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云南大理、腾冲九日游。

zhilan

<h3> 2019年11月2曰一一11月10日(2)</h3><h3>三、云南腾冲</h3><h3> 1、 和顺古镇</h3><h3> 2、火山地质公园</h3><h3> 3、柱状节理</h3><h3> 4、银杏村</h3><h3> 5、滇西抗战纪念馆</h3><h3> 6、热海园区</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腾冲隶属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东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相邻。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br></h3> <h3>  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腾冲主要旅游景区有火山群国家公园、叠水河瀑布、北海湿地保护区、国殇墓园、艾思奇故居等。<br></h3> <h3>  1、和顺古镇</h3><h3> 和顺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br></h3> <h3>  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所以,和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全乡侨居国外的人口,为国内人口的100.2%。加上侨眷,为国内人口的167.6%。华侨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多个国家。<br></h3> <h3>  和顺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这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文化素质较高,虽为生活所迫,背景离乡,位于高原极边,但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精髓,同时,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的社会,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br></h3> <h3>  坐落在民族文化大省云南中的古镇,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虽然和顺古镇都在开客栈搞建设,但是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还是显得安静祥和,没有喧嚣。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br></h3> <h3>  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传统的小镇建筑,淳朴的人们。但这里却沉淀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据了解,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其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br></h3> <h3>  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绿影婆娑。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br></h3> <h3>  2、火山地质公园</h3><h3> 公园内有97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锥)的有25座,火山锥类型多样。公园内有数级熔岩台地,主要有环火山口熔岩台地、环火山锥熔岩台地和裂隙溢出的熔岩台地,面积大、坡度平缓。腾冲火山熔岩构造景观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动和原生节理构造;火山碎屑岩可见熔集块岩、熔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火山弹引人注目,主要有火山弹、火山角砾、火山灰、浮石、火山渣。其中火山弹形状各异,主要有纺锤状、面包状、麻花状。各种类型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流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显目,构成壮丽的火山旅游景观。 </h3><h3><br></h3> <h3>  腾冲99座火山锥中,最负盛名的是地处县城23公里马站乡的大,小空山,是腾冲火山地质公园的主景区。