发苏轼诽谤朝廷,苏轼以谪仙新政的罪名被捕下狱,李定等人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好在侥幸脱罪,谪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县武装部副部长)。</p><p>刚刚被贬的苏轼,精神寂寞,穷困潦倒,曾撰诗并书《寒食帖》,发人生之叹,书苍凉之情,表惆怅孤独之怀。个中滋味,外人无以作设身之体会。作这首《定风波·三月七日》之时,已是在“乌台诗案”二、三年之后,期间苏老先生的心境历经了怎样的波澜,词中传达的意味,想来应该是千人有千解。</p> <p>二</p><p>回到词中。</p><p>据词序中所言:“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想象词中所述场境。春日,沙湖道上,与人同行,忽然雨来,且夹着风,同行之人觉得这骤雨有煞春日之风景,皆狼狈而散,但苏老先生乘着酒意,漫步雨中,哼着小曲,感觉无比轻快惬意,一会儿天已放睛,留此佳作。</p><p>词中细节再表。苏老先生或许是与人一顿小酌微醺,抑或是自斟自饮,之后行走在路上忽遇风雨,苏老先生柱着竹杖,穿着草鞋,听着雨打竹林的“沙沙”声,感觉有轻快胜过马骑的自在。还开怀大笑说,有什么怕的呢?不过是“一蓑烟雨任平生”。</p><p>夹带着雨丝的春风让人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雨过天晴,虽说那一缕日照还不够温暖,人还感觉到风雨后微微的寒意,毕竟阳光又斜照相迎。</p><p>无论历经了什么,人终得继续向前走。而回望走过的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所谓风雨睛空,所谓平坦坎坷,都无所谓了。</p> <p>三</p><p>古诗词之美,更多是在文字之外。而我向以为,诗词是不能以白话来作译的。我这样开拆苏老先生的这首佳作,就像是往一瓶陈年美酒里兑水。</p><p>苏老先生作这首词时已是四十六、七岁的年纪。人生历经波折,年轻时的一腔热血想必在起伏不定的沉浮中渐渐耗灭,而细品人生,或者说在追寻人生之路的终极目标上已渐渐看清了方向。</p><p>苏轼、辛弃疾等被后人称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我自以为,在所谓豪放旷达之外,更有词人在思索中的迷惑、感悟与自我开导,在豁达之中隐隐夹带着些许的无奈与感慨。对于人生与世事之感悟,在字面之外,在言语之外,在表象之外,在笑容与泪水之外,隐含了许多难以言表的内涵,只留待知心人来开解。</p><p>今之我辈,又何尝不与此类同。</p><p>而自说自话者多,知心之人难求一、二。恰如苏老先生词中所述皆狼狈的同行之人,他们没有错,穿林打叶的雨水恣意浇湿了他们的衣衫。你自吟啸且疯颠,你自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睛”。不是“谁怕”,而是谁信?</p><p>此刻,我在千百年之后恬脸对话苏老先生的这首《定风波·三月七日》,试图去领略古人先贤的思想高度,当是不自量力。而人之身形在市井里游荡,各种欲念在内心里翻滚,灵魂是一定得找到可以安身的栖地,才可在萧瑟之处感到微冷之时放言一问——谁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11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