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山子区飞鹰骑行队</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创: 三文鱼</h5> 古尔邦节、中秋节,估摸着很多人都在享受长假吧,其实我也去嗨皮了,不过是另一种方式--长途骑行。虽已是中秋时分,可坐在办公室码码字还是会出些汗。此时此刻,我需要转动我这早已被工作麻木了的大脑去完成原本应该是淡雅、枣树等骚客之流要完成的工作—写游记,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方面以前从来没有写过,另一方面,5天时间骑了20多个团场,记忆早已模糊。不管了,冲一杯咖啡,细细想,慢慢写。 9月12日清晨,天气略凉,朝阳还躲在被窝里睡大觉,送行的人与骑行的人却早已在大转盘集结,老规矩,合影,留念,开拔! <p>▲照片中:左起依次为淡雅、飞翔的鹰、三文鱼、顶尖。</p><p><br></p><p> 淡雅姐、顶尖是来送行的。当然,送行的还有一个人--老胡。胡胡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大姑娘,腼腆,害羞,不喜欢照相,但并不缺乏man的气息与正能量。在这里先向一大早来送行的人表达一下谢意,感谢你们在这个冷的清晨暖了我们的心。</p><p><br></p><p>骑行队伍:飞翔的鹰,三文鱼。</p><p> 开拔!</p> ▲也许是有点早吧,石化大道上还没有什么车,下坡顺风,戴着飞巾张开双把刷刷踏频听风在耳边吟唱,甚是惬意。我们的第一站是132团,去132的路线是一条熟悉的线路,因为上周去133的时候有路过,可能是早上才吃完饭有力气吧,我们居然一口气杀到了132团,不过略带失望感。132团已并入133团,原机关大楼旧址已变更为社区服务中心,门前广场正在搞铺装施工,有些凌乱,翻过年这里定会有一翻新气象,到时再骑游一趟慢慢品鉴吧。<br> ▲稍事休息,我们向第二站133团进发。<br><br>刚来过一周,所以我们对133还是很熟悉的。团部市场依旧喧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公园风景尚在,小卧长凳之下,借垂柳之阴凉,赏山赏湖赏奇石,心情好是舒畅。稍适辗转,已到午饭时分,熟悉的面馆,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拌面,熟悉的味道,再来一瓶小木屋,爽爽的。 ▲饭毕,补水,出发。<br><br>下站136团(小拐镇),距离133团60多公里,这段路程比较艰难,上坡不少,还需要走一段沙漠公路--小红线。小红线这一路热的让人烦躁,接连不断的上坡不停的吞噬着我们的体力,好在这段路程大漠沙丘此起彼伏,红柳迎风摇曳,美景不停的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拖着我们略显倦怠的双腿不停的踏着脚蹬前行。路上偶遇奎屯骑友叶子一行人及骑行克拉玛依骑友一名,只可惜我们未留下合影做纪念,错过了一段缘分,也是一份遗憾。 ▲过了好像好久的时间,我们到达了136团,又累又渴。136团团部很干净的,马路也宽,树大遮阴。飞队迫切的要吃个瓜,解暑降温补充体能,可是我想喝个小木屋解乏,于是飞队买了个小瓜,大概是过了吃瓜的最好季节,小瓜不甜,没水分,不好吃。不知道这是不是两个人骑行最大的弊处,口味不一样,享受的方式不一样,两个人刚好,一个人太多。 ▲简短的调整,简单的转悠,在机关大楼处与一位骑行爱好者合影后,我们继续赶路,时间已经不早,把时间留在路上。 ▲下一站135团(沙门子镇),距离136团40公里左右,一级公路,一路平坡,顺风,一个小时多点我们就到达了135团,计划中第一天的终点。到团部大门之时,我对这个团的反感度极高,道路施工,黄沙漫天,尘土飞扬,所以也对这里的镇名记忆有新。镇子不大,不过市场上人还是挺多的,不一会我们也找见了135团团部旧址(135团已被并入134团),现在是一个社区管委会大楼,漫天风沙里,我们拉了两个小骑友与我们合影留念,影毕,吃饭,住宿,至此,第一天的旅程(独山子--132团--133团(小红线沙漠公路)--136团--135团)结束。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骑行这项爱好也要在年轻时培养。