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背景下学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和有效实施——云岩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简讯(DAY3)

一路寻找美好

<h3>迟希新: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班主任学科特聘专家,北京市中小学德育专家资源库德育专家,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学术导师,北京市名校长工程学术导师,北京高校教学名师。</h3><h3>讲座:《新教改背景下学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和有效实施》</h3> <h3>  今天是云岩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赴京学习的第三天。北京的冬日室外虽然寒冷但阳光明媚,室内学员们享受着浓浓春意,静心聆听。</h3><h3><br></h3> <h3>  作为一线校长的必修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全员育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迟希新给我们带来了《新教改背景下学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和有效实施》精彩讲座。</h3> <h3>  习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线干部教师是"两个大计"的守护者。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不是在未来。而是在当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能等!进一步端正“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不能等。</h3> <h3> 迟教授希望学员们能在培训中实现“三动”效果(行动、脑动、心动)。首先从培训题目引发思考,如何在新教改背景下做到全员育人?迟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事例: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实施、“孔融让梨”引发的争论、迟教授赴日本讲学的亲身体验、大陆教材与台湾教材的对比……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深入浅出的说明了要像研究学科教学一样研究德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h3> <h3>  学校德育需要回归价值和常识的原点,我们需要关注德育的隐形过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细无声”;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可持续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全面发展。</h3> <h3>  迟教授具体分析了学校全员育人的有效实施途径,从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确证、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全员育人整体建构、师德建设促进、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境界、构建“德者”—“有得”的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暑假开学的第一堂课的构思、活动案例、“研学旅游”等具体实例讲述新教改背景下学校全员育人的实施方法,提出了摒弃“加法式”的课程资源整合的新思考。</h3> <h3>  讲座中提到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全员育人整体建构,培养面向未来的五种人目标: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善于整合的人、有创造性的人、尊重别人的人、有道德的人。</h3> <h3>  迟教授最后提出的德育生活化,让人耳目一新,希望大家要有研究意识,要有更多的探索和思考。明确以活动为载体的育人策略,关注体验,要在活动中呈现德育的育人价值。构建活动育人的大棋局,将活动提升到课程的高度,将学校的教学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进行整合。</h3> <h3> 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学校的根本,这是迟教授送给我们学员的忠告。老北京城市改造的反思与警示,引发了学员的讨论和思考。</h3> <h3>  早上的培训让大家获益匪浅,讲座方式新颖,形式多样,学员积极参与互动,培训现场气氛活跃。迟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高屋建瓴,由道入术,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和感染性,让我们学员深受启发!</h3> <h3>北师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三组:付宁、雷崇先、方屏、黄礼琼、江萍、李丽莎、逯红芳</h3><h3> 11月26日</h3>

育人

全员

德育

教改

学员

教授

校长

讲座

学校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