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徒丈量平遥美丽乡村.之一

古月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平遥我的家。 </p><p class="ql-block"> 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无论你是在平遥,还是天南海北;无论你已经登过巍峨的大山,还是跨越重洋;我知道:你的心中永远有那么一个小村庄,那就是你的家乡!无论您在那里,都不能忘记我们的老家。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平遥美!</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p> <p class="ql-block">  平遥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四周与介休、祁县、文水、汾阳、沁源等县市接壤,介于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县境域东起孟山乡孔子峪东端,西至香乐乡赵坦村西,南起东泉镇南岭底村南端,北至洪善镇东山湖村北。境内南北平均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为126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p><p class="ql-block"> 平遥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有300多处古迹。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万佛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平遥主要景点还包括平遥县衙、文庙、清虚观、瓮城、城门顶、角楼、点将台等。平遥县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下辖3个街道、5个镇、9个乡,总人口52.3979万人,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8.7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12.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39.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67.4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0.2:33.0:5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720元。</p><p class="ql-block"> </p> <h3>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h3> <h3>  平遥古城南门。</h3><h3>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h3> <h3>  平遥古城上东门。</h3><h3>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h3><h3>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平遥古城上西门。</h3><h3>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3年(1370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观内20余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稀有之物;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续纷的各种琉璃实物。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h3> <h3>  平遥古城下东门。</h3><h3>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h3><h3>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h3> <h3>  平遥古城下西门。</h3><h3> 到过平遥的人说:“走进平遥,就如同走进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h3><h3>  人称平遥有三宝,砌成的古城墙便是其一。在建城之初,此城墙仅为夯土筑成,规模较小。到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才扩建成现在的规模,至今虽历经600余年的沧桑风雨,但雄风犹存。这座周长约6公里的古城墙,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这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贤人。此外,清朝后期,在古城东南角还曾修建了一座象徵古城文运昌盛的魁星阁,由此可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远。</h3><h3>  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全城现存四合院民居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此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h3> <h3>  平遥古城北门。</h3><h3> 出古城北门向东北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十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h3><h3>  古城的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方向、重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的双林寺。在该寺的10余座大殿内有元代至明代的彩色泥塑2000多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事实上古城之宝不胜枚举。