我们住宿的宾馆房间很宽敞,放下两辆自行车后还有很大的空间,房间也干净,独立浴室。原本我是不想出门吃饭的,因为出门就会被尘土包裹,不过还好,我们留宿的地方二楼就可以吃饭,点了一个土豆丝,一个干锅千叶豆腐,一个蛋花汤,饭菜可口,太过实惠,我俩根本吃不完,花费才60元,原本很高的反感度瞬间消失,只可惜我忘记了店名,这个留给后去的朋友们去探索吧。 ▲天亮了,起床,继续走。<br> ▲135团吃早餐不方便,飞队决定骑行至121团(炮台镇)吃早餐,虽然有近30公里的路要走,不过一路平下坡,骑得也快。飞队想吃油条,可惜团场的油条销量太好,没办法,油条换油饼,将就下,豆腐脑1份,稀饭3份,两人早餐共花费10元,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团场饭菜的实惠。<br><br>炮台镇很整洁,机关大楼够气派,门前的广场视野很宽阔,广场上,老人们听戏,唱曲,下棋,打麻将,年轻人带着孩子散步,遛狗,画风和谐,团场气息浓郁。 ▲合影后,我们继续赶路,下一站150团。 ▲这一段路途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并不简单,因为又要穿越一段沙漠公路。这段路有些熬人,没有风,艳阳高照,黄沙遍地,虽有三三两两的枣树与红柳立于道路两旁,却不能遮阴解乏,但也能缓解下我脆弱的眼神。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在我的双腿就要麻木的时候,“驼铃梦坡欢迎您”七个大字映入眼帘,一瞬间精神来了,照相! ▲此时距离150团已经不远了,微微调整后,我们马不停蹄,直接奔赴目的地。150团好像也被合并了,这几天跑得团场太多,记忆已经模糊,机关大楼门前也是无比冷清,在这里我们也没多做停留,简单的照相后赶往景区----驼铃梦坡。 ▲通往驼铃梦坡的路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烈日的光芒被路两旁的大叶榆堵得的够呛,只留下斑斑点点的光圈在新铺好不久的柏油马路上,12公里没有太阳的下坡,车轮转的飞快,不多会,我们到了驼铃梦坡景区,时间尚早,先嗨皮会再说赶路的事。 <p>▲还有两站路要跑,一路上坡,虽是阴凉遍地,却不敢多做停留,上路,开赴149团。去149团的路上,一个迷了路指向149团的路牌害的我们环着150团转了半圈,多跑了几公里路。偏偏要在太阳爬的最高的时候给我们的旅程增加一些难度,从梦坡到149团这段路也是熬得我们够呛,快快的合影,来两个小木屋,解解乏。149团机关有点简陋,只有一层,极度缺乏现代化的气息,殊不知,这小小的平房建成于1954年,距今已有62年的历史,虽几经翻修,但风貌依旧,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是格外亮堂。可惜这里不是今天的最后一站,要不然带瓶小木屋,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静静的坐在这个将来说不定会被列入文化遗产的小屋前,垂柳下,看云卷云舒,会有怎样一种情怀。</p><p><br></p> ▲带着些遗憾我们继续上车赶往下一站148团——今天的终点,距离不长,所以叹息还没有结束,转眼的功夫,我们到了148团机关大楼前,哼哼,心情瞬间阴转晴。 ▲148团的机关大楼很美,映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的温馨感。人笨,语塞,词穷,见识少,竟不知如何去形容这座建筑,总之,就是很美。合影,留念,吃饭,找地方睡觉,至此,第二天的行程结束(135团 --121团--150团--驼铃梦坡沙漠公园--149团--148团 )。<br><br> ▲第三天的路程不长,所以队伍睡了个懒觉,美美的享用一顿早餐后,启程。天空被乌云遮了大多半,只留下一小角角的蓝,随时都可能会下雨吧,又是上坡,微微带些顶风,第一站六户地镇也不远,没多久我们也到了。镇子稍显冷清,也许是早的缘故吧,我们没待多久就继续开始下一段旅程了。 ▲这时,天空中的那抹蓝已经消失殆尽,风也大了一些,慢慢的,头顶上飘下来稀稀拉拉的小雨点,我可以感觉到我的裤腿已经潮了,吹着风,还是有点冷的。雨一直也没下大起来,时来时去,当我们还在担心会不会淋雨的时候,147团到了,下雨也不用怕了。 ▲147团的团部修建的还是很标致的,机关大楼前有广场,广场内有奇石,楼旁有假山,山上有凉亭。