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一部永远耐读的经典

泸江晚秋

<h1><b><i>书评:泸江晚秋(原创)<br></i></b><b><i>图片:自拍于书内插图<br></i></b><b><i>配乐:轻音乐《回忆日记》</i></b></h1> <h1>英国女作家夏洛蒂的小说《简爱》,早年读过的。女主人公简爱和她心爱的罗切斯特先生,经过重重磨难,最终成就美满姻缘的故事,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非常喜欢简爱一颗要强、敏感、细腻、丰富的心灵,却特别不喜欢她那黑黑的大块头、后来又瞎又独臂的半老头儿罗切斯特。心想,简爱为什么不选择她的表哥、年轻英俊的圣约翰呢?</h1><h3><br></h3><h1>于自己年轻时读过的一些中外名著,退休后常有重读的愿望。前些天偶读<font color="#b04fbb">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不意竟看到《简爱》被列入了中学生的必读书目</font>。这,引发了我探究的浓厚兴致。</h1> <h1>于是费力寻来,于是仔细读毕,之后,一切情景、人物、事件,在脑海不停的浮现。《简爱》确是一本耐读的经典名著,窃笑当年自己多么愚昧,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h1><h3><br></h3><h1>如今的中学生,自然比我们年少时感觉敏锐,可毕竟涉世未深。已是古稀之年的晚秋,愿意和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交流重读后的粗浅心得,以抛砖引玉。</h1> <h1><b><font color="#ed2308">一、丰富的人文内涵,耐人寻味</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简爱》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北部乡村。自幼父母双亡的女孩简爱在舅妈家饱受欺凌,十岁后在洛伍德寄宿学校被当众羞辱。十八岁在桑菲尔德府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相爱,他们冲破重重阻力,最终获得了美满的姻缘。情节不复杂,人物不多,篇幅也不太长,五百多页。<br></h1><h3><br></h3><h1>任何作家的思想轨迹,都不能完全脱离他们生活的年代,其作品,亦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特征。翻遍《简爱》,只有月日的显示,并无年代的记载。但是人们依然可以从某些蛛丝马迹,体会成书的时代背景。</h1><h3><br></h3><h1>作者夏洛蒂生于1816年卒于1855年,该书第一次出版为1847年。而期间(1836至1848),已成为当时工业强国的英国,爆发了著名的宪章运动。工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在议会里有选举权,显现了工人阶级自主意识的觉醒。《简爱》这部书所表达的女性自尊自强自立,同样律动着时代脉搏的节拍。</h1> <h1>马克思非常喜欢《简爱》,欣赏作者的才华,把夏洛蒂与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萨克雷比肩,称赞他们的作品所揭示出来的社会现实,比一切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h1><h3><br></h3><h1>为什么呢?个中原因,无外乎两个字“真实”。有人认为《简爱》即是作者的自传,这未免夸大,但书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确实有作者的身影。夏洛蒂出生在英国北部荒僻的乡村,父亲是个丧偶的穷牧师。为了6个孩子活命,他将包括作者在内的三个女孩,送到寄宿学校,而在那,她的两个姐妹死于疾病。所以作者才能将简爱在寄宿学校的情景,描绘得那么摧人泪下。</h1><h3><br></h3><h1>而那些政治家、道德家长篇宏论,却往往粉饰现实,虚伪庸俗。比如简爱寄宿学校的董事会主席、慈善家勃洛克斯特,克扣孩子们的食物,使得80位学生,45位染病甚至死亡,引起社会关注。</h1><h3><br></h3><h1>还当提一下我年青时欣赏的牧师圣徒约翰。他本有心爱的女子,但为了于宗教上有番作为,便“忍痛割爱”,而不惜选择了刻苦、忠实、坚强、他并不喜爱的简爱为殉教伴侣,多次说服她嫁其为妻,同往印度传教。宗教的灭绝人性,在小说中被揭露得体无完肤。当然,约翰也是受宗教毒害的牺牲者,也庆幸渴望美好生活的简爱,明智而本能地拒绝了他。</h1><h3><br></h3><h1>此外,英国乡村当时老百姓的贫困,有钱阶层的奢侈,书中也比比皆是。所以马克思对夏洛蒂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品价。</h1> <h1><b><font color="#ed2308">二、独特的艺术形象,发人深思</font></b></h1><h3><br></h3><h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中,人物是描写的中心,它应当“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只有个性鲜明,即黑格尔说的“这个”,才能打动人心。历史上,中外名著讴歌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比比皆是。譬如中国有梁祝,英国有罗密欧和朱丽叶。而《简爱》的独特性在于,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不落窠臼。