</h3><h3>  说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h3><h3>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遥西大街“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日升昌”票号。三年之后,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h3> <p class="ql-block">  平遥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位于曙光路。</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辖区内五镇、九乡、四百三十一个自然村。(自然村数目参照八四版平遥县地名録及探寻消失的村庄相结合而整理)</p><p class="ql-block"> 1.古陶镇(10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2.段村镇(34个自然村.原普洞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3.东泉镇(42个自然村.原千庄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4.洪善镇(25个自然村.原沿村堡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5.宁固镇(24个自然村.原净化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6.南政乡(20个自然村.原王家庄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7.中都乡(22个自然村.原达蒲乡)</p><p class="ql-block"> 8.岳壁乡(26自然政村.厚梁坡底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9.卜宜乡(38个自然村.原果子沟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10.孟山乡(56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11.朱坑乡(76个自然村.原辛村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12.襄垣乡(25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13.杜家庄乡(11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14.香乐乡(22个自然村.原西王智乡并入)</p><p class="ql-block"> ※ ※ ※</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平遥是辉煌的,今天的平遥依然充满了魅力。在时下许多文化古城为兴商业而被肢解破坏的时候,平遥却如此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平遥古城保存了其全部特徵,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  古陶镇人民政府办公场所,位于西关大街,是平遥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位于古陶镇中部,是平遥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强镇之一。南与岳北乡、段村镇交界,西与中都乡为邻,北与南政乡相连,东与岳北乡、洪善镇接壤。古陶镇政府驻西城村,管辖十个村委会,六个居委会,为古陶镇的行政区域,总人口9.5万余人,面积25.01平方公里。</p> <h3>  2017.06.24,一行四人骑行闫壁村。</h3><h3> 闫壁村隶属于平遥县古陶镇,地处平川,位于平遥县城西南方向,紧邻南外环,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来历无考待查。该村总户数543户,人口1264人,村域面积52500平方米。</h3> <h3>  2016.08.26,一行六人骑行新庄村。</h3><h3> 新庄村隶属于平遥县古陶镇,位于古陶镇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108国道、南同蒲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相传初为侯郭一些居民的菜园,为耕作方便,遂逐渐迁居于此,辟为新村,故称新庄。全村405户,人口1600人,耕地面积1050亩。</h3><h3> 2020年初,新庄村并入北城村。</h3> <h3>  2019.12.01,一行五人骑行新南堡村。</h3><h3> 新南堡村隶属于平遥县古陶镇,位于平遥古城北门外,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因该堡位于南政的正南,故取名为南堡。后因遭水灾,大部分房屋倒塌,不少居民迁移,重立家园,又取名为新南堡。</h3><h3> 全村1190户,人口3294人,耕地面积916.7亩,全是水浇地。人均耕地0.45亩,是全县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粮油集散地和禽蛋交易基地。</h3> <h3>  2017.05.22,一行四人骑行城南堡村。</h3><h3> 城南堡村隶属于平遥县古陶镇,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方向,该村因方位而得名。紧邻南外环,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发展趋势是商品一体化格局。该村842户,人口2286人,村域面积2616亩,耕地面积1150亩。</h3> <h3>  2017.09.26,一行三人骑行十九街村。</h3><h3> 十九街村隶属于平遥县古陶镇,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十九街原为本世纪初,平遥城区行政区划名称,年久习惯称为村名。柳根路、外环路环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现有耕地960亩,3850口人,有六个村民小组。</h3> <h3>  2017.05.31,一行五人骑行干坑村。</h3><h3> 干坑村隶属于平遥县古陶镇,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县城南郊,距县城仅3公里,是典型的城郊村。