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石头寨

鄂东男

<h3>  石头寨,九个包(ber),黄市的细伢黑耳der,一首儿歌流传至今,虽不知是何含义,但大家耳熟能详,它地处张家畈镇的西面,黄市、林峰和余家河交汇的地方,从张家畈镇街上望去,十分的雄伟险峻,相传南宋末年为躲蒙古鞑子那里还建过临时县城。清代有黄市鲍世荣起兵造反,于成龙亲征剿匪,在屈家畈新桥勒石刻碑,至今清晰可见。作为土生土长的张家畈人,多年来一直想上去看一看,苦于没下决心,这个周末跟朋友老海一起,鼓起勇气终于圆梦,征服我心中的“乞力马扎罗”!😂😂</h3><h3><br></h3> <h3>从黄市出发,交通厕所还在建设中,不过就目前来看,张家畈境内沿路还没有这么高级的厕所吧!</h3> <h3>听朋友们推荐了几条上山的线路,有人说走余家河的闫家山,有人说走林峰金牛岭,不过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走门前湾村万家山,那里是外地驴友们经常上山的路,想来应该是一条比较成熟的线路了。由于万家山最近在修路扩宽,所以只能骑摩托车才能到那里!</h3> <h3>这里就是万家山的峰云山庄了,环境优美,以前来过。消费也是能接受的,不过今天的目的地不是这里,车子只能到这里了,现在只是开始!</h3> <h3>从万家山这边望去,石头寨好像也不是太远,因为期待所以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h3> <h3>一出湾子就碰到了“旺财”,刚刚还担心没有向导,这狗也确实有点灵性,估计以前经常和驴友上去,居然直接给我们带路了,有岔道的时候老海还是打电话问了世居在那里的朋友,他也是多年前去过,问一问还是保险些,旺财又说不了人话,万一带错了岂不麻烦!😂😁</h3> <h3>一路上只要是细心就不难发现,好多都是那些户外运动者的做的标记,水瓶和丝带做的路标,可以说只要到了山腰基本不需要向导了,有的还直接挂个小牌子打上了广告,我印象深的有一家叫“羽过添情”,因为名字特别很容易就记下了!</h3> <h3>其中有几段路的确非常陡峭,要手脚并用才能勉强上去,这种地形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难怪当年于成龙剿匪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走了5千多步才行至山腰,不过海拔接近700米,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酸爽……简直不可形容。不过登山嘛,要的就是这种感觉!</h3> <h3>  9:30从家里出发,快1点钟总算是看到了石头寨的东门,据说这山寨曾经有四座城门,从东门这里往下望去,张家畈的美景尽收眼底,境内的大山几乎都可以看见,铜锣岩、佛塔山、白石山、扬旗寨、邓家山、黄柏山、王家边水库……就连远处的胜利镇也依稀可见,由于长时间没有下雨,天空中始终有种灰蒙蒙的感觉,远处的景色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上山,绝对会更加的震撼!</h3><h3> 坐在东门的石门台阶下,休憩了许久,一来是体力确实有些不支(补充一下能量,来时带了些饼干和水),还有被眼前的景色留住,从来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和高度来审视我生活的地方,有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没有亲自登上去,哪怕描述得再精彩,你是永远都无法体会的。</h3><h3><br></h3> <h3>进入城墙后,驴友在大石头处做了记号!一边通向西门,一边通向“风洞”!</h3> <h3>景点标识牌😂</h3> <h3>这里就是从风洞向外望去的样子!外面就是悬崖,照不了全貌,这洞在峡谷的源头,洞里又有一狭窄的小洞与上面山顶相连,曲径通幽!</h3> <h3>远眺张家畈镇区,除了万家山应该就是余家河的闫家山离这里最近了。听说离闫家山不远有个叫什子河的地方,当时什子寨的人就到那里挑水到山上来吃,想想都觉得可怕。原来山顶也应该是没有水的吧!</h3> <h3>  从风洞回来往西上,这里还不是至高点,跟下面上山的路一样的陡峭,少说还有200多米海拔的落差吧,大约两点左右才登上了石头寨的顶峰!</h3> <h3>山顶的景色跟我想象的不大一样,这里明显有人用石头堆砌房子的痕迹,房间面积不大,我看了一下海拔––980米,这么高的地方建房子,当年那个没有机械全靠人力的年代,是怎么做到的?往西望处,林峰的一些塆落清晰可见,这才发现对面龟山过来的一条大岗看着比石头寨更高,应该就是人们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h3> <h3>第二个包</h3> <h3>万家山</h3> <h3>门前塆</h3> <h3>旺财特写</h3> <h3>黄市方向</h3> <h3>张家畈街</h3> <h3>佛塔山方向</h3> <h3>南宋年间的石墙至今还矗立在海拔千米的山顶,有人说是清代鲍世荣起兵造反所建,但有人说南宋末年,蒙古兵进攻麻城,当时的县令将县城迁至石头寨(古时又叫什子寨),以保百姓周全……</h3> <h3>  山顶上松树林立,荆棘丛生。除了龟山方向也就是西门那边可以看到,其余几面被灌木和荆棘布满,不容易看到外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周围的悬崖天险,峭壁上的迎客松和崖柏倒是长得郁郁葱葱,像今年这样异常干旱的年份,还能活命,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力量!</h3><h3> 在山顶休息了半个小时吧,就准备下山了,上来时的筋疲力尽随着休息和美景的“疗养”也荡然无存,无法估计下山需要的时间不如早些上路,无论身体和心情轻快了许多,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万家山停车的地方!</h3> <h3>迎客松</h3> <h3>迎客松</h3> <h3>  </h3><h3> 总结一下这次登山的经验:1.鞋子一定要穿好,最好是那种钉子鞋,我穿的帆布鞋,一路遇到树叶滑得厉害(气的不是亏😓)。2.尽量选择雨后的天气,这样不但站的高,还可以看得远。3.带把轻便的山刀,有时要砍下路,有时要防身😂(想多了!)其他的就不需赘述了,你说你带个滑翔伞上去,然后嗖的一下飘下来😁,也不是不可能哦!</h3><h3> 补一张老海童鞋的照片,感谢你陪我一路翻山越岭,辛苦了!有点小遗憾的是,因为怕时间不够其他几座山门只是远眺没有前去游玩,下次再说吧!(如果再去,准备再换一个线路,登山不走重复的路才有意思)。晚上只有用东山吊锅加老米酒才能缓解身体的疲乏了。玩也玩得匆匆,写也写得匆匆。个人喜好,不喜勿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