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的“黄埔军校”

筑美

<h3> ——河间市创办“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工作纪实</h3> <h3>  河间市下辖20个乡镇615个行政村,共有农村党员19553名。2018年村“两委”换届后,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双带”能力明显提升,年龄结构、学历水平明显改善,但年轻党员不足、后备干部储备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一是基础缩减,选苗难。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村优秀年轻人才,通过升学、务工、经商等渠道不断从农村走出去,而留在农村的青年人,大多文化水平偏低,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方式不活,育苗难。村级后备干部过去主要靠村干部“传帮带”,能力培养有局限,还有个别村干部对后备干部人才心存戒备,“传帮带”积极性不高。三是吸引力不足,留苗难。与外出务工相比,村干部待遇不算高,但村级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严格,村干部这个“官”越来越不好当,不少农村青年参选积极性不高。四是能力不强,用苗难。因缺乏系统性培育,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距离组织要求和群众要求有差距。一些后备干部因威信不高、政治成熟不够,换届时未能当选。五是保障不力,成苗难。对后备干部存在把关不严、成长平台不足、管理措施滞后等问题。</h3> <h3> 面对新时代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河间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并形成共识,农村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的培育工作,是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实事,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眼全局补短板,久久为功强基础。市委书记直接谋划、直接推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具体负责、协调推进,市财政划拨专门工作经费。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8年10月,河间市委依托市职教中心正式创办“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面向农村广大年轻人才,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严、实、活”理念,强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快形成农村后备干部的“专业化人才库”和“升级版储水池”。目前,培育班第一期学员102名已正式结业使用,其中17人通过选举或任命成为村干部,26人被任命为书记助理,59人被任命为村委会主任助理,均兼职“两调一议”调解员、村务监督员、大喇叭广播员、党建网格员等,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h3> <h3>  工作中,牢牢把握“选、育、墩、管、用”五个关键环节,突出“优、精、实、严、长”五字诀。 </h3><h3> 广招细检,选苗“优”。培育班学员招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标准,重点面向40周岁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优先考虑农村致富能手、大学生创业青年、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务工青年等各类优秀人才。广泛宣传发动,通过电视台、河间周报、微信公众号、农村大喇叭广播等方式,发布招生公告,动员基层推荐。严把人选质量关,建立“三荐两试一审”程序,即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乡镇党委和职教中心面试、公开选拔笔试,市纪委监委、政法委、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局等7部门联合审查。笔试邀请市纪委监委、“两代表一委员”全程监督,考试成绩在河间党建网、微信公众号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第一期录取学员105名,其中本科学历17人、大专学历41人,平均年龄32岁。2018年9月25日举办了“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开班典礼,市委书记出席并讲话。第二期报名人员近300人,正式招录158人,于2019年10月30日正式开班。</h3> <h3> 系统培养,育苗“精”。建立了“一体两翼三模块”培育模式,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体,以集中学习培训和综合实践锻炼为两翼,以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村务管理为三个教学模块,课堂、乡镇、村庄学习各占三分之一,集中授课与自我学习相结合,讲授式与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本领。突出主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主修课,贯穿学员教学全过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科学设置课程,精心筛选确定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28门课程,聘请北京美丽乡村建设评审专家朱启酒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员任晓娜为特约教师,选派市职教中心、市委党校优秀教师为授课骨干,将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宣传部、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业务人员及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师资库,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除集中授课外,模拟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程序,现场观摩东光小邢村、饶阳圣水村、河间二十里铺村,学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务管理等知识;到西柏坡纪念馆、河间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冀中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河间廉政教育基地、市公安局看守所接受廉政教育。同时,指导学员参加河间诗经国际马拉松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贫困户、520“零彩礼”集体婚礼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强化服务意识;创建“创业沙龙”,搭建学员交流提高平台。 </h3> <h3>  乡村实践,墩苗“实”。安排学员到乡镇和市直机关跟班、进村拜师学艺,强化实践锻炼。在乡镇,在征求学员和乡镇意见的基础上,实施因人择岗、因岗择人“双向选择”,安排学员到一线工作岗位,特别是精准扶贫、安全生产、环保、土地、信访等综合性科室,直接参与维稳、信访、违建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实际工作。组织学员到市信访局、行政审批局、瀛州镇拆迁办等13个单位跟班学习,切身体会机关工作,丰富人生阅历。重点突出“五个一线”,即在一线体会学识、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融合感情、在一线检验成效、在一线树立形象,在实际工作中摔打锻造、成长进步。