平沁公路、外环路、滨河路贯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该村位于柳根河两旁,古时柳根河很深,又兼平时无水,故取名干坑。现有耕地2486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83户,总人口2891人。</h3> <h3>  2016.12.09,一行三人骑行东城村。</h3><h3> 古陶镇东城村地处平川,位于平遥古城东隅,该村建于1956年,现有耕地2390亩,10290人。有悠久种菜历史,其种植适时,品钟比较齐全,曾经是供应城内居民的蔬菜基地。</h3> <h3>  2016.12.09,一行三人骑行南城村。</h3><h3> 古陶镇南城村地处平川,位于平遥古城南,是城中村之一,也是平遥县委、县政府驻地村,近年来县域规划的重点工程基本在南城村。该村建于1956年,全村现有人口11850人,3903户,耕地1505亩。</h3> <h3>  2016.12.09,一行三人骑行西城村。</h3><h3> 古陶镇 西城村地处平川,该村建于1956年,位居古城中轴线以西,全村现有耕地1352亩,10320人,是典型的城中村。</h3> <h3>  2019.12.09,一行三人骑行北城村。</h3><h3> 古陶镇北城村地处平川,是平遥古城的北大门,是古城旅游的重要集散地。该村建于1956年,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162亩,农户2224户,6193人。北城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旅游业为主。</h3> <p class="ql-block">  段村镇人民政府办公场所位于段村。</p><p class="ql-block"> 段村镇位于平遥县西南部,境内有平川、丘陵山区,面积2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6853户,263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1人。1957年为段村乡,1961年为段村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镇。镇人民政府驻段村,北距县城15公里,南连原普洞乡,东南邻原果子沟乡,东挨卜宜乡。北至原达蒲乡,西交介休县界,总面积61.96平方公里。区内地势起伏,土地肥沃,海拔752米,年平均降水量448.8毫米,拥有耕地30666亩。</p><p class="ql-block"> 段村镇是西南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为数极少有矿产资源的乡镇 ,存储有煤、青石、铁、铝钒土等宝贵资源。源于千秋岭北麓的官沟河、青沙河两河环绕全镇,境内淡水资源相对丰富且水质优良。</p><p class="ql-block"> 原普洞乡并入段村镇。</p> <h3>  2018.05.10,一行五人骑行段村。</h3><h3> 段村地处丘陵,位于平遥古城南15公里,是镇政府所在地。段村原名张村,因起初居民中张姓最多而得名。后因段姓人大兴,改称段村。是一座历经沧桑、古色古香的历史名村,也是北方汉民族以堡聚居的杰出范本。现有耕地1300余亩,居住人口1.8万余人。</h3> <h3>  2018.05.10,一行五人骑行北常村。</h3><h3> 北常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3公里。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有陕西常姓人相继两次迁居于此,形成南北两堡,统称常堡。随着人口的增加,常堡正式分为两村,该村在北,故名北常。现有耕地1577亩,人口1611人。</h3> <h3>  2018.05.27,一行十一人骑行南常村。</h3><h3> 南常村地处于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3公里。相传明洪武年间,有陕西常姓人相继两次迁居于此,形成南、北两堡,统称常堡。随着人口的增加,正式分为两村,该村在南,故为南常。现有耕地939亩,人口990人。</h3> <h3>  2018.05.27,一行十一人骑行北羌村。</h3><h3> 北羌村地处于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1公里。相传,该村原名姜家庄。随着人口增多,渐渐扩展为南北两庄,称南姜、北姜。年久'姜`讹为‘羌`,而得名北羌。现有耕地962亩,人口1030人。</h3> <h3>  2018.05.27,一行十一人骑行南羌村。</h3><h3> 南羌村地处于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2公里。相传,原名姜家庄。随着人口增多,渐渐扩展为南北两庄,称南姜、北姜。年久将'姜`讹为‘羌`而得名南羌。现有耕地×××亩,人口×××人。</h3> <h3>  2018.08.17,一行十二人骑行廉庄村。</h3><h3> 廉庄村地处半山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9公里。是历史名将廉颇的故里。相传,原名廉家庄,后改称廉庄,因姓氏得名。现有耕地471亩,人口542人。</h3><h3> 2020年初,阮庄村与廉庄村合并,合并后村名为阮廉庄村。</h3> <h3>  2018.08.17,一行十二人骑行陈西村。</h3><h3> 陈西村地处半山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9公里。相传,原名陈家庄,与西庄为一村,因姓氏而名,后分为两村时,取两村名首字,改为陈西。至清朝后期陈姓人家或搬迁或自主消亡,至今没有一户陈姓人家居住,村内居住以张姓人占绝大多数,小名也叫张庄。现有耕地533亩,人口758人。</h3> <h3>  2018.05.27,一行十一人骑行堡和村。</h3><h3> 堡和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1公里。因该村原由两个堡合并而成,故名堡和。现有耕地996亩,人口946人。</h3> <h3>  2018.05.10,一行五人骑行东安社村。</h3><h3> 东安社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2公里。相传,原名安宁堡,后改称安社。随着人口增长,村庄扩大,以官沟河为界,分为两村,本村在东,故为东安社。现有耕地2331亩,人口3400人。</h3> <h3>  2018.05.10,一行五人骑行西安社村。</h3><h3> 西安社村地处于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2公里。相传,原名安宁堡,后改称安社。随着人口增长,村庄扩大,以官沟河为界,分为两村,本村在西,故为西安社。