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柘树

路人

<h3>  一棵柘树,千年历史,日复一日默默站在马棚庄村南路边,迎风送雨,看人来人往,看日出日落。</h3><h3> 柘树又称柘桑、帝王木、黄金木,还有的人叫它“痄刺”,属于桑科落叶小乔木。它的木质非常坚硬,古时候,心材是做弓的重要材料,更是雕刻制作工艺品和高档家具的上乘佳品。柘树多汁,可以制作黄色染料,因此又是御用的“帝王木”。皮可造纸,叶可养蚕,柘树浑身都是宝。</h3><h3> 柘树是由灌木经过长期生长而形成乔木,由于生长十分缓慢,极难成材。据悉,树龄在50年以上,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落叶乔木。在古代,它就已经被炒到了天价,如今柘树稀少,几乎绝迹,上了年岁的柘树有市无价,特别珍贵。马棚庄的千年柘树,更是稀有。</h3><h3></h3><h3><br></h3> <h3>  柘树是由灌木经过长期生长而形成乔木,由于生长十分缓慢,极难成材。树龄在50年以上,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落叶乔木。在古代,它就被炒到了天价,如今稀少,几乎绝迹,上了年岁的柘树有市无价,特别珍贵。马棚庄的千年柘树,更是稀有。</h3><h3> 珍贵的木材都有药用功能,柘木也不例外。柘树叶具有祛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木材可用作药物,具有滋养血脉、调益脾胃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h3> <h3>  柘木是雌雄异株植物,因此有的柘木是不结果实的,马棚庄的柘树,就属于雄株,不结果实。</h3><h3> 在古老的传说中,柘树是一棵不老的神奇之树,是让人崇拜的对象。据村民讲,以前,它所在的位置是流水口,树东旁就有石桥,发黄水时,大水冲垮了石桥,却没有冲倒柘树;柘树被泡在水里,大黄鳝就在树洞里安家;有一年秋天,信民烧纸,天干物燥,引燃了周围的野草,老柘树就象在烈火中永生,树身被烤得黑漆漆一片;文物贩子猖狂,听说柘木值钱,数次锯断柘木,最近又偷偷锯走那段最旺盛、最直顺的左上枝,老柘树虽历经磨难,依然百折不挠的活着。</h3> <h3>  现如今,柘树主干光秃,与地面保持约六十五度的夹角,努力的向南向路倾斜,又象一尊怒吼的大炮,剑指南方。侧枝也是虬曲多姿,老态佝偻,布满了岁月的沧桑。树基粗约100厘米,树心多孔,满是蜂窝虫洞,材质干枯裸露,树皮仅有5%连接上身躯,却依旧傲然耸立,生命力顽强。所幸,根部及四周又滋生数十根细细的枝条,老树新生,似要重新焕发活力。</h3><h3> 对于古柘树的历史,马棚庄人都难以说清,只知道,老辈人从山西迁来时就有柘树,柘树和村子一起,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沧桑岁月,让人由衷感慨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h3> <h3>  关于柘树,流传有一首歌谣,因年代久远,已记不太清了,大意依稀是:</h3><h3> 俺庄有棵柘桑树,</h3><h3> 浑身上下都是宝,</h3><h3> 爹爹拿它做硬弓,</h3><h3> 杀得敌人没处逃。</h3><h3> 俺娘采叶养青蚕,</h3><h3> 哥哥娶回花嫂嫂。</h3><h3> 后面还有两句,已是记不准了。儿歌中,饱含一种家国情怀和农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也许,这就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人生理想和幸福观念吧,这种观念,该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