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春城---兴义

善来

<h1>  贵州兴义市是贵州省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结合部中心地带,是贵州省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h1><h1> 城市规模和大小,兴义排名贵州第四、顺序是贵阳,遵义、六盘水,兴义,凯里、安顺……。</h1><h1> 兴义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良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国第二个“金三角”。</h1><h1> 兴义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15度到18度之间。冬暖夏凉,阳光和煦,空气清新,滋润气候舒适宜人,兴义最大的优势是舒适期长,最宜人居,防寒避暑和旅游是全省乃至全国舒适区最长的地区。</h1><h1> 兴义以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荣登2014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50佳,排名36位,此外兴义万峰林入选2014年中国避暑名山榜100佳。</h1><h1> 时值冬季,但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兴义市,依然温暖如春,现在是腊月三九的兴义,只穿一套保暖内衣就足以,看我还在穿凉鞋呢!这里的景色和宜人的天气让人陶醉。人称贵州省的小春城👌👏。</h1> <h1> 贵州省黔西南,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古称“鸦关”。</h1><h1> 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全称贵州晴隆史迪威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由二十四道拐公路观景台、安南古城、美军加油站,马帮山寨、史迪威小镇等组成。其中二十四道拐公路是景区核心部分,雄奇险峻、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标志路段,全长4公里,宽6米,第一道拐到第二十四道拐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傾角60度。抗战期间,成为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是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象征,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h1><h1> 公路24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当时修筑的路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一般只通马车,几乎没有通过机动车,即便勉强通了车,常有车辆冲出路面,在干燥的天气里,车一开变起很大的灰尘,驾驶员根本看不清路,而阴雨天,道路泥泞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车祸频繁被人们喻为“鬼门关”😝😭。</h1><h1> 二十四道弯之凶险,弯道贫瘠由关口向远处眺望,山峦叠起,横直连绵,薄雾裳绕。云海茫茫,气势磅礴,向关下俯视,二十四道弯,仿佛游蛇下山。欲饮山脚之清泉,从关下往上仰视,其弯道犹如白龙盘山,真可谓“万山飞翠上吟间,路曲行人似蚁璇”,给人既有惊心动魄之感,又有心旷神怡之处。</h1><h1> 从关上经过,可见脚下浮云连绵,烟气莽莽,加入天宇,穿过云海,行至悬崖下,即可见24拐左侧的悬岩飞瀑,盛夏时节,可见两涨清泉从悬岩之上,飞流直下,确是“悬岩挂白虹,细雨日飞空”。</h1><h1> 壁立的山体,盘旋的公路,像是天公抖落的银链,从云端,直坠谷底,又像是曲身蓄势的金龙,昂道直窜云端,在直道和弯道上,美军10轮大卡车沿着这一条接二连三的“$”状的公路,可以听到发动机的低沉喘息,可以察觉到驾车兵的咚咚心跳……。真正令人震撼的山路十八弯😝😛。</h1> <h1>  二十四拐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县城南郊一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晴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晴山千风翠,隆地万物华”就是晴隆名字的由来和赞美💪。</h1> <h1>  观景台。:位于晴隆山,被誉为晴隆最高的一颗璀璨明珠。观景台由一个四层主体建筑加观景旋转楼梯及观光步道组成。观景台利用圆形动态元素,产生虚实结合效果,突出未来与历史的交融。</h1><h1> </h1><h1> 马帮山寨:位于秦林场内山寨,以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他别具一格的自然特色民族风情森林繁密相结相构造,走进山寨一间间木制结构的楼层古朴别致,仿佛在讲述二战期间晴隆小县梅刘两大家族明争暗斗的往事,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寨门、吊楼等建筑回归剿匪的真实战景,不禁让人心想缅怀先人,祭奠英雄的壮景。</h1><h1> 抗战期间二十四道拐成为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是中美居民团结抗战的象征,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h1> <h1>  美军加油站位于晴隆县沙子镇普晴林场内,美军加油站是二战时期美国人所修建的加油站,故而得名美军加油站,美军由美国陆军准将兼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负责驻守,抗战期间,潜伏在晴隆的日本间谍曾多次企图炸毁该加油站均未得逞,美军加油站是抗战时期,美军军事所在地,也是二战期间中美联军重要的补给战区之一,从滇缅路上来来往往的军车。都要在此补给油料,为二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处地势平坦,森林环绕,并保存着二战时期援华美军驻晴隆1880工兵营地,实地场景,富民气息不禁令人回归抗战实景,它是《二十四道拐》电视剧拍摄的场景之一。</h1><h1> 特色:离开晴隆时从上往下行走,徒步二十四拐别有滋味,会有遥遥无期的感觉,虽然只有三四公里,现在的公路从第一拐到24拐之间已改道,多绕了几公里,客车已不行24道拐,唯有越野车还超近道,或有人专门用此路练车技😊。