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周年回乡情意浓

王大根

<h3><font color="#010101"><h3>今年是我和我妹妹从大上海插队到临泉50周年,当时我们只有17岁、18岁,在李陈庄渡过了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h3><h3>当年我们拉犁、拉耧、锄地、割麦、扬场、扛粮食、拉水车、推独轮车送公粮、挖河等,干过所有的农活;还要脱坯、盖房、养猪、养鸡、在自留地种菜,甚至收工后还要自己推磨等;当过记工员、生产队副队长,带工干活。但我们仍能乐观面对,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成为县级、地级、省级“生活自给先进插队小组”。</h3><h3>2019年10月16日回安徽省临泉县土坡乡李陈庄去看看,作为我们人生的一项重要的纪念活动。&nbsp;在我学生王非和他父亲(76岁的王文道老先生先后三次开车去李陈庄联系,特此致谢!)、刘梗等人的帮助下,圆满成功!</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当年我妹妹与村里小姊妹一起拍的照片,留下了美好的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早我们从阜阳出发,大公路都修得非常漂亮,冒着细细的秋雨,驭向土坡李陈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路上不断看到各种农业机械在耕作,或停放在路边,现在农村都逐步机械化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农民都盖起二三层的小楼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看到大片大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配电设备,是农村开发绿色能源的举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到一小时就到土坡镇了,当然已经旧貌换新颜了,根本不认识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土坡乡人民政府的位置还在老地方,当然房子都是重建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从土坡到李陈庄只有8里路,转眼就到李陈庄了!但是到村口一看,都是全新的楼房,根本不是原来的样子!</p><p>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规划了连接每个村庄的水泥“乡道”,农民可以把车开到家门口,又统一输电供水。但是,农民都不养猪、养牛、养鸡、养鸭了,没农村的味道了,城市农村也缺猪肉了,是不是也矫枉过正?</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提前联系村长,告诉他们16号我们回来。得知我们要回乡,老乡们早早地等候在村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屁孩都老了、不认识了,要叫着小名才想起当年的模样,不一会就都想起来了、亲密无间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东德小名叫“牛”,现在是村长,让我们到他家坐坐,很宽畅的客厅。</font></h3> 我画了一张李陈庄原先各家居住方位的地图,主要分东园和西园两大片,后来住不下又发展了南园,就是我们住的地方。但是,后来肯定发生了种种变化,这地图才让他们想起原先各家各户居住的样子。 <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来看望我们的老乡越来多,有的是特地从其他村庄、从阜阳赶回来和我们见面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但是,原先的村庄和土坯房都在半年多前平掉了,变成一片空地了,十多棵“国有”老梓树也都没了,找不到原先的记忆了,有点遗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后面就是我们原先住过的地方,房子也拆了,全村人天天吃水的井也没有了……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转眼到吃饭的时间了,干脆一起上李集小饭店去吧,坐了三桌,团团圆圆、其乐融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趁这难得团圆的机会,一起拍张合影留下美好的纪念!我放成12寸照片,寄回去,每家送一张,纪念五十年的情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说着说着就到离别的时刻了,她们三人是最要好的,依依不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乡还坚持买了一大挂鞭炮,为我们送行!</font></h3> <p>在李陈庄4年的插队生活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承受困难的毅力,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及农村生活的经验!同时也建立起与老乡们的深厚的情意。<br></p><p>插队50周年回乡非常隆重、非常成功,让我们和老乡重新建立起联系,和不少老乡留了电话、加了微信、建了“李陈庄乡情”微信群,甚至能和外出在各地的老乡联系、交流。此次回乡情深意浓!</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