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情结

米粒儿

<h3><br></h3><h3> &nbsp;</h3><h3> 上初中时,给我们上地理的是从上海来的知青孙老师,常穿一件灰色,碎花的旗袍,她人到中年,那穿着旗袍举手投足间的气韵给我幼小的心灵烙上了很深的印记。说实话,我们也是从孙老师这才认识了旗袍。随着逐渐长大,在外面上学又看见了许多穿旗袍的女子,但终是觉得没有印象里的孙老师美,至此也便觉得旗袍是神圣经典、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服装,能在沉静中见俏丽,贤淑中显清高,将端庄和性感集于一身的,也知道了不是每个女人都能 穿出旗袍的美姿。都能穿出她的凉润,她的神韵的。</h3><h3> 也就是在此段时间,那个无论社会还是自己都物质很匮乏的时间,年幼的心底却默默滋生出一种情愫,奢望长大无论如何得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h3><h3> 日子忽倏而转换,家中遭遇不测,加之工作,结婚一系列变数,这一情节一度逐渐被挤淡了,窖藏了。直到婚后第二年八月,随家里那位单位组的团去北京游玩,在王府井大街转悠,被橱窗里的各式旗袍所震撼,才又从心灵深处撩起这一久违的情愫,而这一次的确如小兔冲撞我的胸腔,不能自己,无法按奈……第一次去北京,我们似乎都没见过大世面,同行的夫人们都蜂拥的购买首饰,而且个个买的不亦乐乎。(记得北京黄金一克好像九十元,本地偏远嘛,可能稍贵一些),我家那位看别人买,也想让我买,但实质我的魂还留在那些个旗袍店呢。转悠了一天,脑子里除了旗袍啥也没进,呵呵,晚上居然梦见了一群另类的女子,她们穿着旗袍,踩着青石板,从远古的巷子深处举着油纸伞款款走来,这一群摇曳着柔美的女人,蕴含了太多女性唯美的内涵。。。梦里我依稀也成了她们中的一个。。。</h3><h3> 女人似乎永远是美最忠实的追随者,没有哪个女人能抵抗旗袍的美丽。第二天,义无反顾的去买了一件淡青色本色碎花的旗袍,裙摆若影若现的附着些墨荷,搭配我不算丰满的身材,还行!穿起来挺得意啊,但不言而喻,花去我几个月的工资只买了一分情愫,事实上回来这件旗袍没咋地穿,一是校长爷爷说太扎眼,引起娃娃们窃窃,二是有了女儿咿呀闹腾没了心情,只记得几年里只在那次三八演讲时穿过一次,也已在小镇上的人眼里另类了一次,之后它就与我的结婚嫁衣一起被束之高阁了,</h3><h3> 之后的岁月里,经历与辗转使我的旗袍情节渐渐幻化成了一袭情怀,与许多女人一样,酝酿成了一份渴望美丽、渴望风采浪漫的心思。</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年满大街的旗袍裙摇曳,随意,率性,女孩儿可以踏啦着拖鞋,飘散着长发穿旗袍,另类而时尚,清新而恬淡。但已没了我对旗袍的那份理解:冷艳中透着一份与生俱来的高贵,女人,是应该永远活得如此高贵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高贵,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湮没不了的高贵,生命与旗袍浑然交融的自尊,内敛自制的优雅。</span><br></h3><h3> 日子在继续,流年赋予我的底蕴越来越丰富,我的梦莹般的旗袍情愫越浓烈,如酒亦如诗,每每看见买旗袍的店铺总去流恋一番,也常和女儿交流对旗袍的理解。女儿说我矫情。她说妈妈的身段或能诠释出旗袍的精彩呢,但我一口否认,身段只是皮囊,旗袍的内质,游荡于尘世的顶端,或是贫瘠的飘走于得失之间的韵致,我这样的小家女人是万万不具备的。。。</h3><h3> 呵呵,还是不穿也罢。我的旗袍情节,说白了只是一个内化与心的好梦。浮华在尘世中,心留一方净土,蕴藏着对美好人生不泯的梦,让旗袍摇曳着心中的情节,如一张老唱片,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静静流淌着一支幽幽的、值得回味的老歌吧……</h3><h3><br></h3><h3>图片:来自网络</h3><h3>文字:米粒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