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呢? 保护肠道的宜与忌,每一条都很重要!

高纤故事&肠道健康

<h3>人体内长9米多的胃肠道对健康的影响并不完全局限于消化功能。肠道内生活着数万亿个微生物,它们与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着相互作用。那么,肠道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呢?在日常生活中,守护肠道健康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h3> <h1><font color="#39b54a"><b>  肠道影响整体健康的六种方式</b></font></h1><h3><br></h3><h3><font color="#39b54a">一.皮肤</font></h3><h3><br></h3><h3>如果你有皮肤问题,也需要检查下肠道。研究发现,像许多其他人体器官一样,皮肤也会对不平衡的肠道功能产生负面反应。肠道功能差的人更容易患上荨麻疹或皮疹等炎症性皮肤病。</h3><h3><br></h3><h3>湿疹和荨麻疹等皮疹是肠道健康失衡引起的免疫反应。在通常情况下,食物反应是这些诱因的来源之一。</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二.大脑功能</font></h3><h3><br></h3><h3>你或许认为肠道与大脑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两者通过脑-肠轴不断地进行交流。这种双向的通路将大脑的情感和认知中枢与肠道功能连接了起来。</h3><h3><br></h3><h3>很多神经递质实际上是由肠道菌群在肠道内生成的;它们想方设法地进入大脑,从而影响大脑功能。当肠道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时,血脑屏障随即变得更有渗透性,这就降低了血脑屏障保护大脑免于受到血液循环中毒素影响的有效性,甚至减弱了身体的正常炎症信号。</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三.免疫系统</font></h3><h3><br></h3><h3>免疫系统会对通过肠道屏障的每种物质进行检查。当这道屏障渗漏时,毒素和只得到部分消化的蛋白质就会通过肠道屏障,引发免疫反应。</h3><h3><br></h3><h3>免疫系统的大部分(约占70%)生活在肠道范围内。这就是人体出现的很多健康隐患通常都与消化问题和食物过敏有关的原因所在。肠道失衡就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过敏、哮喘、偏头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h3><h3><br></h3><h3>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通常有明显的食物诱因导致其症状加重。这些食物诱因激活了局部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到肠道内膜的健康功能,干扰了它吸收营养物质、生成酶和用于消化的重要化学信号的能力。</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四.肾脏健康</font></h3><h3><br></h3><h3>肾脏与结肠都有助于调节体内盐和水的平衡。肾脏还对排泄水溶性毒素起到了次要作用;这些水溶性毒素也有可能是通过肠道来吸收,或是由肠道微生物对其进行代谢。因此,当肠道内膜受损(有时是服用抗生素造成的)时,对肾脏尤为危险。</h3><h3><br></h3><h3>菌群失调会导致从肠道吸收的毒素数量增加,提高免疫反应,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肾脏健康,最终造成慢性肾病。</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五.肝脏健康</font></h3><h3><br></h3><h3>与肾脏的功能很相像,肝脏也负责人体的解毒功能。通过肠道的一切物质最终也会从肝脏中排出。</h3><h3><br></h3><h3>几乎所有的物质(包括激素、杀虫剂、毒素、药物和代谢产物)都在肝脏中被处理,通过胆汁排泄到肠腔内。大部分在肠道内被吸收的物质直接进入了肝脏,这被称为“首次通过循环”;如果有必要,肝脏对这些物质进行代谢。</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六.体重</font></h3><h3><br></h3><h3>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个头大小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肠道细菌也是如此。某些营养物质具有改善肠道健康的能力,这就有助于调节体重。</h3><h3><br></h3><h3>研究表明,人们的体重受到两门细菌(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平衡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中这些细菌优势的确立是由你所吃的食物来控制的。某些植物营养素(称为多酚,大量存在于丁香、八角、原料可可、绿茶和亚麻籽等食物中)对增加拟杆菌门细菌对硬壁门细菌数量的比例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有助于将体重保持在健康合理的范围之内。</h3><h3><br></h3><h1><font color="#39b54a"><b> 保护肠道健康要牢记这几点</b></font></h1><h3><br></h3><h3><font color="#39b54a">这些食物要少吃</font></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油炸类食品</font></h3><h3><br></h3><h3>我们知道,油脂被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经过高温处理后会产生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另外,大部分的油炸类食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丙毒”,这是一种致癌物,进入人体后,会破坏维生素,改变蛋白质的性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炸薯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尤其高,需特别注意。