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岛,战士心中的月亮。

景熟熟

<h3>你问我爱你有多深,</h3><h3>我爱你有几分,</h3><h3>月亮代表我的心。</h3><h3>深深的一段情,</h3><h3>教我思念到如今。</h3><h3>你去想一想,</h3><h3>你去看一看,</h3><h3>月亮代表我的心。</h3><h3>……</h3>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轮月亮,那叫故乡的月亮。有诗为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见,自古以来,月亮就是故乡的象征。此刻,要问我心中的月亮在哪里。我就会唱给你听:“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她就在祖国的东南前线南日岛。南日岛是咱当兵人的第二故乡。在那激情的岁月里,我们战斗在南日岛。我们夜以继日,风雨兼程、披星戴月、站岗放哨。面对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朝夕相处、魂牵梦绕,因而,产生的深情与眷恋,让你一辈子不能相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兵的岁月,海岛的夜间最为寂寞、孤独。战士的伙伴就是一轮明月、一杆枪。守着那份孤独、那份寂寞,我们一守就是三、五年。无论是海风阵阵、还是怒涛滚滚,静谧的夜晚,我们手持钢枪,站在哨位上,皎月悬空,凝望大海,注视着万顷银光、聆听海浪拍打礁石地哗哗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瞬间,军人的责任感油然升起。从此,战士的心头有了思念,战士肩头有了担当。</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南日岛龙头村,团部的南边,有座山叫南乱石山。南乱石山是咱们炮兵前沿指挥所。南乱石山的脚下,有个大水库叫海山水库。这里留下了我和月亮的故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十年代初,每逢夏日,部队都要进行夜间训练。夏日的夜晚,海岛皓月当空、繁星闪烁、炮兵侦察有个课目,夜间给炮对镜基准方向定位。夜幕下的南日岛,各山头的明显标志物——三角架,已消失隐秘在黑暗中。怎么办?有一个操作方法,就是用炮对镜视频中的十字架对准月亮或一颗明亮的星星,对准它并跟着它走。走了三五分钟后,再将炮对镜密位表归零。此时,基准射向就准确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天,是我第一次用军用仪器设备观看月亮。我用十字架对准月中那只玉兔,跟着它走,走啊走……哇!好大的月亮,好大的天,原来月亮是会走动的。我跟着她在那浩翰、清澈、深遂的夜空遨游,在那繁星的闪耀银河里穿越。啊!今夜,皓月悬空、星光璀璨,似乎每一颗星都闪烁着神秘的故事,让我遐想无穷。真如歌中所唱:月亮走,我也走。天上云追月,地下风吹柳。月亮、月亮歇歇脚,我们的话儿没说够,没说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就这样,月儿伴随着我们渡过了整个夏天的夜训任务。我学到了夜战的军事技术。我还知道了许多有关月亮的文化知识。班长胡安泰、肖尧星、黎坤维说了不少月亮的柔情故事。什么嫦娥奔月、金蟾玉兔、蟾宫折桂、桂花与吴刚等等动听的故事。至今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此时,我想还起了一位大姐,南日岛军民广播站的南日公社播音员王金珠大姐。我因常为军民广播站投稿,在团电影组认识了这位金珠大姐。话说夜训的一天晚上,海山水库溪流边,传来阵阵蛙鸣声,清脆诱人。我们寻声而去,水库的树萌下一股清流汩汩而动。石缝里传出了蛙鸣声。战友们也不训练了,一起动手掀开石板,好家伙,大小青蛙七八只一窝端。几位战友兴奋地对我说:“班长,这青蛙营养丰富,很好吃,咱们吃了它吧”。我第一次听说青蛙可以吃,可是怎么煮啊!犯愁之时,我想到了公社播音员王金珠大姐,她就住在公社宿舍,离这不远。我决定了:走!下一个课目,按地图指定路线,夜间寻找目标,南日公社播音员王金珠宿舍。金珠大姐见了我们十分高兴,热情地架起煤油炉,锅、油、铲,一阵忙乎,唉哟!那个香啊!至今我还记得那锅青蛙肉,汤是雪白雪白的,太鲜美了。洁白的月光下,我第一次吃到鲜美甜嫩青蛙肉。