翻了翻地图,距离独山子只有130多公里,如果有机会,来个两天的骑行,还是不错的。 ▲天还是阴沉沉的,不过雨也没有来,我们继续既定的行程,向146团骑行。这一路,我们穿梭在葡萄长廊之中,我想是眼前绿色的汪洋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虽然快到146团的路上车渐渐多了起来,尾气不断,但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达了146团团部。只可惜,机关大楼早已面目全非,苍白之相尽显,不过这一次,我的内心却很平静,少了许多叹息。 ▲彼时,距离石河子市中心已经不多远了,剩下的几站都在石河子市区里,都说石河子是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可几个站点跑下来,貌似石河子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甚至连空气质量不是太好独山子都比不过,马路上交通组织混乱,人行道上各种电动车逆行,或许久居一下会有新的认识。<br><br>周总理纪念馆这里,留给我无数尴尬的回忆,推着自行车进去被轰了出来,原本时间非常宽裕的一天,想好好的在里面转一圈,无奈,无奈,滚蛋吃饭。 ▲145团临时办公楼 ,受昨日断电的影响,原本尚在记忆曲线半山腰处的回忆好像坐过山车一样,滑到了最低点,压力骤增。不过也有惊喜,会看相片,不小心发现了145团的机关办公楼,正正的摆在周总理纪念碑大门的对面。合影的办公楼是临时的写字楼,没有什么气场,原机关大楼旧址已被拆除,改成了无名小广场,新的机关大楼尚未投入使用,下次再来石河子游玩,不知道会有怎样一翻景象。 ▲145团机关大楼旧址<br><br> ▲145团即将投入使用的机关大楼 ▲152团办公大楼<br> ▲上图为八师师部,时间还早,飞队决定临时增加一站,于是我们奔赴完152团之后又杀到了农八师师部,一路上都在石河子市内,应该是忙着躲车了吧,对于此段路程完全没有回忆,只记得路过了石河子大学,毕竟校园生活是那么的快乐。至此,第三天的行程(148团--六户地镇--147团--146团--周恩来总理纪念馆--145团--152团--农八师师部)全部结束。 <br>▲前一天夜里,飞队就说第四天的骑行难度是最大的,我将信将疑的看了看公告,160公里,这能有多难,但实际跑下来,真的很累,很累。出发前,我们现在王震将军雕像前合了影,雕像对面的公园溜达了一圈。 ▲首先第一站军垦第一连,直接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原本一条小道十来公里就可以到了,不想半截处修路,道路完全挖断,只能折回。也算我俩命好,拐回来的岔路口偶遇一位热心的石河子骑友,听说我们要去军垦第一连,毫不犹豫的为我们领路,虽然多绕了很长一截子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确实这会太适用于我们了,这一绕不小心发现了新大陆——将军山,只可惜石河子骑友家里有事,需要提前返程,不过这里已经可以轻松导航至军垦第一连了。遇见你是一种幸福的缘分,没有在终点与你合影留念是一份遗憾,期待有一天,你会骑行独山子,我们再话前缘。 ▲时间就想指甲缝里的灰尘,冲一冲就溜走了,这才第一站,不过在将军山稍稍逗留了下就11点多了,万里长征才迈了一步,下一站151团距离我们此时的位置近70公里,一半山路,上坡,不赶路都不行了。<br><br>这一路,最大的挑战不是距离,而是肚子,这段漫长而又令人煎熬的旅途没有什么补给,要么骑到终点饱餐一顿,要么饿到筋疲力尽推车到终点再享用午餐。路上有点顶风,不过很庆幸一路上有飞队坐领骑,飞队宽宽的肩膀就像一堵贴了外保温又刷了涂料的墙,把迎面而来的风挡得死死的,我也秉持着不超过领骑的精神一直跟在后面,虽是上坡顶风,但感觉不用出力气就可以被带着往前走。<br><br>昏昏饿饿之中,我们到了151团部,时间已过4点。这里真算是地处偏远, 整个团部基本上见不到行人,只有两个菜摊、几个回民饭店傻傻的站在道路两旁。飞队吃瓜的意愿很强,问了菜摊老板,居然不知何处买瓜,还叫我们改变注意买瓜该买西红柿。飞队很坚持,终于在一个有门面的蔬菜水果店里买到了瓜,运气算不错,就剩最后一个瓜了,虽然不甜,但水分充足,而且在山里自带冰镇效果,吃着也是够舒坦。 ▲也许是太累了吧,我俩都想喝点汤,但并没有找见川菜馆,于是我们来了2份汤饭,山里人也实诚,汤饭内容很丰富。