</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腌制类食品</font></h3><h3><br></h3><h3>腌制类食品由于在其加工过程中会添入大量的盐,因而很容易产生诸如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在腌制蔬菜的过程中,如果盐分少于15%,同时气温高、腌制时间短时,蔬菜中本身含有的硝酸盐很有可能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科学研究显示,食物在腌制1小时后,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直至2周左右到达高峰,这种状态至少持续2~3周。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首先会对肠胃系统产生刺激,影响黏膜组织,并引发炎症甚至是溃疡;还会使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增加患癌风险。因此,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肉类加工食品</font></h3><h3><br></h3><h3>大部分肉类加工食品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另外,火腿制品等含有大量的钠,经常食用会导致人体盐分摄入超标,从而造成血压波动明显,甚至对肾功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饼干类食品</font></h3><h3><br></h3><h3>饼干中含有大量糖分和反式脂肪酸,经常食用,容易产生饱腹感,还会影响身体对其他富含营养食品的摄入,从而造成人体缺钙、缺钾、缺维生素等营养不良的现象。青少年经常过多食用饼干类食品,容易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发育。此外,有调査发现,人体摄入过多甜食,容易导致胰岛素分泌过高,引发内分泌失调的同时,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佝偻病、近视、龋齿等多种疾病。而反式脂肪酸会降低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胆固醇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患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的风险。因此,饼干虽然味道香甜,但是食用应该适可而止。在选购饼干或其他类似食品时,如果包装配料表上标明有“起酥油”“植物奶精”“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字样时,都说明含有反式脂肪酸,购买宜慎重。</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碳酸饮料</font></h3><h3><br></h3><h3>碳酸类饮料口味独特,尤其适合夏季消暑解渴,所以常常让人欲罢不能。殊不知,碳酸饮料中的多种物质,是人体骨质疏松、糖尿病、肠胃功能紊乱的“元凶”,儿童经常饮用,易得龋齿;成年人过量饮用,也不利于健康。</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烧烤类食物</font></h3><h3><br></h3><h3>当肉类食物在烤炉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你可曾想到,这些香味的背后,是蛋白质在发生变化、维生素在被破坏。这些改变,不仅使得肉类的营养价值下降,甚至还会产生致癌物质。有些烤肉外焦里嫩,其实嫩的肉还没有熟透,可能带有多种细菌和微生物,再配上胡椒、辣椒、孜然粉等热性食材,对人体消化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可能伤害消化道黏膜,进而诱发癌症。</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蜜饯类食品</font></h3><h3><br></h3><h3>蜜饯类食品含有大量的甜蜜素、防腐剂以及亚硝酸盐,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形成亚硝酸铵。另外,蜜饯类食品中过多的香精等也是损害人体肝脏的“利器”,较多的盐分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蜜饯虽美味,食用也要谨慎。</h3> <h3><font color="#39b54a">摆腰揉腹养肠道</font></h3><h3><br></h3><h3>与肠胃相关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按摩这些穴位,对改善肠胃功能有好处,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即可,10~20次为一组,以出现酸胀感为宜。针对常见肠胃问题,可以试试两个养护操。</h3><h3><br></h3><h3>摆腰。身体、双手有规律地摆动。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右手轻拍小腹,左手轻拍后腰,反方向重复,做50~100次。强化肠胃,缓解消化不良。</h3><h3><br></h3><h3>揉腹。睡前或饭后1~2小时,搓手20次,手暖后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10分钟左右,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可调节肠胃蠕动,对缓解便秘有好处。