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广西越南之旅(第三篇:长寿村巴盘屯、百鸟岩、百魔洞2019.11.4)</h3> <h3> 2019.11.4日,出门第六天。锦绣古镇一夜好觉。用过早餐,我们在入住酒店门前留影几张。</h3> <h3>来到楼下的在拍照,没下楼的在楼上喊着给拍一张。</h3> <h3>看看我们这位妹妹的这张照片是不是很有创意?造型也特美。只有这身段才敢上这小哥的自行车。</h3> <h3>从古镇出发赶往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今天的车程又是一个200多公里,此时车正行驶在百色市田阳县地区。</h3> <h3>巴马瑶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北部,这里居住着瑶、壮、汉……12个民族。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显得很珍贵。这里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中午时分,我们来到这里在长寿村巴盘屯合影留念,每人手里举着个红包,是为去看望百岁寿星准备的。</h3> <h3>巴盘屯依山傍水,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远处层山叠嶂,近处碧水澄澈,波光潋滟。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每立方㎝可以达到两千到五千个。</h3> <h3>探望百岁寿星之后,我们来到百鸟岩景区。百鸟岩,又名水波天窗、延寿洞、龙虎洞,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烈屯西北漠斋山下。</h3> <p class="ql-block">坐上游船游览百鸟岩。</p> <h3>百鸟岩洞口外面植被繁衍,绿水艳目,把洞口点缀得幽静雅致。</h3> <h3>该洞是个独特的地下河溶洞,是大自然几亿年来的“杰作”。百鸟岩的成因主要是地下河水对漠斋山不断的溶蚀、浸蚀、崩塌的漫长过程而形成。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每当朝霞初升或夕阳西斜时,成千上万的岩燕飞出洞口贴水逐戏,蔚为壮观,因此得名“百鸟岩”。</h3> <h3>从洞中透过入口处,三角形的洞口如画家的定格镜框。</h3> <p>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宽处约40米,窄处10米。从洞口行至300米转折处,距水面30米处有一圆形天窗,山坳之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投射进来。</p> <h3>整个洞仿佛一座装饰华丽、景幻莫测的水下龙宫。其奇特景象似桂林芦笛岩,又因非乘舟不能游览,游人赠予“水上芦笛岩”之美誉。</h3> <h3>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水碧石净,光环萦绕,特别是伴随着游船前行,在每隔两三百米处就有一个天窗而形成日光月色的光感。在光影不断变幻的时光隧道中,这三明三暗的变化使人犹如经历了“三天三夜”的神奇感受。故英国洞穴探险队曾由衷地感叹在洞中探险可体味在地球上消失三天三夜的感觉。</h3> <h3>又经过一个天窗,我们感觉又是一个白昼。</h3> <h3>游览完百鸟岩之后我们继续乘船原路返回,依然是一路风景。</h3> <h3>百鸟岩是在水上游,百魔洞则是在岸上走。在百魔洞口外留影几张。我身后飘着一面红旗的地方就是百魔洞入口处。</h3> <p>百魔洞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最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1987年当中国和英国岩溶地质专家踏进百魔洞进行联合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可号称“天下第一洞”。洞的平均高度为80米,宽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盘阳河从百魔洞下流过。</p><p> 下面的这个视频需要把手机横过来看。</p> <p class="ql-block">远拍洞口景观</p> <p class="ql-block">近拍洞内景观</p> <h3>百魔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它包容了一切溶洞的特质。钟乳石或悬在顶部或拔地而起,有形态各异的动物、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在这块美丽的夫妻跪拜石前我们拍照留念。<br></h3> <h3>鸳鸯戏水</h3> <h3>孔雀迎宾</h3> <h3>崖上骏马</h3> <h3>百魔洞的独到之处还在于钟乳石高大气派。据测量,最高的石笋为39米,直径为10米。</h3> <h3>洞中这片高低不平的岩石是百魔洞的磁疗区,这里的地磁养生被传得神乎其神,尽管导游介绍这里的磁场是不能治病的,可是很多的游客依然坚持在这里躺着坐着。我们也来感受一下。我身后穿黄色衣服的一外地游客看到我们在拍照,很知趣地转过身去。</h3> <h3>游到这里远看洞口就像是一颗倒挂的爱心。在导游的讲解提示下,我拍下了这张洞口照。</h3> <h3>走出百魔洞,一条绿色的长廊尽显大自然的恩赐。</h3> <h3>在这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百草园里,生长着各类名贵的药材。</h3> <h3>这是同恐龙时代生长的现存于今最古老的木本蕨类植物——桫椤。它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称做“活化石”,堪称国宝,极其珍贵。</h3> <h3>结束了一天的游览,晚上入住巴马武周度假酒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