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2020年上学期全市高中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于11月20日上午在景德镇二中成功举行,全市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以及各地区学校的30余名英语教师前来听课评课。</h3> 本次授课教师为景德镇二中的曹婧棋老师,全英文教学,课型为阅读课,授课内容为必修五第四单元Making the news。虽然新闻单元上起来容易枯燥乏味,但教师另辟蹊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连接,以11月14日李克强总理来视察景德镇为导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以及介绍中国70周年国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两个事件引出什么是新闻。<br> 进行读前活动时,教师以烹饪做类比,让学生了解制作新闻不是一人之功,而是多人的努力凝结而成,形象生动。并在设置问题让学生明白制作新闻的主要步骤及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时采用由易至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读中活动分为泛读、精读和思维拓展三个部分。本单元的大阅读较长,内容较难,且是对话形式,故教师在泛读过程中采取听加读的方法,让学生对文章大意的掌握能更准确清晰,学生能知道一名好的记者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如何进行好的采访。而在精读部分,教师在文中提取出若干个jargons(行话)让学生讨论思考其含义,从而对文章进行细节的挖掘。 而在思维拓展部分,教师取文中一个报道为例,点名记者报道新闻时不应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就发表文章,引发学生对前段时间英国卡车上39具尸体的国籍问题的思考,再次强调新闻要追求真相而不是只想找噱头。 而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准备好三份新闻稿,学生被分为三大组,每组选出5名同学背诵新闻稿,一共5句,一人背一句,50秒内完成。背完后依次回到组内向同组其他人员复述背诵内容,其中一人负责整理其他人员所听到的信息并写于板上,练习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一旁辅助,好不热闹。 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判断哪一个报道是不合格的报道并说明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新闻报道要精确且客观。 最后,作业部分是开放性作业,学生采访自己“偶像”(由搭档扮演),尽可能提问题了解对方生活,可以符合实际情况也可以添加自己想象,既点明主题,又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h3>课后,景德镇英语中心组成员以及参与听课的教师对本堂课作出精彩点评。景德镇二中英语组长吴志华老师引导发言,二中校长兼中心组组长刘亚辉和教研所吕玲主任主持会议。</h3> 省级骨干教师刘德华老师提到本课注重学生文化元素的渗透培养,并训练了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对文本本身也进行了深度挖掘,但是要注意语速问题。省级骨干教师张烽火老师提到教师自身素养很高,口语地道流畅,能带动学生思考,同时提出中肯建议,就是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使用流程图会更清晰。特级教师蒋玉英老师提到教师对学生的把握很到位,建议当学生不太能理解全英文教学时可以适当说一些母语来使指令更加清晰。还有其他来自乐平和浮梁的中学英语教师也进行了精彩点评。 <h3>文字:曹婧棋</h3><h3>图片:刘亚辉 吴志华 朱捷</h3><h3>审校:温仁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