</h1> <h1>  史迪威小镇:</h1><h1> 位于晴隆县旁边,在小镇设置了老镇商业街,生态酒店,疗养中心,美式乡村教堂,酒吧,酒庄,咖啡厅,剧院,美军指挥部射击场,跑马场,直升机机场,水上娱乐世界等景点,美国军人在此地驻军生活的实景,以及他们和晴隆人民并肩为抗战前线做贡献的场景。</h1> <h1>  </h1><h3><br></h3><h1> 这里的“二十四道拐”讲述了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质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过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儿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将约瑟夫.史迪威受 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的总参谋长。</h1><h1> 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这里有太多的故事。</h1><h3> </h3><h3></h3> <h1>  如果说张家界是上帝的一钵花篮儿;那么万峰林则是上帝的一座花园。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经过这里曾留下了“世上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赞美!</h1><h1> 这片峰林分布均匀,山形秀丽,独立成型,是典型的罗汉峰林。它们的排列布局呈众山围绕中间一座孤峰,像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犹如老天爷精心雕琢,我们称它为众星捧月。</h1><h1> 田园中那座独立的岩溶孤峰,由于它酷似人形,又是一位威然的大将军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日夜守护着这片土地,因此人们称他为将军峰。</h1> <h1>  万峰林民族文化园浓缩了滇黔桂边区地区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大家可以领略到盘江的灵魂,蜿蜒流淌的纳灰河好似一条飘彩玉带镶嵌在万峰林的万亩大坝之上,形成了人们耕作居住生活的绿洲。</h1><h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相逢”不去群玉山头,不在瑶台月下,就在万峰林的峰顶与睡美人儿相约,正所谓“三分实象,七分想象”,往最远处看过去,在天际之间躺着一位“睡美人”。他素面朝天,眼睛微微张开,挺立的胸,弯曲的腿,以天当房,峰当床,睡卧峰林之顶。</h1><h1> 八卦田由燕山期以来长期的隆升,夷平作用以及喜马拉雅期以来强烈的新构造抬升活动逐渐形成了洼地,河流、溶洞,峰林漏斗等景观,岩溶漏斗与岩溶洼地类似,是规模较小,底部不平的负向岩溶形态,按其形态分为深漏斗与叠形漏斗两大类,八卦田是典型的碟形漏斗,这种碟形漏斗的形成是在地下河局部坍塌和地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平卧在纳灰寨田园中间的八卦田,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呈有序农田耕地为中心,弧形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h1> <h1>  《寻梦万峰林》是到兴义必看的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剧的一场演出。</h1> <h1>  《寻梦万峰林》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剧:</h1><h1>《寻梦万峰林是万峰林旅游集团,贵州山水贵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创的旅游文化题材剧,是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台驻场演出的一部大型生态民族歌舞剧》</h1><h1> 《寻梦万峰林》及地方习俗与传统舞蹈,传说故事为一体,100余名演员均来自本土的布依族、苗族,彝族人民,其中有勒尤、八音座唱、傩文化传承人等艺术家。</h1><h1><br></h1> <h1>  《寻梦万峰林》总投资约1800万,耗时近一年时间进行策划创作于2019年8月正式公演,该剧长60分钟讲述了布依族人民的信奉敬仰,爱情生活,农耕文化,婚姻习俗等。梦幻般的场景布置和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了布依族人崇尚生活,崇尚大自然的真实写照。</h1> <h1>  《寻梦万峰林》由“寻种”、“寻耕”、“寻爱”、“寻家”四目组成剧中:</h1><h1> 第一幕“寻种”讲述了布依族英雄人物茫耶寻种的传说故事,和布依族古老的历史文明和信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h1><h1> 第二幕“寻根”诉说了朴实善良的布依族人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种下希望的果实,也在此展示了他们为传统的劳动文化和农耕文明。</h1><h1> 第三幕“寻爱”表现了布依族人在时代变迁的社会中,也依然延续着恋爱自由的博大情怀,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追寻心中的爱情,其中以达云和妹芬执着的爱情故事,表述了人们对爱情的不离不弃,坚贞不移。</h1><h1> 第四幕“寻家”已将整个剧情推向高潮,不仅表现了布依族传统的婚俗习惯,而且深刻描绘了各民族之间深厚情节和永恒的友谊。</h1> <h1>  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结束了!所有的演职员台前卸幕😊😄👏,请把我们布依族的歌、布依族的故事、布依族的热情带回你的家,告诉你的朋友。请把你的微笑留下😊😃😄😂。</h1> <h1>  兴义的百岁老人随处可见,他们不是悠哉的养老,而是要下地干农活,他们的身体都很健康,而他们的饮食是大鱼大肥肉,吃泡菜(咸菜),终年猪油炒菜,抽烟喝酒喝茶。</h1><h1> 我想他们长寿的原因,一个是舒适的气候温度和清新的空气吧!。</h1> <h1> 这里的香蕉是新摘下来的,要价2元,香蕉的口味和市场经过人工催熟的香蕉不一样,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品尝到原味的香蕉。</h1><h3></h3> <h1> 买成串的香蕉更便宜。😊</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