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相容的寺庙一一大仙寺

快意人生绿林始

<h3>  南京有个大仙寺,一般人很少知道。11月21日与社区合唱团一起参加第五届“石山民俗文化节”活动,才有幸参观游览了这座少见的佛道结合的寺庙。</h3> <h3>  大仙寺位于秦淮区白下科技园永丰大道6号。相传明代时南京大石山有黄大仙显灵,众人募资建大仙庙,大仙庙是道教庙宇。后大仙庙屡建屡毁,2007年更名为“大仙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同时保留道观。</h3> <h3>  2009年大仙寺重建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地区独具特色的庙宇: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后面大仙殿供奉三位老太爷:黄大仙、张大仙、王大仙。</h3> <h3>  石山民俗文化节,是南京首个由民众和寺院自行组织,自发举办的文化盛宴。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前后三天,据传为三位大仙茅盈、茅固、茅忠三位仙家生日,并形成传统相沿至今,四面八方围聚而来的百姓不计其数,各路百姓结伴同行,或朝拜诵经或自娱自乐,自然行成一种具有文化特色的庙会模式。</h3> <h3>  为了更有效的引导信众倡导文明,将现有的文化资源凝成文化品牌推广延续,2015年大仙寺会同民众举办首届石山文化节,重振数百年来石山地区最具人气、最有特色有组织程序的民间活动。</h3> <h3>  今年是第五届石山民俗文化节,前四届的成功举办,被民俗专家誉为“往昔民俗传统文化在当代比较完整的恢复体现”,民众热捧,专家称道。今年的盛会,专家作了专项指导,内容格外丰富,民俗特色尤为浓郁,既体现了南京历史上的古文化传统,又能满足各年龄层次的精神需求。</h3> <h3>  我们紫金社区艺术团在这届民俗文化节中,表演了“柔力球”、“太极拳”及大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等节目。我有幸成为合唱团的成员之一,通过排练更加感受到唱歌的魅力。上图为大合唱,下图为太极拳。</h3> <h3>  这次文艺节目中舞蹈表演比较多,特别是水兵舞,各社区艺术团都有不同的水兵舞表演,上下图均为水兵舞,节奏感很强,让人精神振奋!</h3> <h3>  “狮子舞”是欢乐喜庆场合不可缺少的节目,诙谐的表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热烈的气氛。</h3> <h3>  庙会文化有内容,转山祈福乐融融,</h3><h3> 非遗传承展技艺,群众演岀一重重。</h3> <h3>  演出结束,吃罢斋饭,沿五观堂门前道路上山,走岀十几步左转,顺着道路上十七级台阶,就来到供奉三位老太爷:黄大仙、张大仙、王大仙的大仙殿。</h3> <h3>  今日庙会,所以在殿外也搭起了供台,平时沒有。</h3><h3> 庙内供奉着可爱又可敬的仙家,大家都称:三位老太爷。从左向右,分别是张老太爷(也称张神医)、黄老太爷(大当家)、王老太爷(王商人)。</h3> <h3>  中国老百姓对黄大仙的信仰,始之久远,传之弥广。所祀奉的黄大仙,一说为汉代张良杞桥纳履的黄石公;一说为晋代得道成仙的黄初平道长;也有广说为当地的灵狐地仙者。</h3><h3> 现今我国香港地区的黄大仙庙最为著名。</h3> <h3>  大仙殿前有一块大石头,此石即是当年秦始皇挥鞭带岀的碎石,石上鞭鞘遗痕清晰可见。</h3><h3> 西汉孝元帝时(公元前74年一一公元前33年)。大茅真君茅盈北来访洞天福地,路过石山,见此石灵异非凡,坐石上参悟道法,半夜子时,见东南放光,及旦,便往放光处曲句山(今茅山)而去,所以,后人又称此秦皇遗石为仙人石。</h3> <h3>  大仙殿前建有照壁墙,正面为古典砖雕形式刻印的送鹤延年图,下方有八仙图案。后面墙上题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此字为近代弘一大师手迹,依照原版采用古典砖雕形式刻印,下方有佛教八吉祥图案。可谓一墙之隔,兼容仙佛,成为大仙寺一大特色和亮点。</h3> <h3>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尊佛像,三尊佛像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引接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称作“横三世佛”。</h3> <h3>  在大雄宝殿东侧山坡上,立有一块大仙山石碑。</h3><h3> 据说此山来历,起源于秦始皇凿秦淮河,断金陵王气的传说。秦始皇巡游江南,见一山挡道,抽鞭挥去,断为三截:山底为今江宁的方山(又名天印山),山腰为句容三岔镇境内的赤山,山尖落入江宁东山镇为东山,鞭子带的尾石、碎石落入今秦淮区石山村境内,便成了这座石山。</h3> <h3>  上图为信众祭拜仙石时供奉的水果、香火。</h3> <h3>  在大雄宝殿的西边山下,有一座土地庙。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祭祀土地。按照中国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一一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后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h3> <h3>  岀大雄宝殿,下台阶的东面有一财神殿。财神爷在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h3><h3> 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王亥(中)、比干(东)、柴荣(南)、关公(西)、赵公明(北)。</h3> <h3>  在大仙寺门外的西南方有一口井,称为仙人井。据传为当年大茅真君茅盈往曲句山(今茅山)路过石山,坐秦皇遗石上参道悟法,经宿及旦,离去时后山上留下一汪清泉。当地居民饮之,甘醇可口,觉得神清气爽,如饮琼浆。随于泉眼处筑井,因位于大小石山间,名之为砳泉。又此泉水乃仙人所赐,饮之祛病养生,当地人称为仙人井。</h3> <h3>  在演员休息更衣室的后方,有一中式庭院,阁上书有“砳泉”二字匾额,应是来客参禅或研讨之处所,景色甚好,特留影纪念。</h3> <h3>  结束了大仙寺的游览感慨万千,有词为证:</h3><h3> 科技园内楼林立,却闻近处梵音。飘来微风有香熏。仔细寻觅,仙寺藏树荫。</h3><h3> 古来佛道多争斗,今却共处一林。和谐盛世看如今。佛道合一,同祐国家欣!</h3><h3> 调寄《临江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