大,小空山相距不过数百米,形同一对孪生姐妹,相伴而生,均属截顶园锥状火山,喷发后山顶留下宽落的火山口,呈锅状。其中大空山以兀挺,直刺苍穹而得名,海拔2072米,火山锥高100米,火山口直径为140米,深40米。<br></h3> <h3>  小空山高仅50来米,但火山口却大得出奇,直径150米有余,且深达70米。浑圆的锥体空空洞洞,看似无物,却盛满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空”字号的火山均兀立在腾冲县城西10余公里的马站乡境内,远远望去,酷似三只倒扣的巨钵,山山相距约五六百米,由北面南一字排开,与雄峙西南的打鹰山遥遥相对。<br></h3> <h3>这是去大、小空山的阶梯,考虑到体力我们放弃了大空山,直接绕着小空山玩了一圈。</h3> <h3>  小空山的栈道还算不错👍,我们围着栈道走了一圈。</h3> <h3>小空山内深达70米我们没法去,旁边的大树空间倒让我们坐下成了一会仙!(这是大仙)</h3> <h3>  走累了,坐在这自然形成的的树洞里,这棵树还叶繁枝茂!成仙的感觉真好!(他是二仙)</h3> <h3>  成了一会儿仙感觉真不错👍(那我自然就是小仙了)</h3><h3><br></h3> <h3>  3、腾冲柱状节理</h3><h3> 几年前在英国见到过你,就觉好奇,感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非人类所为!至于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形成一概不知。今天我国的多地都有这因火山爆发所形成的自然现象。腾冲的柱状节理(被当地人称为“神柱”),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时间最短的柱状节理。</h3> <h3>  </h3><h3> 素有“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的腾冲县共有70多座火山遗址,位于曲石乡的这片“柱状节理”,面积约2平方公里,形成于约4万年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片规模最大、保存完整、年代最短的柱状节理。 当地人则形象地叫它为“神柱”。<br></h3> <h3>  这是一根根数十米长的“石柱”、“挂满”。曲石乡柱状节理群主悬崖,景色壮观。这一火山地质奇观的完好存在,不仅为当地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旅游景观,同时对于研究火山的岩浆生成和地质构造有重要科学价值。<br></h3> <h3>  柱状节理的形成: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为1200摄氏度,基性岩浆在冷凝固结的过程中,如果成分均匀,地形平坦,而且缓慢冷却,当基性岩浆冷却至八百到九百摄氏度时,围绕一些大致行成等距离排列的凝结中心收缩,从而形成垂直于冷凝面的裂隙,把岩石分割成多边形柱状体。由于岩浆含有六方柱体的斜长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等矿物质,所以冷却后最容易形成玄武岩六边形柱状节理。<br></h3> <h3>腾冲柱状节理歌: 带着好奇 我走近你 你是那样地高不可攀 庄严肃穆 巍峨冲天 一排排 一列列 一束束 一簇簇 横空出世 气壮山河 你威武 你雄壮 你那样地粗犷奔放 却又是那样地细腻 你高昂挺立 犹如我们民族的魂魄<br></h3> <h3>  4、腾冲银杏村</h3><h3> 此村以前有一颗很大的银杏树,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一周。相传三国时期刘备还在此树上栓过马,因此村中人甚是以之自豪。在这棵树下还有一个银杏庙,因此树甚大加之此庙位置得天独厚,因此游人络绎不绝而远近闻名,故而得名银杏村。<br></h3> <h3>  六百多年的银杏,我们四个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才勉强是它的一半。真的是好大一棵树🌲!</h3> <h3>  云南腾冲银杏村内有两千多亩连片栽种的银杏树。九月底至十二月,小山村被高大的银杏树包裹得一片金黄,满地的银杏叶就如金色的地毯铺满村里的大小院落,风景绝美。此外,这里还有神奇的江东山古溶洞、秀丽的龙川江小江峡、神秘的古战场“鬼磨针”沧桑的石门古栈道、怪石嶙峋的莲花山等景点。<br></h3> <h3>银杏村里银杏树,</h3><h3>百岁银杏不算长,</h3><h3>半千银杏不算少。</h3><h3>家家银杏房前绕,</h3><h3>户户银杏遍地黄,</h3><h3>时机成熟黄金甲。</h3> <h3>  银杏树黄时,飒爽英姿,如兵至城中,满城尽带黄金甲,凛然有威风,波澜壮阔又从容自如,银杏树一边呈露让人眩目的金色,一边飘洒下无数的落叶,顺风贴着地面卷动,铺成一地锦绣。在冬天日渐萧瑟的大地上旗帜一般鲜明地辉煌着。只有在初冬,街道两旁的银杏树齐刷刷地披上金袍一般,醒目,傲然。