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情,汉服行——有感于西塘第七届汉服节

江歌

<h3>  今年10月26日,我们一行数人自驾去了西塘古镇,感受到了西塘汉服文化节的无限魅力!</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据说,西塘汉服文化节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七届。2019年10月26日到30日将开启西塘的第7届汉服文化节。</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西塘汉服节期间,只要身穿正规汉服,就可以免门票,不限次数免费通行西塘景区及景区内景点。汉服爱好者能够大大方方地穿上自己喜欢的汉服,游客也能在古色古香的西塘中看见最温婉的汉服女子,这就是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节。</h3> <h3>  白天与三两闺蜜手牵着手,走在古镇,看着黛瓦白墙,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绝美水墨画,身穿一袭襦裙霓裳,不由人的气质也变得温婉起来。提裙而上一艘乌篷船,坐在水乡的精灵中,听着船家诉说最为古老故事,看着河岸两旁徽派式的建筑。亦或者漫步在烟雨的长廊之中,在红色灯笼的照映之下回眸一笑,拍出一张张绝美的写真照,在转角之处也许会遇到一个温润如玉的公子。撑着油纸伞,穿上汉服,让蜿蜒曲折的小巷指引着你去探索最神秘古老的角落,不用在乎去哪,不用害怕迷路,这是最适合散步发呆的古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脚踩在被历史打磨的光滑的青石板上,脚步轻盈,衣带琼裾,静下心来宛如倾听到了它年复一年的坚守。</h3> <h3>  找一家临水客栈,或推开窗凭栏而眺,或坐在临水院落的躺椅上沏杯茶,静静享受古镇的慢时光;你可以就坐在湖边,静静看着店铺老板忙碌的身影,晒着秋冬最温暖的阳光,撸一撸路边不知谁家的小猫;你也可以慢慢走过一座古桥,石板,流水,小桥这是最美妙的结合。</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夜幕降临,可以漫步于长廊石阶,放花灯赏夜色,最美不过西塘夜。曲裾襦裙,朱子深衣,你所能想到所有的美好,都是西塘的样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月,最美的相约在西塘!他(或她)在西塘等待的或许就是你!……</h3> <h3>  华夏,是我们民族最响亮的名称,是我们心中最永恒的图腾。古语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这,便是我们华夏民族名称的由来。而,汉服则是我们华夏民族最美的代表。悠悠华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而汉服也历经了五千年岁月流传,美韵依存。在漫长的历史中,汉服踏着历史的车痕,代代更迭,无声的见证着风云变化、沧海桑田。</h3> <h3>  但是,汉服的千年史路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布满坎坷,伴随着文天祥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宋山河转瞬崩塌,汉服从此隐匿在了元军的铁骑声声之下,在大明的拯救下重获新生,星星之火瞬间燎原。但是百年后,厄运再次降临。满清入关,入主中原,断发易服,汉服再一次被历史关进牢笼,锁进黑暗,不见光明,只能默默哭泣。黑暗之中,只有黑暗,孤独,衰弱,卑微和不解。黑暗之后,只有无尽的黑暗…… </h3> <h3>  如今,汉服运动已成大势,复兴形势一片大好,华夏儿女,仍在努力,汉服之美,盛名远扬。而今天的我们,也积极响应了汉服复兴的大势,因汉服相识,因汉服集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2年10月,西塘旅游公司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创办了首届汉服文化节。立足西塘,扎根西塘,面向全国,身体力行,推进汉服复兴。致力让汉服之美绽放在西塘这座千年古镇。他们提出了,兴华夏以为任,怀楚韵以复衿。希以依托江南古镇文化,沉淀千年文化底蕴,打造西塘文化品牌,为汉服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h3> <h3>  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他们都会坚定信心,牢树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因为他们知道,汉服是最美的,穿上汉服的他们是最为自信的。汉服之美美于服饰之美,汉服之美美于宽容之美,汉服之美美于交融之美,汉服之美美于复兴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要团结一心,齐力前行,一定会为汉服正声,为汉服正名,为汉服代言,让汉服之美永恒悠久,让优秀文化润泽人心。</h3> <h3>策划组织/ 顾仲琰</h3><h3>拍摄制作/ 江 歌</h3><h3>时间地点/ 2019.10.26.浙江西塘古镇</h3><h3><br></h3><h3><br></h3> <h3>配乐:《舞霓裳》</h3><h3>感谢浏览,欢迎转发!</h3><h3>本篇结束,下篇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