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南小学一至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展示活动</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开设的思政课,这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向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使其养成遵纪守法意识的课程。小学生处于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有重要的指引作用。<br></h3> <h3>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成长,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1月6日至11月20日,在学校教导处的精心筹备下,我们一至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开展了优质课展示活动。活动中,15位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亮点,献出了15节精彩纷呈的思政课。</h3> <h3>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h3><h3>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伊始环节,良好而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使学生从课间活动的兴奋状态回归到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单纯讲解知识的课堂开场白无法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为此,教师们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使学生将注意力快速投入课堂中,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h3><h3> 如束永艳老师用看视频的方法让一年级的孩子明白伤害无处不在,从而引出课题《别伤着自己》。窦建萍老师用猜谜语的方法引入课题《看电视》,曹艳萍老师用儿歌《小兔乖乖》引入《心中的110》。</h3> <h3> 二、创新方法,优化结构</h3><h3> 在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还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对课堂结构的优化,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意识。</h3><h3> 如杨树珍老师教学《正确认识广告》一课时,出示学生熟悉的“老仓醋米线”的店面招牌,借机引出“招牌式广告”的概念。陈学艳老师教学《上学路上》一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扮演行人、车辆的角色,让学生根据信号灯做动作,明白交通信号灯的作用。杨文芬老师《我的家庭贡献和责任》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拍摄的在家做家务的照片,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林晓娟老师教学《119的警示》让孩子表演119的报警电话的拨打过程。郭平珍教学《生命最宝贵》时让学生把书包背在前面感受妈妈孕育的不易。</h3> <h3> 三、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h3><h3> 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将教材内容变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赋予素材以生命的活力。特别对于德育课程教师而言,更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重大事件,积极整理和再加工,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能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又能使学生对社会重大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h3><h3> 如王建萍老师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这一课,通过播放视频《魅力禄丰》,展示禄丰秀美的山川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使学生在感受家乡美丽风光的同时,自豪和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李加春老师《安全记心中》一课的讲授,教师在讲述完交通安全违规违法案例后,引导学生回归现实,说一说如果爸爸喝酒了能不能开车,该怎么办?不但让孩子们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还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施永珠老师教学《网络新世界》时用微信、QQ、美团、淘宝、百度地图、开心消消乐等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网络软件让学生认识网络的功能,进一步体会新世界很精彩。</h3> <h3> 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功能明显</h3><h3>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尤其是德育课程更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贴近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h3><h3> 如黄建菊老师通过《我们不乱扔》一课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校园环境卫生,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而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曹艳萍老师教学的《心中的110》,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着危险,提醒自己心中有个110,不上当受骗。李培芬老师教学《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窦建萍和罗开慧老师通过《看电视》教会孩子正确处理学习和看电视的时间,保护视力。</h3> <h3> 五、积极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h3><h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更好的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能运用PPT辅助教学,并采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h3> <h3> 总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及学生在课堂的积极参与。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从教学内容出发,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改进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做出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