现有耕地815亩,人口855人。</h3> <h3>  2018.08.17,一行十二人骑行旭庄村。</h3><h3> 旭庄村地处半山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7公里。该村原名西庄,位于阮庄西而得名。1981年7月1日,为与原达蒲乡西庄之称相区别,故依其村位于官沟河西侧,地势较高,有旭日早照之特征,故改名旭庄。现有耕地240亩,人口270人。</h3><h3> 2020年初,旭庄村并入陈西村。</h3> <p class="ql-block">  2020.06.20,一行四人骑行枣林村。</p><p class="ql-block"> 枣林地处于山区,位于平遥古城南20公里。相传,原名山圈堡,因四周群山环绕而得名。后见山上长出枣树,希望成林,便改为枣林。</p> <h3>  2018.05.27,一行十一人骑行弓村。</h3><h3> 弓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0公里。因该村地貌形似'弓`字而得名。现有耕地×××亩,人口×××人。</h3> <p class="ql-block">  2021.08.28,一行九人骑行游览横坡村。</p><p class="ql-block"> 横坡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7公里。据该村道庄庙碑记,原名为仙坡,因道教信念而得名。后有一智师,依其地貌改为横坡。现有耕地1030亩,人口731人。</p> <h3>  2018.05.27,一行十一人骑行马壁村。</h3><h3> 马壁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6公里。相传,清末有一寡妇,拿着金马玉璧,路经此地,忽遇军兵慌忙逃亡,将宝物丢失,故得名马璧。年久将'璧`讹写为‘壁`。现有耕地2617亩,人口2700人。</h3> <h3>  2018.05.10,一行五人骑行七洞村。</h3><h3> 七洞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0公里。相传,该村原名七同。后来人们为引洪浇地,在村庄的东、西、中开了三条大渠,即把‘同`字加了水旁,改为七洞。现有耕地3029亩,人口3500人。</h3> <h3>  2018.05.17,一行十二人骑行阮庄村。</h3><h3> 阮庄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6公里。相传,原名院家庄。因原系充当院子(也称院翁即仆人)的人在此立基而得名。后人为表明自己不再做奴仆,便将‘院`字的宝盖除掉,改为阮庄。现有耕地649亩,人口695人。</h3><h3> 2020年初,阮庄村与廉庄村合并,合并后村名为阮廉庄村。</h3> <h3>  2018.05.27,一行十一人骑行希尧村。</h3><h3> 希尧村地处于半山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5公里。相传,该村原名为细腰,由村庄地貌状似葫芦而得名。后人因感村名不雅,以同音字改为希尧。愿村里多出尧舜之样的人。现有耕地988亩,人口836人。</h3> <h3>  2018.08.17,一行十二人骑行希贤村。</h3><h3> 希贤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南19公里。相传,古人希望村里多出贤良之人,故取名希贤。现有耕地928亩,人口410人。</h3> <h3>  2018.08.17,一行十二人骑行普洞村。</h3><h3> 普洞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0公里。相传该村落户于宋朝年间,当时有两个堡,即胡家堡、王家堡。村中桥南原有个山洞,水量很大,明朝年间因许多地方到此祈雨,故改名为普洞。拆乡并镇前为乡政府所在地。</h3> <h3>  2019.11.02,一行五人骑行文祠神村。</h3><h3> 文祠神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南25公里。该村北山顶,原有晋文公祠一座,故取名文祠神。现辖上永厚、下永厚、史家庄、平道头四个自然村,二亩沟煤矿坐落于本村。全村耕地面积362亩,人口990人。</h3> <h3>  2019.07.07,一行四人骑行贾家庄村。</h3><h3> 贾家庄村现为自然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因姓氏而得名。现有耕地 ××亩,人口×××人。</h3> <p>  2020.03.25,一行七人骑行旧堡村。</p><p> 旧堡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0公里。该村原属普洞村九队,因建于普洞前,故得名旧堡。鼎盛时期400多人,现有40多人。</p> <p>  2018.08.17,一行十二人骑行徒步石庵村。</p><p> 石庵村为自然村,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2.5公里,原属普通村十一队。相传该村原有一座尼姑庙,故取名为石庵。现村里只有一位66岁的女性在坚守。</p> <p>  2018.08.17,一行十二人骑行徒步新堡村。</p><p> 新堡村为自然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1公里,原属普通村十队。该村原名东圪塔,解放后,因新建住房颇多,故改名为新堡。</p> <p>  2020.03.25,一行七人骑行赵家山村。</p><p> 赵家山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0公里。原属普洞村一队,因姓氏得名。鼎盛时期近500人,现不到40人,没有一户赵姓。</p> <h3>  2019.07.07,一行四人骑行徒步下庄村。</h3><h3> 下庄村现为自然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5公里。相传原名槐树庄,后因南有上庄村(今为水策汪)。即改名为下庄。</h3> <h3>  2019.11.02,一行五人骑行徒步下永厚村。</h3><h3> 下永厚村现为自然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6公里,属文祠神村管辖。因该村在上永厚山脚下,故取名下永厚。</h3> <h3>  2019.11.02,一行五人骑行徒步上永厚村。</h3><h3> 上永厚村现为自然村,地处平遥古城西南22.5公里,属文祠神村管辖。来历无考待查。</h3> <h3>  2019.11.02,一行五人骑行徒步史家庄村。</h3><h3> 史家庄现为自然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5公里,归文祠神村管辖。