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2019.11.23我们一行11人乘坐由杭州开往齐齐哈尔的K48次列车,开始了我们的满洲里、东三省之旅。</b></h3> <h3><b>24号的晚餐、25号的中餐和晚餐</b></h3> <h3><b> 德明带来的5年存放酒口感不错,大家喝的好开心😁!</b></h3> <h3><b> 25日8时15分左右到达齐齐哈尔站,列车晚点大概十几分钟。4187次列车就停靠在对面站台,按计划老凯和杭育去签票,其他人在原地等,当时气温零下15℃,尽管我们下车前都添加了衣服,但站的时间久了还是相当的冷。9点03分列车从齐齐哈尔开出,19时43分正点到达满洲里。</b></h3><h3><b> </b></h3> <h3><b> 满洲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准地级市),代管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境内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b></h3> <h3><b> 由谢作平的同学安排入住江南大酒店。</b></h3> <h3><b> 这是谢作平的蒙古族同学为我们准备的极具内蒙古特色的接风晚宴。</b></h3> <h3><b> 26日早餐后大约9点,我们分乘4辆出租车来到了北国第一门,当时气温零下16℃,在此可以眺望对面的</b><b>俄罗斯。</b><br></h3> <h3><b> 来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带有浓郁的欧洲风情的建筑,虽然由于天冷我们没有看见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游客。但有青春美丽的三位美神组成的音乐喷泉广场,更显得“北国第一门”和商贸旅游区和谐统一。</b></h3><h3><br></h3> <h3><b> 午饭后沈凯的关门弟子指挥中心金益鹏的父亲(和老沈同岁)派了二辆车去了呼伦湖。</b></h3> <h3><b> 呼伦湖 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又名达赉湖。呼伦湖湖面呈不规则斜长方形,轴为东北至西南方向,长度为 93 公里 ,最大宽度为 41 公里 。</b></h3><h3><b> 呼伦湖水的补给来源一是承接大气降水,二是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的注入。</b></h3><h3><b> “呼伦”是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因历史上湖中盛产水獭而得名。俗称“达赉”,也是蒙古语,意为“海”。意为达赉湖就是海一样的湖。</b></h3><h3><b> 呼伦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原始而粗犷,秀丽且洁净。静若处子微波荡漾,动如蛟龙惊涛拍岸。若能在呼伦湖观看“水上日出”,必然会使您心旷神怡;在芦苇王国的乌兰诺尔观鸟,则让人如入神话般境界。只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湖面结了厚厚的冰,看不到那种美景。</b></h3> <h3><b> 晚上金益鹏父母在距车站不远的一家具有内蒙古特色火锅店设宴款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浙江老乡。</b></h3> <h3><b> 27日白天自由活动,上午去逛了一圈以经营俄罗斯商品为特色的四道街,买了套娃等俄罗斯商品。</b></h3><h3><b> 套娃翻译成俄语是属于马特廖什卡,据说是一位很普通妇女的名字,之前套娃形象跟这些妇女是差不多的,同时在她的肚子里面还有小娃娃,代表的意思就是人丁兴旺。更为深层一点的意义,就是表达对民族和家庭的热爱。</b></h3><h3><b> 下午16:30退房从宾馆出发去车站,晚餐是在满洲里站斜对面的一家小面馆吃的手擀面。18:33分我们坐上了从满洲里来往哈尔滨的K7092次列车,次日早上6:31准时到达哈尔滨。</b></h3><h3><b> 入住位于道里区安广街80号的汉庭快捷酒店(距哈尔滨车站1.8公里)。</b></h3> <h3><b> 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北部交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户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b></h3><h3><b>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b></h3> <h3><b> 28日上午游览了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和松花江,顺便购买了一些当地特色的纪念品。</b></h3> <h3><b> 中央大街是东北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哈尔滨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街上禁止车辆行使。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b></h3><h3><b> </b></h3> <h3><b> 最奇特的是中央大街上铺的石头,他是长方形条形石,但以纵向冲上铺满,由1924年以俄罗斯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社监工完成的。</b></h3> <h3><b> 虽然当天哈尔滨气温在零下16℃,但与满洲里相比已经感觉没有那么冷了。</b></h3> <h3><b> 到哈尔滨不尝马迭尔冰棍,就相当于到了北京没去长城和故宫,都会被人说白去一回。这支创牌百余年始终畅销不衰、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都有人排队购买的小冰棍儿,几乎成了哈尔滨的象征。据说,仅在中央大街,马迭尔冰棍每天销售就达一万多根。</b></h3> <h3><br></h3><h3><b> 索菲亚大教堂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充溢着迷人的色彩,其建筑采用传统建筑方法。整个广场凝聚着音 乐的优美旋律与建筑智慧之光。只可惜教堂这段时间闭馆,没有能进去参观。</b></h3> <h3><b> 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b></h3> <h3><b> 29日早餐后退房打车到哈尔滨站,乘坐9:32由哈尔滨—邯郸的K1528次列车,于中午12时25分正点到达长春。</b></h3><h3><b> 入住车站附近的汉庭快捷酒店,吃完午饭大概下午2点了。</b></h3> <h3><b>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b></h3><h3><b> 长春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蕴,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之称,同时还是新中国轨道客车、光电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工业发展的摇篮,诞生了著名的中国一汽、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客车厂、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b></h3><h3><b> 曾作为“伪满洲国”首都的长春,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集中见证地,具有众多历史古迹。