不像别的树,黄得颓废不堪,黄得面容沧桑。<br></h3><h3> 我好喜欢这一张,二人翩翩起舞像个孩子,但你们的年龄总和是150岁还多哦!👌👌👌!</h3><h3><br></h3> <h3>  我们前往的季节正好早了七、八天,银杏叶还没全部黄,正是绿黄交错之间。但也很美,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更显绿的优雅,黄的高贵!</h3> <h3>  凡高也许会迷恋这样的金黄,除了他的向日葵,也为粲然的银杏树陶醉。水墨画意境淡远,不能尽显银杏树风采,还是油画更合适。可要是画下银杏树的黄得趁早,错过初冬了,也就错过今年的金色银杏树了。走的最急的总是光阴,这豪华的凋零,壮阔而豪放,想不珍爱都难。我不会作画,只好举着相机,也不枉看了一段好风景。<br></h3> <h3>  二百年的老屋、六百年的银杏、身后是缅甸来的金絲楠木雕花门窗,够气派!有年代!</h3> <h3>  那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叶,灿烂无比,如同是给大地铺了一层松软的地毯,把大地装扮得格外亮丽。树叶在空中盘旋,时而飞上天,时而落下地,好像在和大家捉迷藏。又好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那叶,是一个个捉迷藏的孩子;那果,是一位位套着黄色大衣的姑娘。你瞧!一阵秋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宛如无数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漫天飞舞。<br></h3> <h3>  银杏树叶也仿佛披上了一层霞衣,在阳光的照耀下,不仅仅是绿色,而是发散出五颜六色的光,很美,但很刺眼。再加上风的抚摸,那些光就像嵌在了树叶上,随着树叶的摆动而闪动,就像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但比那还要美上许多。<br></h3> <h3>  秋天,是银杏树最美的季节。叶子起初是绿中带黄,接着变成了黄绿色,到了深秋,满树都变成了金黄色。黄灿灿的叶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一阵风吹过,那光芒就在树叶间跳跃,仿佛小精灵在欢快地玩耍。<br></h3> <h3>  秋天来了,葱绿的银杏叶开始泛黄,尤其是到了寒露霜降季节,银杏叶渐渐地由绿变黄,再由黄变成金黄。这个时候的银杏叶把银杏树装点得一树金黄,一身高贵,格外漂亮。<br></h3> <h3>  5、滇西抗战纪念馆</h3><h3> 滇西抗战纪念馆始建于1944年,位于腾冲县城西南来凤山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主要由大门、甬道、忠烈祠、烈士墓、陈列馆、纪念塔等组成。它是抗战中全国最早建立的抗日烈士陵园,而且保存完整、规模空前,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  为中华,远征缅甸,杀倭寇,洒血异地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帝国陆军以及保卫中国 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立下赫赫战功。</h3><h3> <br></h3> <h3>  滇西抗战纪念馆前身是腾冲人段生馗于2005年在和顺古镇原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司令部旧址创办的滇缅抗战博物馆,2万多件藏品除了极少部分是朋友无偿捐赠,剩下的都是他自筹资金,从印度、缅甸和腾冲寻访购买得来,全部为实物,没有复制品,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一进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三面墙上呈矩阵式排列的1300顶钢盔,这些不同制式的钢盔,是段生馗花了30多年时间、从老乡家里一顶一顶找回来的。这里也收集了大量缴获的日军的刺刀、枪支、弹药.....这些已经成为文物的物件,都在无言地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把我们带回到七十多年前战火硝烟的战场...... <br></h3> <h3>  在展厅的回廊里,悬挂着丰子恺先生抗战时期的漫画,和丰子恺先生常见的恬淡清新画风不同的是,这里展出的作品风格却十分沉重,有躲避轰炸的母子、倒下的尸体、断腿的军人、失去亲人的家庭、断壁残垣......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在展厅里参观着关于滇缅抗战的史实和展品,仿佛穿越了时光,又回到那苦难却坚强不屈的岁月。最震撼人心的是修建滇缅公路,为了修建这条为中国抗战输送战略物资的生命线,滇西动员了28个县彝、白、傣、回、景颇、阿昌、苗、德昂、僳僳等其他各民族20万的老人、妇女、儿童,以“鸡毛信加手铐”的方式,由县官亲自监督,没有一分报酬,在短短的9个月里,只有简单的、少的可怜的原始工具,用他们的双手凿、挖,以大约死亡3000人的代价,建成从云南昆明、畹町连接到缅甸仰光公路的长度达1453公里的滇缅公路。