与众不同处主要有两点:</h1><h3><br></h3><h1><font color="#b04fbb"><b>第一,男女双方主人公均不为俊男靓女。</b></font>请看被简爱直接说成“难看”的罗切斯特先生之肖像描写:“中等身材,胸部相当宽,脸黑黑的,容貌严峻,眉头紧蹙……已不太年轻”。初相识,以至使十八岁的女孩感到害怕,何况后来还断了一只胳膊,瞎了一双眼睛呢。</h1><h3><br></h3><h1>而简爱呢,也谈不上美丽。没有漂亮的卷发,美丽的眼睛,更没有凹凸有致的身材,并且贫穷。单薄的小个子,不爱说笑,衣着朴素。只是有些秀气,言行举止很有教养。与高端美丽富有的英格拉姆小姐相比,她就是一株可怜的狗尾巴草。</h1><h3><br></h3><h1>但是简爱有一颗敏感善良的心灵,一双善于发见美的眼睛,有知识有理解力有才华,绘画技艺优秀,钢琴弹奏悠扬,这些,只会卖弄风情的肤浅的拉英格拉姆小姐,望尘莫及。简的这些优点,罗切斯特尔同样具备,只是男主人公非常富有,慷慨大方,并且歌喉粗犷嘹亮。</h1><h3><br></h3><h1>善良敏感丰富的心灵,对事物有超常的理解力,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基础,这缘自他们命运多舛。简爱从小寄人篱下,受尽屈辱;罗切斯特被父兄欺骗,娶了一位精神病患者为妻,因此他们渴望真挚的友情、亲情和爱情,不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当二人在府中进一步接触,双方对话迸发着智慧的火花,觉得“懂我”,心心相印,互相坚定地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书中安排美丽的英格拉姆小姐和英俊的约翰先生,皆为陪衬人物,起烘托作用罢了。</h1><h3><br></h3><h1>这不等于说,颜值高就不好,作者的深意是,人们在择偶时,不必过度地看重,自己觉得顺眼就行。这一点对中学生,尤其重要。而当今社会某些人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不但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至于有些女性为了取悦他人,过分美容,也没必要。网爆有位男子见妻美容后,觉得很陌生,从此与她分床而睡,岂不更加糟糕。</h1> <h1>不以颜值表现真挚的爱情,发人深思;但这部小说之所以打动人心,其魅力在于<b><font color="#b04fbb">人物形象塑造独特的第二点:简爱自尊自强,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font></b>即使身无分文,寄人篱下,灵魂上也始终不屈不挠。</h1><h3><br></h3><h1>在舅妈家被无情的表哥毒打,被里德太太无礼的辱骂,简爱敢于表示抗议。在寄宿学校,被学监无中生有,污蔑为说谎者,她敢于辨解以保持自尊。而当与罗切斯特相互产生爱情之后,社会地位的悬殊,使她不敢轻易答应,直至罗切斯特反复表白,经过确认之后简爱才应允。在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突然得知罗切斯特已有疯妻,简爱非常痛苦。但她不论男主人公如何挽留,也不愿屈尊为情妇,而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不带分文地离开了心上人,以致险些因冻饿而失去生命。</h1><h3><br></h3><h1>自强自立,保持人格的自尊,不要说在中世纪封建阴影下的英国,了不起;即便在当今发达的21世纪,也难能可贵。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在婚姻的选择上,一切向钱看。高富帅,白富美,就能得到幸福吗?因此《简爱》这本书,不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还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推荐为中学生必读书目,我想主要目的在此,并且不仅限于婚姻一方面,任何情况下,个性独立自尊很重要。</h1> <h1>但是简爱的独立性,倔强在骨。在为人处事方面,她是文雅有理性有教养的。言行举止,简爱注意得体适度有礼貌,并且声音轻柔,用语委婉。这一点本人非常欣赏。而现在的某些“女强人”,大有呼风唤雨之势。温柔是女性的特征,女人心中讨厌“大姨娘”式的男性,恐怕一味张牙舞爪的女性,男人也讨厌吧。</h1><h3><br></h3><h1>在文学艺术群象的宝库中,瘦弱矮小的、不漂亮的简爱,独树一帜,仿佛很高大美丽得永远熠熠生辉。这令人不得不佩服女作家夏洛蒂深沉独到的目光,精湛独特的构思,以至和上书本,赞赏之情久久回荡在我的心田。</h1> <h1><b><font color="#ed2308">三、娴熟的艺术手段,引人入胜</font></b></h1><h3><br></h3><h1>《简爱》在创作手法上当属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也多有浪漫主义的成分。本书艺术上的造诣,也不容忽视。作家驾驭文字的功夫,不外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些技巧夏洛蒂都能娴熟运用,能将它们有机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有学生说:“多读这本书,会写作文了”。这话不假,因为即便晚秋重读之后,也有些跃跃欲试呢。</h1><h3><br></h3><h1>简书最令人欣赏的文字,是描写。