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秀艺术黄春萍

淼淼刘

<h3>黄春萍汉绣艺术,以研究、展示个人汉绣艺术作品为主。其产品以日用汉绣和装饰汉绣秉承传承、创新、研究、发展的理念,在国内、国外市场广为销售,深受国内外收藏者、爱好者亲睐。获奖颇多,蜚声业内:<br></h3><h3>中国第九届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湖北唯一得主。</h3><h3>国家非遗刺绣评委。</h3><h3>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h3><h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传承人。</h3><h3>全国百姓学习之星</h3><h3>湖北省十佳“民间文艺守望者”。</h3><h3>湖北省首席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h3><h3>湖北省首届“楚天名匠”荣誉获得者。</h3><h3>湖北省首届“荆楚工匠”荣誉获得者。</h3><h3>湖北美院、华中师范大学等十二所高校客座教授。</h3><h3>&nbsp;&nbsp; &nbsp;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楚天名匠、荆楚工匠、大城工匠、楚天技能名师、江城技能名师、汶川荣誉市民等多个荣誉称号。</h3><h3>&nbsp;2016年11月,作为湖北民间文艺家代表,受邀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发表的重要讲话。</h3><h3>&nbsp;&nbsp; &nbsp;黄春萍汉绣艺术,在设计制作表现手法上,崇尚画理和绣理有机结合,注重物体外在质态和内涵的统一。强调不同针法之间平缓转换协调,相同针法力求局部变化和全幅画面的和谐统一。通过运用线条粗细对比,近粗远细、近密远疏、厚薄变化,来创造清新自然、虚实相间的立体感,利用针法排列角度、方向的变化呈现刺绣特有的丝光效果。同时,吸纳其它绣种精华,与汉绣融于一体,充分展现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的刻画物象的特点,远观真实生动,近看出神入化。</h3><h3>&nbsp;&nbsp;&nbsp; 黄春萍汉绣独创发展出了“似绣非画、似画非绣”绘画刺绣结合法新型汉绣技艺,其中的“虚实针法”更是独一无二。</h3><h3>在着力打造汉绣艺术品牌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精于汉绣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具有高超技艺的绣工团队。2008年至今,将汉绣进入高校,被湖北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武汉十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曾在武汉西北湖广场、东湖梅园、黄鹤楼、晴川阁、武汉大学分别举办百名汉绣女现场表演技艺和作品展览。</h3><h3>2012年创办武汉锦绣坊黄春萍汉绣工作室,开始汉绣传承和创新的市场化运行,汉绣作品和产品不仅畅销湖北省内外,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黄春萍汉绣还走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同时成为国家和地区领导人政治文化交流、礼尚往来极具文化特色的礼品。</h3><h3>2012年至今,将汉绣从娃娃抓起,在第六届妇博会上举办百名少年儿童汉绣大赛。</h3><h3>2015年至今,将汉绣投入精准扶贫项目。2010年个人投资近百万元为下岗女工、残疾人创办汉绣培训基地,并在培养残疾人艺术人才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h3><h3>10年来,免费培训700多名残疾人学习汉绣,并给她们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其中15名成为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人参加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分别获第五名和第七名。众多残疾学生中,已有4人开设了汉绣店,2人被评为汉绣代表性传承人,有5人开设了网店,6人担任汉绣初级、中级培训教师……这些残疾人学生因为汉绣,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h3><h3>也正因为黄春萍女士“为残疾人搭建梦工场”,2015年以高票当选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5”网络感动人物。</h3><h3>2018年以来黄春萍老师分别在湖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武汉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立非遗汉绣传习基地,有关部门同时进行了授牌,现已培训1800多名学员,其中120名可独立完成汉绣订单,成长为基地绣娘。</h3><h3>为戒毒女性回归社会以一技之长重拾生活希望!</h3><h3>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0余年的苦心经营,成功打造了黄春萍汉绣品牌、残疾人汉绣品牌和“汉绣从娃娃抓起”品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绣的保护与抢救、传承与发扬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