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一张当时修路的照片,一条由老弱妇孺组成的修路大军在悬崖峭壁上挥动着铁镐,争分夺秒地修路。云南境内山势陡峭,疾病丛生,每天都有人死去,然而从没有人退缩,他们用生命和时间赛跑,因此被誉为“用生命铸就的公路”。日本侵略者开始根本不相信,20万老弱妇孺在没有设备机械下,能靠着双手凿通怪石峥嵘,层峦叠嶂的悬崖峭壁和搭设悬挂在谷深浪急的怒江和澜沧江上的三条大铁索桥,当时英美公路专家曾预计,滇缅公路建成通车至少需要三年,然而在龙云的领导下,云南各族百姓只用了9个月,就完成了这项旷世工程。该公路的建成,为处于抗日战争初期的中国带来了宝贵的战略物资,而不至亡国灭种。<br></h3> <h3>  这就是云南各族百姓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修建完成的旷世工程一一滇缅公路!<br></h3> <h3>  忠烈祠后面,就是掩埋着3千多名烈士遗骨的小山坡。这是有名有姓的烈士们,实际上这里葬着九千多名远征军英烈。当我走到那片墓区前,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烈士的墓碑密集,一列又一列,从山顶成射线状延续到山脚。烈士们集体静默不语。然而,正是这庄严的沉默,使我的胸腔如惊雷滚过,掀起波澜,此时此刻,任何“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赞美言词,都不如此情此景动人心魄。</h3><h3> 热血铸成中华脊,苍松翠柏万年青。</h3><h3> 山河犹记当时勇,泪洒长空祭伟灵。 <br></h3> <h3>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地带,又是东南亚地区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正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br></h3> <h3>  6、腾冲热海园区</h3><h3> 这些温泉是由于当地的火山活动而形成的。据专家调查,腾冲境内现在还保留着最年轻的火山群第四纪火山,全县已发现 60 多个火山口。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书中对腾冲的火山遗迹和温泉做了详细记载。因火山活动而在腾冲境内形成的汽泉、温泉群约有 80 多处,温泉的水温高达90 ℃以上。这些汽泉、温泉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病症。这里有众多奇异的景观,最有特色的是大小滚锅。大滚锅是一个直径为3米多的盆形沸水池,深约1.5米,终年冒着97℃的沸水,响声震耳、蒸汽冲天。游客到热海,只要在地下挖一个小坑,把盛有大米和菜食的饭盒置于坑中,不到半小时饭菜就熟了。当地百姓还利用泉边的出气孔,垫上稻草,蒸红薯、土豆,并在“大滚锅”温泉里煮鸡蛋,立等可食。如今,人们已在这一带建盖了带疗养功效的度假酒店“美女池酒店”,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来到这里,既可以观赏一下地热奇观,还可以泡泡温泉澡,吃个温泉煮鸡蛋,进行一次奇特的“拔温泉水罐”治疗,倒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br></h3> <h3> “热海”云雾漫群山, 处处神秘难看穿。 腾腾热气翻波浪, 滚滚激流冒白烟。 热泉多处崖下涌, 蒸汽徐徐冲云端。 天兵巡视来查看, 怕是银河落九天。<br></h3> <h3>  我们沿着阶梯一路走来,被热气腾腾的雾蒸的直冒汗,不得不脱掉外套。瞬间出现二个反差极大的季节。</h3> <h3>  有关热海,还有一个很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这一带天寒地冷,人民苦不堪言,有个善良的老人历尽艰险,寻找办法,决心使这里变成温暖丰腴的地方。后来,他的诚心感动了神仙,神仙赐他一宝珠让他含在嘴里,他顿感燥热难耐,便一口气喝干了几条河水,最后他变作了吐热水的小龙。凡是他歇过脚的地方,就有了数不清的热泉。从此,这里便四季温暖,牛羊肥壮,五谷丰登。<br></h3> <h3>  蛤蟆嘴在热海公园澡塘河瀑布的崖上,水温高达95.5℃,属动脉式喷泉。由于长期沸喷,钙华体形成蛤蟆嘴形状的喷水口,沸水向澡塘河斜射,射程1.5米,真像只栩栩如生的蛤蟆在悠闲地吞云吐雾,并伴有呼呼如鼓喉的声响,而且每隔三秒就喷一次。<br></h3> <h3>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热海之后写道: “遥望峡谷蒸腾之气,东西数处,如浓烟卷雾”。可见其水热活力之强烈。</h3><h3> 我们一路走一路脱,就一个字热!不愧是是热海!