后来,当我调到南平部队,在山区集市里看见山民卖这种青蛙,才知道它还有个名字叫:石磷蛙,它比一般的青蛙体积要大,肉质鲜美。如今,王金珠大姐已七十多岁了,身体还好吗?祝福她全家幸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再说那年的冬天,新兵刚下连。刚到连里的新兵夜间是不能单独站岗的,必须有老兵带。临近年关了,这一天,我带一新兵上岗。那夜已过子时,风高夜深,倒是月儿像个玉盘,十分明亮。我们着装整齐,红领章、红帽徽、绿军装,白色月光洒满我俩全身,刺刀闪着银光和月光是那么和谐。新兵的名字我已不记得了,他不时凝望着明月,若有所思。我问他,怎么、想家了?他说:“是的、班长,想爸妈、但更想女朋友”。他告诉我,他是上海知青,从江西入伍。他们插队的地方有条河就叫月亮湾。每逢过年过节想家时,大伙都会坐在月亮湾边,遥望月亮。快过年了,久不见来信,他不知他的女朋友是否回上海了,加剧了他的思念之情。此刻,我十分理解他的心情。当一个新入伍的战士,在他穿上军装、打起被包、背上挎包,来到部队时,故乡的月亮也就被他装进了挎包、打进了背包,一同来到了南日岛。此刻,他看到了月亮,就是看到了亲人,看到了她,心灵便能得到慰藉。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个重情义的人,是个好兵。好儿男志在四方。今晚,有明月为证,你一定会成为军中的好男儿,将来你的女朋友一定会以你为荣”。如今我只记得,这位新战友当时分到警卫排,后来调走了,离开了特务连,不知到那去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刻,我默默的祝福他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span></p> <p class="ql-block">  谁言将士无情寄,我守海疆誉芳华。</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战士心中的月亮。仰望星空,月亮伴随着我们在军营里,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月亮寄托着我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无限的深情,月亮又寄予我们保卫家乡、保卫亲人的无限的重托。城里的战士看到了月亮,便想起林立的大厦、霓红灯的闪烁和孩子们的笑脸;农村的战士看到了月亮,就会想到姑娘如月的笑脸,田间金黄的稻香;官兵们看到月亮,就会想到母亲那慈祥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咱们特务连都会餐一顿。连长、指导员便会亲切地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志们辛苦了”!指导员张家驹还会深情地说上一句名言:“一家不圆万家圆,一人辛苦万人甜”。说得多好啊,战士心中的明月就是祖国安定的日月。所以,咱当兵的人,才会情愿做天边的一颗小星,如期地在天幕中闪耀,伴随明月。无怨无悔地为祖国站岗放哨,奉献青春。</p><p class="ql-block"> 祖国的东南前线,南日岛。我们日日夜夜在这站岗放哨。傍晚,我们手持钢枪、站在哨位上,听着渔家女的歌声,送走了夕阳,迎来了海上生起的月光;清晨,我们手持钢枪、站在哨位上,望着东方翻起了鱼肚白,送走了明月,迎来道道霞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p><p class="ql-block"> 南日岛,战士心中的月亮。如今,虽说我们都已年过花甲。想起南日岛,战友们个个不能释怀。为什么?因为她的身影已溶化于战友们的血肉中;因为她巳成了战友们骨子里的概念。</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远相望,</p><p class="ql-block">海角天涯明月光。</p><p class="ql-block">水中皎月白,</p><p class="ql-block">月中水汪汪。</p><p class="ql-block">悠悠思故乡,</p><p class="ql-block">夜夜话衷肠。</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警熟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21日于福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