稍事休息,按照既定的计划寻找151团机关大楼,这里确实小,在两个小骑友的带领下,很快就找见了,可惜也是面目全非,机关楼旧址已变成文化中心,这一次,依旧没有遗憾,心头却涌起了淡淡的忧伤。<br><br>时代变迁是历史发展必然的趋势,就拿151团来说,被吞并也很正常。然而,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山沟里,被吞并,意味着镇子会在这个农村向城市化演变的历程中变为死镇。也不知道,将来还有几个团场能够保持它原有的风貌,城市化的进程会不会意味着兵团文化的消逝,兵团精神的灭亡。<br><br>时间已至5点,必须离开了,还有两站(143团、144团),近80公里的旅程,还好一路下坡,还是猫在飞队的身后,怀着忧伤,一路上大脑抛着锚走完了剩下两站。 ▲晚上8点半,赶天黑之前,我们抵达了目的地144团团部,留影,留宿。今天,中秋节。虽然很累,但节日还是要过的,两菜一汤,一壶小酒,呼呼大睡一场。至此,第四天的骑行(152团--军垦第一连--151团--143团--144团)结束。<br><br>是该踏上归程的时候了,清早起来,天气晴朗,身体尚且疲乏,昨夜的酒劲也未消散,144团没有比较适合吃早饭的地方,队长决定杀到122团在吃早饭。这一路也有小30公里了,不过下坡居多,再加之归心似箭,恐怕当时不吃早饭也能一直跑吧。慢慢的,路上的车多了起来,人也多了起来,好像团场的进口处都会一座加油站,122团也不例外,刚过加油站不久,一匹飞马映入眼帘,果不其然,团部到了。 ▲合完影,吃早餐,接着赶路。临走,遇一大叔卖苞米,刚出地的,10元6个,飞队要买,不知道怎么杀的价格,20元买了24个,临了,还调侃了大叔下“买这么多不给送两个嘛,太抠门了哎”,大叔招架不住,送俩,就这样,飞队增加负重5公斤,我们重新上路。<br><br>下一站134团,本以为是个平凡的团场,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团场早已名声在外,下野地!提到下野地没有办法不联想到它们家出产的西瓜,品质优良,只可惜瓜熟季节已过,没能在这里的瓜地里吃到最新鲜的西瓜,真是遗憾!好在下野地距离独山子还不到95公里,来年有机会的话,来个轻轻松松两天的骑行,专程品味一下下野地的美味西瓜,感受一下农民伯伯们用汗水耕耘出来的收获。 ▲继续前进,走了没多会,就得到了接骑的骑友们已经到达了142团团部,定好了午餐地点,看了下手机,这会才11点40,天呐,你们骑的夜太快了,两小时多点就跑完了60多公里的路程。本就归心似箭的我们已经在抢时间赶路了,收到消息后,果断加快节奏,此时还有50多公里路才可以会师,到了141团没多转,照了相直接奔赴142团。 ▲上图左起:泥火山,塞北胡杨,绿意,老胡,小塞北胡杨,山竹;照相:顶尖。去142的路原本并不远,可是修路再一次改变了我们的轨迹,老天爷非要在我们这个艰难的旅程中增加一些砝码,让幸福的时光来得更晚一些,我们多骑了10公里,一路缓上坡,正午时分,烈日高挂,不管怎样,北京时间15点整,我们胜利会师。 ▲上图左起:小塞北胡杨,山竹,老胡,九月文化,塞北胡杨,绿意,三文鱼;照相:飞翔的鹰;<br><br>感谢这些热心的骑友们,包括临时有事提前返程的泥火山大哥及顶尖老板,感谢你们在中秋刚过完的清晨不远千里迎着凉风为我们接骑,在这个闭着眼睛倒着走都用不了多久的小镇苦苦等候4个小时,为我们奉献一桌世上最美味的午餐,让我们提前感受到家的温馨,提前享受回家的幸福时光。最后一天的骑行(144团--122团--134团--141团--142团--独山子 )算是结束了吧,各回各家,休养生息<br><br>写着流水账,眼睛居然酸了,估计是累了吧。<br><br>回首这5天的骑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时间了,每天的行程都要比计划多20公里左右,稍稍有些过于赶路,但收获也是颇丰。对于这条蛮有挑战性的线路,我想未来多少年都不会再有一次了吧,一方面难以抽出这么多时间来一次痛痛快快的骑行,另一方面,再骑农八师各团场,我想目的性会更强,来个两三天的旅行,转两三个团场,看秋风落叶,叹过往兴衰,赞大美兵团。<br><br>最后,感谢辛勤策划线路,一路不辞劳苦照相的队长——飞翔的鹰以及牵挂这我们的各路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