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张毛泽东的照片中,有400多张是她拍的

新墨

<h3>2017年11月26日,新中国摄影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去世了。目前对外公开的700多张毛泽东的照片中,有400多张是她拍的。她就是最著名的“红墙摄影师”,被称为“红色世纪波”的女摄影家——侯波。</h3></br><h3> <h3>那张著名的《开国大典》照片就是出自侯波之手。</h3></br><h3> <h3>她曾回忆拍摄这张照片的每个细节。</h3></br><h3>开国大典那天,上午不到10点,我就先到天安门城楼上看地形,快到中午的时候,苏联专家带着彩色纪录片的拍摄设备也都纷纷就位。因为下午两点在中南海勤政殿,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布就职并举行第一次会议,我又急着赶回去拍照片。2点半多拍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我再赶到天安门跟着参加政协会议的代表们一起登上城楼。等我上去一看,好位置都被他们拍纪录片的摄制组占了。那天有两个摄制组拍彩色纪录片,还有一个组是拍黑白纪录片的,加起来有好几十人。</h3></br><h3>大概下午2点50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乘车到了天安门城楼下,从天安门城楼左侧一步步走上来。当毛主席踏上最后一个台阶时,大喇叭里传来播音员丁一岚和齐越的声音:“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军乐奏响《东方红》……我赶紧把相机对准了毛主席,一边拍一边往后退,还要不断地调整焦距和光圈,生怕误了每一个重要的镜头,那可就犯下了大错误。当《东方红》第三遍奏完的时候,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正好到达了天安门正当中的位置。国歌声中,毛主席亲自按动了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h3></br><h3>那时我才25岁,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站的位置在天安门城楼的前廊上,那时候天安门城楼前廊的围栏不像后来那样修有齐胸高的汉白玉护栏,当时只是覆着琉璃瓦的矮墙。我们都是身子紧靠着城楼的矮墙拍照。有时为了能拍到领导人的正面,只好冒着危险把身子探出矮墙。而且按完快门后就得赶快蹲下来,以免挡住下面群众的视线。毛主席讲话的时间很短,根本来不及选择最佳位置就得按快门,可是即使这样,选取背景的程序也是不能省略的。只能把过程缩短,甚至缩短为一瞬间,这样捕捉到的背景才会是自然的,没有任何矫饰的。</h3></br><h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我觉得主席讲话的声音比平常有点变调,就是激动了。主席讲这些话的时候,大家都流着眼泪,我当时也感动得流了眼泪,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动。在天安门城楼上有1000多人,大家都眼含着热泪,庆祝有这么一天。城楼下30万欢腾的群众更是情绪高昂。人群、旗帜、彩绸、鲜花汇成了喜庆的海洋。天安门广场上,“*****”“人民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一片,感人至深。我也激动了,什么也顾不上了,只想把这一气势宏伟、鼓舞人心的场面给拍下来。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方有限,再往前是不可能了,往后退再也没有地方,那时候我什么也不顾了,就在我上半个身子探到墙外面的那一瞬间,<a href="https:\/\/news.sina.cn\/news_zt\/keyword.d.html?k=周恩来">周恩来</a>总理抓住了我的衣角,等回过身来见是周总理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总理一边拉着我的衣服一边说:“要小心,要小心,要是你真掉下去的话,那开国大典这件大喜事就太丢人了。”</h3></br><h3>那天,我完全融入到喜悦庄严的氛围中去了,端着相机,不断地变换着角度,将这些开国领袖们的精神风貌、神采,定格在胶片上!</h3></br><h3>侯波是山西夏县人,1924年9月17日出生,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长、新华社摄影记者。1949年至1961年,她担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的任务。她的传世佳作还有很多↓↓</h3></br><h3>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1954年。</h3></br><h3> <h3>毛泽东、朱德、周恩来、<a href="https:\/\/news.sina.cn\/news_zt\/keyword.d.html?k=陈云">陈云</a>在中南海紫光阁,1954年。</h3></br><h3> <h3>毛泽东向朱德授元帅军衔,1955年。</h3></br><h3> <h3>毛泽东畅游长江,1956年。</h3></br><h3> <h3>毛泽东畅游湘江后在农家门口与小孩逗趣,1958年。</h3></br><h3> <h3>毛泽东和韶山中学的师生们,1959年。</h3></br><h3> <h3>毛泽东和<a href="https:\/\/news.sina.cn\/news_zt\/keyword.d.html?k=邓小平">邓小平</a>,1959年。</h3></br><h3> <h3>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真、陈毅、邓小平正在聚精会神看一本古书,1960年。</h3></br><h3> <h3>陈云、邓小平畅游颐和园,1952年。</h3></br><h3> <h3>侯波能够进入摄影圈,拍出这么多经典之作,与一个人分不开——她的丈夫徐肖冰。