因姓氏而得名。该村有老俩口在坚守,男80岁,女72岁。</h3> <h3>  2019.07.07,一行四人骑行邢家庄村。</h3><h3> 邢家庄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3公里。该村原名古楼院,因村中有座楼院而得名。后因邢姓居民增多,改为邢家庄。邢家庄关帝庙保存完好,有专人护庙。</h3> <h3>  2019.07.07,一行四人骑行水策洼村。</h3><h3> 水策洼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2.5公里。该村原名上庄村,后改为水策洼。来历待考。</h3> <h3>  2019.07.07,一行四人骑行徒步四十亩村。</h3><h3> 四十亩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2.5公里。相传,因原定以占地四十亩,修建村庄而得名。</h3> <h3>  2019.07.07,一行四人骑行平道头村。</h3><h3> 平道头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25公里。相传原名蔽上头,后因其名不佳,又处于平遥道道的最南尽头,紧邻沁源,改称平道头。</h3> <p class="ql-block">  东泉镇人民政府办公场所位于东泉村。</p><p class="ql-block"> 东泉镇地处平遥古城东南16公里处,镇域总面积139.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90人(2017年)。东北与朱坑乡相连,西与岳北乡为邻,南与孟山乡交界。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区风貌,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南靠宝塔山,北通古城,惠济河穿境而过,平孟线贯通南北,在晋商文化中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文化传播中心。全镇现辖42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原千庄乡并入东泉镇。</p> <h3>  2017.06.20,一行四人骑行东泉村,和古月高中同学合影。</h3><h3> 东泉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6公里。相传因南西泉村先生庙后,有一个自流水泉,该村在水泉东,故取名为东泉。现有耕地3203亩,人口3899人。</h3> <h3>  2017.09.29,一行六人骑行东戈山村。</h3><h3> 东戈山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3公里。据该村碑文记载和古墓发掘方砖记述都为东过山。因方言‘过`与‘戈`同音,以音传讹,而得名东戈山。现有耕地1297亩,人口435人。</h3><h3> 2020年初,东戈山村与西戈山村合并,村名为戈山村。</h3> <h3>  2016.08.03,一行四人骑行东源祠村。</h3><h3> 东源祠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相传原名杨家寨,建于明朝年间,因始为杨姓户居住而得名。后有源祠村的一部分人迁到此村,因村庄在源祠东面,即改为东源祠。现有耕地800亩,人口393人。</h3><h3> 2020年初,东源祠村并入赵壁村。</h3> <h3>  2017.06.29,一行五人骑行东赵村。</h3><h3> 东赵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相传原名赵村,因姓氏而名。后以村中庙宇为界,分成两村,该村在庙东,故改为东赵。现有耕地1096亩,人口612人。</h3> <h3>  2017.06.29,一行五人骑行西赵村。</h3><h3> 西赵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0公里。相传原名赵村,因姓氏而名。后以村中庙宇为界,分成两村,该村在庙西,故改名为西赵。现有耕地1130亩,人口496人。</h3> <h3>  2017.06.29,一行五人骑行南湖村。</h3><h3> 南湖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相传因唐朝五代十国时期,胡人入侵,在此活动,故取名南湖。到清代,举人张居寿,因全村缺水,将`胡`加水旁,改为南湖。现有耕地1395亩,人口917人。</h3> <h3>  2017.09.29,一行六人骑行西戈山村。</h3><h3> 西戈山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2.5公里。据该村西神庙碑文记载,以庙为界,庙西为西过山。因方言‘过`与‘戈`同音,以音传讹,而得名西戈山。现有耕地1487公里,人口493人。</h3><h3> 2020年初,东戈山村与西戈山村合并,村名为戈山村。</h3> <h3>  2019.12.05,一行十人骑行修德村。</h3><h3> 修德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5公里。相传古代有个王爷,在该村北修一小堡居住,叫修德洞。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村庄,修德遂成为村名。现有耕地873亩,人口393人。</h3><h3> 2020年初,修德村并入东泉村。</h3> <h3>  2017.06.29,一行五人骑行遮湖村。</h3><h3> 遮胡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4公里。相传,唐朝五代十国时期,胡人入侵,在此活动,故取名遮胡。现有耕地1830亩,人口955人。</h3> <h3>  2016.08.03,一行四人骑行赵壁村。</h3><h3> 赵壁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3公里。相传因该村原有土壁一座,而得名为赵壁。现有耕地3057亩,人口2571人。</h3> <h3>  2017.06.26,一行四人骑行水磨头村,古月高中同学王晋义和骑友留影。</h3><h3> 水磨头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7.5公里。因该村很早前有一盘水磨,而得名水磨头。现有耕地2430亩,人口1827人。</h3> <p class="ql-block">  2021.12.11,一行十二人骑徒探寻消失的村庄……坦底村。</p><p class="ql-block"> 坦底地处土石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2公里,距水磨头5公里。