描写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该作品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因为他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便于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并且真实可信,如果换作第三人称,效果定然逊色许多。随便举个例子,比如简在与罗切斯特敞开心扉之后,男主人公突然消失,十天都没有一点消息。简爱心中非常惦念,但她这样说服自己,最终归于平静:</h1><h3><br></h3><h1>“你跟桑菲尔德的主人毫无关系,除了他应当付给你的薪水,感谢你因尽职而得到他的尊重和厚待……他跟你不是同一类人,要牢记住你的社会地位!”人物形象的自尊自重有理性,通过心理叙述,表达得真实可信。</h1><h3><br></h3><h1>该书的肖像描写,常常比较细腻,表现了女性作家观察事物的细心周到。比如对英格拉姆小姐形象之描绘:“高个儿,漂亮的胸部,削肩膀,长长的脖子挺优美……头发乌油油的,梳的那么合适……”原文很长,前面已说过,这位小姐在书中起烘托作用,是罗切斯特为使简爱吃醋,故意安排的。</h1> <h1>而最引人入胜的,令我赏玩不尽的,是书中大量的景物描写,小说中可称环境描写。比如男女主人公定情之际的第23章,便有多处精湛的描绘:</h1><h3><br></h3><h1>“美妙的仲夏遍布着英国……甘草已经收了进来,大陆被晒的又白又硬,树木正在它们郁郁葱葱的极盛时期……白昼耗尽了它的烈火,露水清凉地降落在喘不过气来的平原和烤焦了的山顶上……某一座山峰上方闪出红宝石和熊熊炉火般的光辉,又高又远、愈远愈淡地的覆盖了整整半爿天空……”</h1><h3><br></h3><h1>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简爱对即将到来的爱情怀有极大的欣喜,此时此刻,一切在她眼中都是那么美好并期待。优秀的景物描与,不仅映衬了人物情绪,烘托了气氛,同时也辅助了情节的发展。并且还使读者通过文字欣赏到了异域风情,一种诗意油然而生,开卷有益呢。</h1><h3><br></h3><h1>对话、叙事方面,也多有精彩之处,此因篇幅有限,不便多谈了。本人年轻时读小说,只注重情节的发展,许多描写,特别是景物描写,往往一目三行,由此,丢掉了许多可欣赏的宝贝。希望年轻的中学生们,不要如此。</h1> <h1><b><font color="#ed2308">四、鸡蛋挑骨头,暂且存疑</font></b></h1><h3><br></h3><h1>尽管《简爱》读之爱不释手,但仍然有几处,晚秋暂时不能理解,在此作揖向各位方家讨教。</h1><h3><br></h3><h1>首先我还是不能十分喜欢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先生,虽然他富甲一方、有头脑,有才华并且正直真挚。但无论,我都不能原谅他对简爱隐瞒已婚的事实,哄她去教堂举行婚礼。限于父亲和哥哥的阴谋,罗切斯特无意娶了一位精神病患者,痛苦不幸谁都理解,可如此就使得他和简爱的爱情,含有欺骗的成分,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若此构思,自是情节出人意料,怎样理解呢?</h1><h3><br></h3><h1>其次把罗切斯特的形象安排得那么丑陋,并且后来还夸张地使他断了一只胳膊,瞎了双眼,这合适吗?作者的意图显而易见,为的是表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形,老年夫妻一方患病也是常态,可对简爱也太残酷了些。并且她的独立性倒是充分表达出来了,可罗切斯特却要依附妻子存活,简爱成了救世主。若此,男主人公的独立人格呢?感激的心理有些卑微,这种爱平等吗?</h1> <h1>再有,某几处情节过于巧合。比如简爱本是一位身无分文的女子,在这种况味下,她的自尊自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但作者为了表达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真爱及美德,精心安排了她接受了一笔叔叔的巨额遗产,使她瞬间成了富人。这种夸张含戏剧意味,真实吗?</h1><h3><br></h3><h1>此外,书中大段大段的人物自言自语,不像在对话,而象在演讲。觉不够简洁精炼,读之往往一目三行。可能是自己没有耐心吧。书中稍有几处迷信思想和阶级偏见,年轻的朋友们读时请注意。</h1><h3><br></h3><h1>尽管存些疑惑,然瑕不掩瑜,《简爱》依然是我最喜欢读的书目之一。</h1> <h1>限于篇幅,更限于本人的能力和精力,本文在此只提供了晚秋阅读《简爱》粗略的心得线索,自己做个纪念,同时便于朋友们修正丰富。其实小标题的每一个方面,都可单独成篇,尤其是人物形象分析,更可洋洋洒洒,浓墨重彩。</h1><h3><br></h3><h1>但凡中外文学名著,都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令人百读不厌。《简爱》自问世150多年来,一直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之一,这部永远耐读的经典,至今仍然闪耀着明亮的光辉。让我们捧之悉心阅读,不断去发见、品味,书中那一颗颗光彩照人的珍珠吧。</h1> <h3>感谢北京游云女士美评!🍎🌹🌹</h3> <h3>感谢宁波静雅女士美评!❤🌹🌹</h3> <h3>感谢上海想一想先生美评!🙏🍎</h3> <h3>感谢昆明苏舒女士美评!🙏🌹</h3> <h3>感谢山西何春玲女士美评!🙏🍎</h3> <h3>感谢吉林拙翁先生美评!🙏🍎</h3> <h3>感谢湖北桃李不言先生美评!🙏🍎</h3> <h3><b>泸江晚秋 2019.11.23. 稿于昆明</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