</h3></br><h3> <h3>徐肖冰同样是位出色的摄影师,也留下了许多名作。↓↓</h3></br><h3>毛主席在抗大讲“论持久战”,1938年。</h3></br><h3> <h3>彭德怀在“百团大战”时,在山西前线哨所观察敌情,1940年。</h3></br><h3> <h3>毛泽东与朱德在党的七大,1945年。</h3></br><h3> <h3>徐肖冰比侯波大8岁,浙江桐乡人。正是受他的影响,侯波才进入摄影圈。</h3></br><h3>抗战时期,侯波像当时的很多进步青年一样,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在延安边区中学、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有一次,她和几个女大学同学到延河边散步,徐肖冰迎面走了过来。同学向侯波介绍说,这就是大摄影师徐肖冰。当时,不到18岁的侯波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对我说这些?”后来才明白,是同学有意介绍他俩相识。</h3></br><h3>那个时候,没有多少时间谈恋爱,流行“闪婚”。“我们选了一个晚上,买了些红枣,把平时积攒下来的馒头切成片,晒干当饼干。大家聚在窑洞里为我们祝贺,就算结婚了。”</h3></br><h3>1942年2月,徐肖冰、侯波在延安清凉山下的窑洞里,喜结连理。</h3></br><h3> <h3>抗战结束后,侯波跟着徐肖冰来到当时位于黑龙江鹤岗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并被分配在摄影科当科长。就是在这里,侯波开始向丈夫学起了摄影。“随着工作的需要,拍摄难度越来越大,机器也更复杂了,有问题时,我就回家向徐肖冰请教,取景、采光、洗印等等,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h3></br><h3>1949年,侯波先后转任北平电影制片厂摄影科科长、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科长。丈夫则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参拍《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新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诞生》等纪录片。</h3></br><h3> <h3>进入中南海后,侯波专门负责为国家领导人拍照。毛主席认识侯波便是通过徐肖冰。</h3></br><h3>一次,毛主席的机要秘书打电话给徐肖冰,要求马上把主席接见客人的照片送到中南海。当时,侯波帮忙拿着照片一起去了。毛泽东把接见的客人送走之后,主动邀请徐肖冰、侯波到一个小亭子里休息。毛泽东问侯波是谁,徐肖冰说是他爱人。毛泽东一听笑了,接着又问侯波是哪里人,她说是延安人。毛泽东说:“看来你也是吃延安的小米长大的,好好为人民服务啊。”</h3></br><h3>临走前,毛泽东主动要求跟他们夫妻俩拍一张照片。拍照前,侯波和徐肖冰主动站在了毛泽东的两边,毛泽东对侯波说:“你是半边天啊,你得站中间。”侯波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1949年6月10日,毛泽东那天的样子她终生不忘。三个人的合影也一直被夫妻俩珍藏着。</h3></br><h3> <h3>1949年,徐肖冰、侯波与毛泽东合影</h3></br><h3>毛泽东生气的样子,她也记得很清楚。她一直想拍摄毛泽东看书的照片。一天,毛泽东的侍卫长李银桥告诉她,老人家正在书房看书,状态不错。等她扛着摄影器材过去时,画风就变了。毛泽东拍着桌子对一位将军大声叫道:“有下一次,你就不要来见我。”侯波心想,还是别自找苦吃了,撤吧。还没等她转身溜走,毛泽东就冲她吼起来:“干什么,没看见我有客人吗?”</h3></br><h3>麻烦不止于此。“有时领袖们不爱拍照。于是,我就只能偷拍、抓拍,甚至把照相机藏起来拍。”侯波说。</h3></br><h3>“文革”期间,侯波被江青点名称为“坏分子”,并被造反派认定为混在党内的“假党员”,后被下放到山西中条山区劳动改造。“他(徐肖冰)那时稍微自由一点,不用再挨批斗。” 徐肖冰给她寄过几次粮票,天气冷了,还给她寄去棉鞋,并在鞋里塞了几块糖果。那时候,糖果还是稀罕的东西,造反派不仅把糖果没收,还训了侯波一顿。侯波虽没吃上糖,但徐肖冰的情意,她分明感受到了。“他给我寄糖果的意思就是要我好好地生活,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个年代不兴说什么爱不爱的,可这不是爱情又是什么呢?”</h3></br><h3> <h3>1991年3月在杭州为彭真拍摄的一组照片,是侯波最后拍摄的新闻图片。徐肖冰回忆说:“当时她已经67岁,离休了,是彭真同志打来电话请她一块去杭州,赶去拍照的。”</h3></br><h3>一张照片上,彭真坐在窗前捧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整幅画面凸显了老一辈革命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另一张照片上,彭真推着夫人坐的轮椅缓缓而行,前方是一大片树林,一条整洁的小道,令人感受到革命伉俪情深意笃的生活画面。</h3></br><h3>“做了这么多年的摄影工作,我悟到了一个道理。”侯波说,“我在为伟人寻找背景拍摄的时候,伟人们已经做了我的‘背景’;在他们的背景之下,我才能记录下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摄影师,由于历史的偏爱,我才能成为这样一个幸运者。”</h3></br><h3>退休之后,两位老人将一生创作的珍贵电影作品、摄影作品以及收藏品2700多件,捐献给了徐肖冰的家乡——桐乡。社会各界还为他们多次举办摄影展。2009年10月,徐肖冰去世。5年后,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在桐乡开馆。如今,这对伉俪都走完了人生路,把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故事永远留在了人间。</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