若要缓解腹泻,可采用逆时针的按摩手法。揉时力度适中,尽量穿棉质无扣上衣。</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膳食纤维助消化</font></h3><h3><br></h3><h3>肠道疾病又被称为“吃出来的富贵病”。护肠需要“管住嘴巴”,关注膳食营养的均衡、安全与合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肠道吸收负担,促进肠道蠕动。</h3><h3><br></h3><h3>护肠要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清洁食物,适量补充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大类,能防止便秘、预防结肠癌,对心脑也有好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每日要摄入膳食纤维25~35克。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有红小豆、绿豆、玉米面等;蔬菜有毛豆、香菇、蚕豆等;水果有石榴、梨等;坚果有黑芝麻、松子、杏仁等。慢性肠道疾病患者要少吃太甜的水果,如葡萄、哈密瓜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h3><h3><br></h3><h3>养成三餐规律、细嚼慢咽、晨起一杯水的好习惯。吃饭时至少嚼10次再咽下去。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助消化,并可杀菌消毒。俗语说,“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睡了一夜,体内水分减少,晨起喝水可防止血液黏稠,又可清洁已排空的肠道,利于肠道蠕动和宿便排出。体质较弱的儿童、老人可以喝半杯(约100毫升)温开水,成年人可喝一杯。</h3> <h3>产品研发背景</h3><h3>2005年以后,随着第二代基因测序仪的诞生,标志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科学家们发现人体除了500万亿的自体细胞之外还包括1-1.5倍的共生微生物。随着有关肠道菌群与疾病的海量研究数据的揭示,慢性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尿酸等,自体免疫疾病,如癌症、银屑病、结肠炎、哮喘和关节炎等,以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h3><h3>中医学中一些有明显疗效的中药或验方,如黄连素和葛根岑连汤,亦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来改善疾病症状。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膳食纤维来调整或平衡肠道菌群,但是仅用膳食纤维调整肠道菌群会出现疾病症状改善慢等特点。</h3><h3>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以及相关消炎药物改善慢性疾病症状的报道,科研人员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会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道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会进入血液中,产生慢性炎症因子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紊乱,这是仅用膳食纤维调整肠道菌群并不能明显改善疾病症状的根源所在。</h3><h3>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和不足,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海英博士,以具有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组合膳食纤维、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组合真菌多糖、以及兼具减轻慢性低度炎症反应并对肠道菌群无不良影响的“药食同源”中药为基础,研发出一系列高纤谷物食用菌冲调粉。通过临床验证,可有效阻断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在内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等在内的自体免疫疾病,同时具有润肠通便、改善体重的效果。</h3><h3>生产采用医药标准的GMP无菌生产车间,45度超低温恒定粉碎破壁工艺,保证了全谷物营养成分,超低温粉碎破壁生产效率仅为普通谷物粉生产的十分之一,每天仅生产原料1吨;对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生产,仅能做到每小时30公斤,所以我们不惜时间成本,不论加工成本,只为做良心食品,只为更好的保留食材本身的营养成分!</h3><h3><br></h3><h3>产品使用说明</h3><h3>本产品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如出现排便量和排便次数增加均属于正常现象。</h3><h3>首次食用本系列产品,部分用户出现腹胀、排气、排便频繁,说明肠道菌群在产生剧烈变化,属于正常现象。</h3><h3>若出现严重腹胀又不排气的现象,须多运动以增加肠道蠕动。若腹胀不能缓解,可适量减少高纤冲调粉的食用量,待肠道适应后,再补充至建议食用量。</h3><h3>食用方法:取33克本品1袋放入容器内,以200mL 70℃温开水冲调,搅拌至均匀即可食用。</h3><h3>本品是食物原味,无添加任何调味剂和防腐剂,用户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食物调口感,如:水果、牛奶等。</h3><h3>建议食用量:成年人2-3袋/天,儿童1袋/天。</h3><h3>温馨提示:食用菌过敏者禁食。</h3>

肠道

菌群

膳食

类食品

人体

食物

健康

疾病

纤维

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