</h3> <h3>  在前行的路上还有供游人休憩的小亭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凉亭的存在让人们歇脚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神秘的力量。 峰峦叠嶂,碧水如镜,凉亭廊桥,倒影翩翩,山水与两旁的嫩绿融为一体,在小溪中汇聚成绝美的景色👍👍👍!</h3><h3> &nbsp;</h3><h3> </h3> <h3> &nbsp;天下奇闻何其多,</h3> 云南腾冲有“热锅”。 锅底岩缝冒开水, 淘来即可泡茶喝。 <h3> 大滚锅从县城驱车往西南行24公里,登上山坡,只见热气袅袅,淡淡的硫磺味扑鼻而来。坡头灌木林中有一眼硫磺塘沸泉,呈圆形,直径约6米,深1.5米,周围用8块半圆形石板围成,终年热波喷汹,气浪腾腾,水温高达96.6度,俗称“大滚锅”。沸水昼夜翻滚不停, 锅内水声轰隆,将盛着大米和肉菜的饭盒置于大滚锅内流出的水槽中,不到半小时便熟透。近处有住民卖鸡蛋,用稻草扎成条状,每串五个蛋,游人买了后置于热水槽中,五分钟即熟,味道鲜美。</h3> <h3>  行走于热海的山涧中,身边大大小小的气泉,单单水温超过90度的都有10个温泉群。喷薄而出的水雾纠缠缭绕,腾腾的热气十分壮观。 &nbsp;</h3><h3> 热海温泉景区最好清早去,趁着天气凉爽的时候游览,景区内地热丰富,温度很高,中午前往恐怕会吃不消。<br></h3> 怀胎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泉眼是人气最高的一个,因为这里的泉水可以直接舀着喝,对于女性月经不调、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入口有些许咸味儿,漂浮着淡淡的鸡蛋味道,也算是饮泉疗法吧。怀胎井有两口,在当地还流传着两口井水的功效不同,一口井的井水有生男孩的功效,另一口可以生女孩。 <h3>  怀胎井,位于热海澡塘河右岸,又称之为龙风井,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个泉眼。出水温度88℃.,流量0.02L/S。其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水氡,有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心理平衡作用,还有促进新陈代谢、舒张血管、调节内分泌等作用,有“神奇妙方”之誉称。<br></h3> <h3>  沿湍急的溪流清澈见底,隐约之间还能感受到绵绵的热气扑鼻而来,沿着被水清洗过的石路向前行进,犹如置身于世外蓬莱,令人流连忘返。</h3> <h3>  珍珠泉是众多温泉中最美的一个,沸腾的池底中涌出一串串如同晶莹剔透的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幻如七彩泡泡。 <br></h3> <h3>  珍珠泉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为一双泉坑,由众多喷汽孔形成的凝结水坑,二坑位于同一平面上,东坑水温95.5℃;西坑水温88℃,流量0.2L/S。二泉均有喷气孔,硅华毛矾石、铀矿化现象。此区泉眼分布较广,最西端沿有二小沸泉92℃,流量0.2L/S,因泉中升起的凝结型气泡在水中和水面形成串珠状徐徐升起,且在水面如珍珠般滚动,故得名珍珠泉。</h3><h3> 关于珍珠泉,有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传说有一个外地人,流落到腾冲沦为乞丐,讨饭度日。有一天,他来到热海,在金龙庙里焚香祷告,说:天地不平,财富不均,祈求金龙赐福改变乞丐之身。晚上,乞丐做了个梦,金龙告诉他,仙人澡塘上方泉里有珍珠,是仙女下凡洗澡时把珍珠项链忘了留下的,平时与水泡无异,大年三十半夜子时焚香祷告,珍珠方现原形,年取一粒,万万不可多取。他依照金龙交待的办法,大年三十半夜子时来到这里焚香磕头,念动咒语,果然满池的水泡全变成了闪光的珍珠,就这样他一年取一粒珍珠,坚持了9年,讨了9个老婆,建了9座楼房,可他还是不满足,想讨第10个老婆,建第10座楼房。他忘记了金龙万万不可多取的嘱托,到第10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他到这里取走了3颗珍珠。没想到了家里,3颗珍珠呼哧一声,竟变成9个火球,满屋飞转,把他建造的豪华大厦烧为灰烬。从此,他再也取不到珍珠了,他又变成了流落街头的乞丐。<br></h3> <h3>走累了息息,有好景拍拍,好不惬意😯!</h3> <h3>  渐渐地,别致精巧的景象变得舒缓迷离,妙处横生的景色没有雍容的华丽,只有这山水之间层现迭出的静。<br></h3> <h3>  热海周围建有多家疗养院、浴室、娱乐设施,前来旅游、治疗的人络绎不绝。景区有很多提供温泉浴服务的场所,不过大滚锅是不能洗澡游泳的哦!<br></h3> <h3>  我们在大滾锅旁泡脚🦶🦶🦶!好舒服😌!更解泛!</h3> <h3>  一转眼九天的时光过去了,留下的就是我们无尽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