</b></h3><h3><b> 长春,被誉为“北国春城”。</b></h3><h3><b> 29号下午参观了伪满洲国皇宫博物院。</b></h3> <h3><b> </b><b>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是在伪满皇宫旧址上建立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馆。</b></h3><h3><b> 伪满皇宫博物院主要包括勤民楼、同德殿、怀远楼、缉熙楼、东御花园等主要建筑和设施,已形成了以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为依托的东部警示教育区,以跑马场和民族文化展示场馆等为主要载体的西部休闲文化展示区,以同德殿、勤民楼等主要建筑为核心的中部皇家特色游览区和以古玩艺术品交流中心、皇宫御膳为依托的南部商贸服务区等4大功能区域。伪满皇宫博物院还有《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东北史实》等50余个基本陈列展览和原状陈列展览。现在是国家一级博物馆。</b></h3> <h3><b> 30日上午参观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午简单的吃了点面条🍜坐上了由哈尔滨开往邯郸的K1528次列车去我们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锦州。</b></h3><h3><b>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董存瑞》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b></h3><h3><b><br></b></h3> <h3><b> 长影旧址博物馆是长影集团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是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进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b></h3><h3><b> </b></h3> <h3><b> 长影旧址博物馆建筑面积46,137平方米,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呈现电影艺术、电影道具、电影特技、电影工艺、电影生产等多重主题。</b></h3> <h3><b> 19时29分列车正点到达锦州,还是入住位于古塔区延安路三段8号的汉庭酒店(火车站延安路店)。</b></h3> <h3><b>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部,是连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b></h3><h3><b> 锦州市是辽宁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物流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辽宁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辽宁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已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b></h3><h3><br></h3> <h3><b> 12月1日早餐后大约9点左右步行至辽沈战役纪念馆(导航显示1.6公里),进馆后跟着讲解员边听边看。</b></h3> <h3><b>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成立于1959年1月,其前身是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设在锦州老城区古塔脚下的大广济寺古建筑内,即现在的锦州市博物馆院内。</b></h3><h3><br></h3> <h3><b> 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 8600 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三层,基本陈列设有序厅和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全景画馆4 个专题馆。</b></h3><h3><b> 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每个馆的特性,一层为序厅和战史馆,下一层为支前馆,下二层为英烈馆,最后沿着螺旋式坡道盘旋而上为全景画馆。整个展览面积为4912.92平方米,展线长度768.92米(不含序厅),展品1460余件。</b></h3><h3><br></h3> <h3><b> 11点15分左右参观结束,午餐是谢作平在锦州的同学(老大)为我们安排的一家叫“秦三驴”的饭店吃的。</b></h3> <h3><b> 2日早上沈凯、郑杭育、谢作平、桑德明和国增荣5人乘坐9:30的G1222次返杭;蔡学华、陈小军、谢陆根和谢作平夫人乘坐下午的飞机✈️返杭;王明海和杨伟国二人去大连继续他们的旅行。至此本次东北旅游结束。</b></h3> <h3><b>本次旅行感悟:</b></h3><h3><b> 有人抱怨旅游时坐车的时间比游玩的时间还要长,这就错了,其实旅游本来就一半是“旅”一半是“游”。尽管“游”是目的,但“旅”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这是必不可少二个部分?</b></h3><h3><b> 游览景点当然是惬意的,但是在旅途中也能得到很多乐趣,车窗外的田野村庄、山川河流、风土人物、宽街窄巷,都是一幅幅时时变幻的美景。</b></h3><h3><b> 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缺少的是欣赏美的心情。如果只在乎景区的风光,就失去了旅游的一半乐趣。</b></h3> <h3><b> 感谢沈凯、郑杭育</b></h3><h3><b> 对本次活动所做出的精心组织和辛勤付出;</b></h3><h3><b>感谢桑德明、蔡学华</b></h3><h3><b> 由于你们的加盟使我们这个团队更具活力;</b></h3><h3><b> 感谢谢作平的同学和金益鹏父母的热情款待;</b></h3><h3><b> 感谢谢陆根在长春晚餐的买单和杨伟国的🍎;</b></h3><h3><b> 10天短暂的北方旅行结束了,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期待着下次旅行再次重逢。</b></h3><h3><b>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愉快!</b></h3><h3><b> 注:所有照片均是华为Mant 10 pro手机拍摄。</b></h3><h3><b> 国增荣</b></h3><h3><b> 2019.12.2于返杭途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