在农村,将学员安置到学员所在村及二十里铺村、西文庄村、大庄村等30个拜师学艺基地,与村干部结对子,通过“面对面、手把手”传帮带,实行跟着学、干中学、观摩学、网络学、交流学“五学”活动,悟真知、学本领、树形象,得到了乡村两级的广泛认可。</h3> <h3> 严管厚爱,管苗“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每位学员配发军用迷彩服,建制设置连排班制,设两名排长15名班长,外出活动全部着军装、列队出行。严格考勤管理,集中学习阶段,统一制作考勤表,采用“人脸图像识别系统”早中晚签到;在科局、乡镇,学员与机关干部一样上下班;在村内,严格执行坐班制度,强化纪律约束。对不能按时上课的学员,根据缺勤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谈心谈话,乃至劝其退学,第一期有3名学员被劝退。建立考核机制,考试成绩、日常表现纳入综合量化评比范围,考核合格后,颁发河间市“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结业证书;表现优秀的,颁发优秀学员证。建立党员培养机制,成立河间市乡村振兴精英党支部,加强入党积分子培养,到所在村或企业进行外调,考察学员表现和群众基础,符合党员标准的,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一期班共发展党员9名;对表现突出的群众学员,分批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结业后跟踪培养一年,择优吸纳为预备党员,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后备力量。</h3> <h3> 跟踪管理,用苗“长”。坚持集中学习有期限,使用管理无期限。制发了《关于结业学员结业使用、后续培育、监督管理的通知》专件,设置农村党组织副书记、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村务监督员、党建网格员、大喇叭广播员等使用岗位,明确职责,敢交任务,压实责任。重点帮助配合村干部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村治模式,积极参加村内修路、打井、建学等中心工作,主动接触村内宗族派性矛盾、历史遗留问题、信访案件等,在干好大事实事、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中继续历练,在担当中有作为,以实干促成长。结业学员均录入农村“两委”后备干部人才库,与村干部共同参加任期考核,向村内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接受评议。乡镇党委注重平时考核,掌握学员日常工作情况。在村“两委”干部出现空缺时,优先择优补选(任命)学员为村“两委”成员;农村“两委”换届时,优先推荐为村“两委”干部候选人。</h3> <h3> 经过近9个月的系统培育,第一期学员不论是政治素养、理论水平,还是实践能力、工作本领,包括为人处事、言谈举止都有了较大改观和提升,政治上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理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参与村级管理的热情得到激发,解决疑难问题的本领得到锻炼,发展经济的能力得到提高,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得到强化,良好的工作作风得到培树。特别是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信念,广大学员表态,一定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奋力拼搏为党的事业增砖添瓦。培育期间,所有非党学员全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的学员已经当选为村干部,如学员高永亮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学员王二霞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学员蔡胜为当选为党支部委员。有的学员利用培育班所学知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汽车配件、喉箍等产品卖到了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有的学员成立合作社,建立香椿种植基地和桑葚园,发展肉驴养殖等。学员们筹建了创新创业小组,目前正在运作两宗出口贸易。一批忠诚于党、年轻有活力、创业本领高、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农村人才,在村级岗位上进一步使用锻炼,受到所在村党组织负责人和干部群众的肯定和好评。</h3> <h3>  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充实丰富了原有农村后备人才培育模式,从“选时找、选后教”变为“日常挑、选前育”。在教育教学上,采取“一体两翼三模块”模式,遵循学习成长规律,采取课堂教学、乡镇跟班、村内学艺方式,先理论后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在实践中再丰富理论,让学员悟知识、长本领、增才干。在激励保障上,表现特别突出的学员,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子符合条件的,发展为党员。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购买教学设备、书籍等,发放学员补贴,让学员安心、专心学习,并建立了结业、使用一系列制度,有效激发了学员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对村级后备干部成长更实用、更有效,作用更突出。</h3> <h3>  在乡镇和市直部门锻炼期间,学员们与机关干部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工作,建立了深厚感情,深深体会到乡镇和市直工作的辛苦辛劳,深深理解了机关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付出与奉献,扭转了个别学员对机关工作“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偏见。在村内,与村干部一起坐班值班,共同参与村“两委”换届、开展党组织活动、解决村级重大事项、做好信访稳定等工作,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坚定了投身农业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学员耿直和吴鹏,跟随村书记处理3起村民纠纷事件,分别独立处理1起纠纷事件;学员王宝乐参与村内坑塘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学员朱继峰担任村拆迁工作组副组长,克服种种困难,参与完成145户耕地、林地及建筑物测量,保证了市政工程顺利推进。通过实际工作的接触,激发了学员们爱党爱国热情,能公正客观看待市乡机关干部和村干部,能主动向党员、群众及社会各界宣传介绍,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社会正能量,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h3> <h3>  乡村振兴,关键在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河间市创新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方式,创办“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变“选时找、选后教”为“日常挑、选前育”,下大力选育文化程度高、创业本领强、立志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农村优秀青年,力争培育千名专业化后备干部人才,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人才储备和组织保障。目前,第二期学员正如饥似渴地汲取成长营养,通过学习和实践增长知识、提高本领,且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给自己和社会留下一笔宝贵财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