来历无考待查。曾属水磨头村管辖自然村,现存三间窑洞,曾有一户人家在此居住。据古月同学王晋义介绍,该户女儿嫁到水磨头。以此推断,如果身康健在,已是八十左右的高龄了,村子消失的时间大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p> <h3>  2017.06.26,一行四人骑行圪塔村。</h3><h3> 圪塔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6.5公里。该村中间有一大约一百平方米的土圪塔,故取名为圪塔。现有耕地1020亩,人口1290人。</h3> <h3>  2017.06.26,一行四人骑行龙坡村,古月高中同学王晋义和骑友留影。</h3><h3> 龙坡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6.5公里。原名西坡,因位于惠济河西面坡上而得名。1981年,为与原石城公社西坡大队之称相区别,改名为龙坡。现有耕地538亩,人口387人。</h3><h3> 2020年初,龙坡村并入圪塔村。</h3> <h3>  2019.12.05,一行十人骑行常村。</h3><h3> 常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5公里,因姓氏而得名。现有耕地1400亩,人口886人。</h3> <h3>  2017.08.30,一行三人骑行彭坡头村。</h3><h3> 彭坡头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0公里。该村位于山坡,相传始居牛、阎两姓,后彭姓迁来,因其人多势众,取名彭坡头。现有耕地1373亩,人口615人。</h3> <h3>  2017.06.29,一行五人骑行飞沿村。</h3><h3> 飞沿村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2.5公里。来历无考待查。现有耕地476亩,人口350人。</h3> <h3>  2017.08.30,一行三人骑行梅槐头村。</h3><h3> 梅槐头村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0公里。相传该村早年有梅槐两树,故取名为梅槐头。现有耕地1282亩,人口336人。</h3><h3> 2020年初,梅槐头村并入彭坡头村。</h3> <h3>  2019.12.05,一行十人骑行木瓜村。</h3><h3> 木瓜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6公里。相传该村原有一棵较大的木瓜树,故取名为本瓜。现有耕地1133亩,人口1134人。</h3> <p class="ql-block">  2017.08.30,一行三人骑行任家庄村。</p><p class="ql-block"> 任家庄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7.5公里。因姓氏而得名。现撤乡并村划为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2021.04.17,一行七人骑徒探寻消失的村庄……庄道庄村。</p><p class="ql-block"> 庄道庄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2公里,属任家庄所辖自然村,距任家庄5公里。</p><p class="ql-block"> 据古月的战友任锦胜介绍,庄道庄是任家庄三队的一个小组,曾居住四户人家,30多口人。崖上窑洞住着两亲兄弟,崖下土坯房住着两亲兄弟,都是本族当家亲叔辈关系。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土地承包时,农村宅基地建设,四户人家陆续搬迁到任家庄,无人居住已四十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2017.08.30,一行三人骑行双井村。</p><p class="ql-block"> 双井村地处丘陵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7.5公里。该村老翁沟有渗水小河,河心及河边有自然井雨眼,故取名为双井。撒乡并村划为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2018.09.05,一行十一人徒步游览千庄村。</p><p class="ql-block"> 千庄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2公里。原名桤庄,因该村曾长有桤树而得名。当地方言‘桤`与'千`同音,因以音传讹,现称千庄。现有耕地1144亩,人口656人。</p><p class="ql-block"> 原系乡所在地,现为行政村。</p> <p class="ql-block">  2019.07.21,一行九人徒步游览郭家庄村。</p><p class="ql-block"> 郭家庄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2公里。因姓氏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原系自然村,归千庄村管辖。现村内无村民居住,全部迁居千庄。现有人利用村里的水、电设施,办起了一个养鸡场。</p> <p class="ql-block">  2018.09.05,一行十一人徒步游览上庄村。</p><p class="ql-block"> 上庄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7公里。因该村位于土石山上,村址较高,故得名上庄。现有耕地700亩,人口578人。</p> <p class="ql-block">  2019.10.20,一行四人徒步游览西沟儿村。</p><p class="ql-block"> 西沟儿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7公里。该村在上庄的西面,面临沟河,故取名西沟儿。原系自然村,属上庄村的一个小队。</p> <h3>  2019.10.20,一行四人徒步游览花崖底村。</h3><h3> 花崖底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7公里。该村建在石山崖下,坐底崖石形似莲花,故取名为花崖底。原系自然村,属上庄村的一个小队。</h3> <p class="ql-block">  2021.06.25,一行四人骑徒探寻消失的村庄……松雨沟村。</p><p class="ql-block"> 松雨沟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7公里。来历无考待查。该村曾往15口人,为一家兄弟三人。老大未婚,老二、老三娶沁源女子为妻。原属上庄管辖自然村。