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江城

<p>  2019年11月17日至23日,有幸参加省教科研骨干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来到江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一周的研修忙碌、紧凑,收获丰实。</p><p> 梳理一下吧!</p> <p> 研修篇</p> <p>  埋头赶路,需要不时抬头看路。研修即看路。每年能有那么几天时间放下手头繁杂的事务重回大学校园当回学生不失为一种幸福。一周的研修,听取了9个报告,有的专题虽然不是第一次听,但是还是很受启发。</p><p>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姚林群副教授作了《深度教学:理念与策略一一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专题报告。深度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的教学,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姚教授指出:“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什么越来越低?是因为学习效能低下,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对此深有同感!这是平时教学调研常见的问题,教师常常归咎于学生基础差,启而不发,却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有自我驱动的学习和再学习能力,姚教授给出了深度教学操作策略:自我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结构导向学习。</p><p>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后雄教授在专题报告《“三新”时代卓越高中核心竞争力打造:挑战与机遇》中介绍了学习金字塔,也谈到了深度教学的问题。从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平时我们那么多老师所习惯的“满堂讲”学习效能是多么低下!</p> <h3>  “因为不放心,所以要讲清;因为不放弃,所以要讲细。”可是,老师,你真的讲多了!如果不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我们的课堂就可能难以做到“有效”,更别说“高效”。</h3> <p>  武汉市教科院研究员、武汉市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华林飞的报告《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管窥》强调了研究政策把握方向的重要性。</p> <h3>  高考试题是国家意志的呈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是国家层面对教育的新要求。如果不去了解影响高考命题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无异于蒙着眼拉车。</h3><h3>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h3> <h3> 武昌市教研中心中学教研室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张银华在《课标解读与有效教研》的报告中提出了有效课堂的“三有”标准:有趣、有法、有分。平时听课也经常这样对老师的课进行教学评价,如此概括就更简明扼要了!张主任还安排了小组讨论展示的环节,来看看我们组集思广益对“有效教研”的理解一一</h3> <h3>  华中师范大学吴军其教授的《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秘诀》是所有课中收获掌声与笑声最多的。吴教授妙语连珠,摘录几句印象深刻的:</h3><h3> “教师不是搞技术的,教师用的技术应该是傻瓜技术,否则教师就成了技师,教师的核心应该是教学。教师不需要掌握全部技术,够用就行,满足课件需求即可。教师的精力应该花在三个方面: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h3><h3> “学校里最可怕的事情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h3><h3> “不能用过去的方法对待今天的孩子。”</h3><h3>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三种魅力:人格魅力、教学魅力、知识魅力。”</h3><h3> </h3><h3><br></h3> <h3> 研学篇</h3> <h3> 如果说课堂研修是静态的,那么外出研学则是动态的,感受更加直观。</h3> <h3>  走进南湖中学,老城区中的校园寸土寸金并不宽敞,但是越深入越震撼!</h3><h3> 校园的“自省”文化主题非常鲜明,每一扇墙、每个角落都是育人的环境。</h3> <h3>  学校社团活动相当丰富,印证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辅相成。</h3> <h3>  同样的材料孩子们拼出了五花八门的造型,这样的城市规划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创意无限啊!若干年后这些城市的小主人说不定会走出几个大设计师呢!</h3><h3> </h3> <h3>  学校的书法室和茶艺室让人眼前一亮。墨香,茶香,杯中天地,壶里乾坤,熏陶出的是灵魂有香气的民族的未来。</h3> <h3>  学校的防空防震科普馆最让人震撼!</h3><h3> 珍爱生命,普及常识,真的需要从娃娃抓起。我们的学员代表在地震模拟体验馆体验了一把,还几次被严校长纠正错误的姿势呢!</h3> <h3> 安利四种求生的救命结给你,学起来吧~~</h3> <h3>  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封建王朝自此终结。走进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重温历史。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h3> <h3> 游历篇</h3> <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到武汉,怎么可以不去打卡心中向往已久之地呢?</h3><h3> 培训课程满满,要开眼界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然后再熬夜完成学习反馈和心得体会。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那又何妨!</h3><h3><br></h3> <h3>  武汉大学是慕名已久的大学。之所以期待一看,是因为高中时我们的张奕群校长是武大毕业的,高三时经常听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回忆当年背上打着红旗游过长江的英雄史。</h3><h3> 第一天下午,1点半上课,4点多下课了,马不停蹄奔向武大。幸运地联系上了揭阳一中去年以659分考上武汉大学的李同学,无异于找到一位好导游,路线不重复,还能听讲解。</h3> <h3> 3、4月份才是武大樱花盛开的时节,来得不是时候,赏不了樱花,小李带我们看了樱花路边上的樱花城堡。知道这城堡是何所在吗?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是学生宿舍啊!住在这古色古香的城堡中,梦里是否有樱花飞扬?</h3> <h3>  体育场本来没有什么稀奇,因为毛主席曾在这里检阅武大师生,伟人留下了足迹让这个大体育场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h3> <h3>  夜游武汉大学,圆了一个梦。</h3> <h3>  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师范院校排名第三,心中也是向往已久了。艳阳高照的中午,别人选择午休,我们一行6人兴致勃勃游华师。</h3> <h3>  在校园中看到了民族诗人光未然的铜像。百度才知道原来光未然是华中师大校友。</h3> <h3>  在文化广场,驻足聆听一群学生排练朗诵《青春中国》,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h3> <h3>  对于读中文的人来说,黄鹤楼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一种情结。</h3><h3> </h3><h3> </h3> <h3> 心心念念的黄鹤楼,终于一见!</h3> <h3>  日暮时分前往,反而有意外收获,看到了黄鹤楼夜景。璀璨夺目的灯光,现代气息浓厚,这是现代版的黄鹤楼了。</h3> <h3>  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来到江城,自然必须打卡。</h3> <h3>  从武昌走到了汉阳,我用脚步丈量武汉长江大桥的长度。不由得感叹: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h3> <h3> 即将告别江城,几个“夜游侠”一拍即合,再次来到母亲河身边。随性漫步,却无意中成就了一次性价比超高的夜游长江。十块钱的船票,15分钟与母亲河的多方位接触。</h3> <h3>  来,带你领略长江夜景!</h3> <h3>  上了岸,随性走,来到江汉关。昔日英租界,如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亲爱的祖国,我为你自豪!</h3> <h3> 饮食篇</h3> <h3>  来到武汉,知道我最想吃的东西是什么吗?告诉你,是热干面!三天两头在“学习强国”答题做到武汉人“过早”(吃早餐)吃热干面,可谓是“久仰大名”了!原来,热干面就是把面煮熟捞起配上芝麻酱和佐料,so easy!只不过,我不吃酸不吃辣不吃生,所以酸豆角辣椒油生黄瓜就免了。这是一碗广东版热干面!</h3> <h3>  每次出远门,总会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到华中师大,端起餐盘,无比怀念我们的华南“吃饭”大学。</h3> <h3>  经历的,终将成为回忆。琐琐碎碎地记录一段时光,采撷几脉生活的馨香收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