</p> <h3>  2019.10.20,一行四人徒游东庄寨村。</h3><h3> 东庄寨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7公里。该村在上庄村的东面山坡上,故名东庄寨。原系自然村,属上庄村的一个小队。</h3> <h3>  2017.07.03,一行十三人徒步游览黄西沟村。</h3><h3> 黄西沟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0.5公里。来历无考待查。撤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h3> <p class="ql-block">  2021.07.05,一行十一人骑行游览峙岖头村。</p><p class="ql-block"> 峙岖头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2公里。相传该村古时有峙岖寺,建在高山上,与宝塔山对峙,道路曲折故取名为峙岖头。撒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现仍有一人在坚守。</p> <p class="ql-block">  21.07.10,一行十人骑行林坡村。</p><p class="ql-block"> 林坡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0.5公里。该村原名山崖底,一九四四年我抗日民主区政府改为林坡,以示其森林茂盛之貌。撒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p> <h3>  2018.09.05,一行十一人徒步游览三岔口村。</h3><h3> 三岔口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3.5公里。因该村夹在两河汇合之处,故取名为三岔口。原系独村,撤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h3> <h3>  2019.07.21,一行九人徒游李家庄村。</h3><h3> 李家庄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4.5公里。相传原名梁庄儿,因居民系从本县梁村迁来而得名。后因居民中大部分姓李又是先来居住,遂改名李家庄。原系独村,撒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h3><h3> </h3> <h3>  2019.07.21,一行九人徒游艾蒿坪村。</h3><h3> 艾蒿坪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7公里。因该村四周长有艾蒿草药,故名艾蒿坪。原系独村,撤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h3> <p class="ql-block">  2022.10.21,一行十九人骑徒探寻消失的村庄…一家庄村。</p><p class="ql-block"> 一家庄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4公里,南邻油房沟,西与艾蒿坪隔沟相望。因该村住有一户人家,故取名为一家庄。原属平遥县千庄乡油房沟村辖管自然村,海拔1639米。来历无考待查。撤乡并镇后,划归东泉镇辖区内管辖。</p> <p class="ql-block">  2022.05.31,一行二十一人骑行油房沟村。</p><p class="ql-block"> 油房沟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4.5公里。相传从前该村开设过油坊,故取名为油房沟。原系独村,撒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2022.05.31,一行九人徒步探寻消失的村庄…圪本沟村。</p><p class="ql-block"> 圪本沟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4.5公里。来历无考待查。该村原系油房沟村管辖的自然村,现该村已无人居住,已从地图上消失。该村曾居住人口3人,耕地10亩。</p> <p class="ql-block">  2020.05.04.一行十九人骑行南岭底村。</p><p class="ql-block"> 南岭底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45公里。因该村在城墙岭南侧山脚下,故取名南岭底。现为行政村,有耕地380亩,人口235人。</p><p class="ql-block"> 2020年初,南岭底村与北岭地村合并,合并后,村名为岭地村。</p> <h3>  2018.09.05,一行十一人徒游窑沟村。</h3><h3> 窑沟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8公里。相传该村初由石姓一户居住,修有三孔石窑,面向沟,故名窑沟。原系独村,撒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h3> <h3>  2018.09.05,一行十一人徒步游览北岭底村。</h3><h3> 北岭底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7公里。因该村在城墙岭北侧山脚下,故名北岭底。现为行政村,有耕地696亩,人口400人。</h3><h3> 2020年初,南岭底村与北岭地村合并,合并后村名为岭地村。</h3> <p class="ql-block">  2019.09.05,一行十一人徒游宋家庄村。</p><p class="ql-block"> 宋家庄村地处山区,位于平遥古城东南34.5公里。相传该村始居宋姓一家,故名宋家庄。原系独村,撒乡并村后,现为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截止2020年春节前,平遥县有61个行政村合并,也意为着有61个村庄消失。这是继撤乡并村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行政村并村。</p> <h3>  美丽的平遥我的家。</h3><h3> 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无论你是在平遥,还是天南海北;无论你已经登过巍峨的大山,还是跨越重洋;我知道:你的心中永远有那么一个小村庄,那就是你的家乡!无论您在那里,都不能忘记我们的老家。</h3><h3> 我的家乡平遥美!</h3><h3><br></h3><h3>美篇制作:古月</h3><h3>文字编辑:古月</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