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北京邮区中心局“双11”职工群像

金鹿号船长

<h3><b>关秀芳:中心局重件作业区业务主管业务主管</b></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关秀芳把自己现在的工作称之为“后续质量”。与在包件分拣机前连日组织“双11”生产,嗓子都喊哑了的另一业务主管杨连杰不同的是,关秀芳所负责的处理用户投诉、批退转邮件业务指导,场内质量和规范作业监督等工作,相对确实都要安静许多。<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在繁忙的中心局“双11”包件分拣现场,关秀芳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四处转转”的状态之中。这一刻,她出现在双层分拣机的格口,指导外包员工正确入格,下一刻,她又出现在邮件待发区,检查笼车邮件的路向是否正确,没多久,她又来到批退转邮件处理场地,和业务骨干们共同解决信息地址的判断问题。</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这些都是‘拾遗检漏’的工作,是大家伙儿“大干快上”完了,收拾摊子的事,但是又确实很重要,所以说‘后续质量’”。关秀芳说。就拿地址不清而无法分拣投递的包件来说,在北京中心局目前进出口处理最高总量已经超过百万件的“双11”中,这些包件的占比连1%都不到,但是每一件的“复活”,对于用户的期盼都是100%的满足,对于邮政的信誉更是100%的维护。没有这些工作,每一个“双11”,甚至邮政每一天的作业效果都要大打折扣。在社会物流,这叫做“用户是上帝”,而在这里,就是“人民邮政为人民”。</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关秀芳的一个“绝活儿”就是从无数件包裹中很快找到用户要求查找的特定包件。在解决用户投诉问题的过程中,关秀芳经常带着工作人员从现场寻找用户要求马上找到的包件。就在前不久,她还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在几万件包件之中寄递的急需药品,及时的送到用户手中。几万平方米的现场,每小时几万件包裹,大海捞针怎么去找?“换别人找不到,但我们就是能找到。”这一刻,关秀芳流露出和同事们一起搞“一加二工作创新工作法”时候的那种自信,那还是二十年前,她首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年代。</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外包人员大量使用和支援劳动密集,分拣现场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今天的“双11”,正是关秀芳、杨连杰这样的许许多多老业务骨干担当了包件分拣现场的“超级英雄”支点角色,才使得分拣作业能够在来量高压下稳步运行。</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他们青春过,梦想过,拼搏过,也困惑过、沮丧过、迷惘过,经历过邮政辉煌岁月中的闪亮,也曾在喧嚣的“业务无用论”中沉默。如今他们与百年邮政一样不再年轻,但仍奋力拨动时光的指针,让自己和企业共同跟上巨变时代的脚步。</h3> <h3><b>王永记:中心局重件作业区业务管理员</b></h3> <h3>  在中心局的第19个旺季,王永记在14个垛口之间奔忙,工作时间没点儿”是他在“双11”中的常态。和邮件打了整整19年的交道,对于旺季邮件量的增减和相对时间段某个路向的邮件所“应该”占据的比例,王永记已经了如指掌。“双11”期间,作为中心局包件分拣现场的关键性业务“支点”之一,他负责监督邮件的接卸,估算邮件量、根据路向和装发需求设定待发邮件位置,划定场内邮件传送标识和路线,哪个环节出现小问题,他就马上出现在哪里。<br></h3> <h3><b>陈旭:中心局分拣设备维护部主任</b></h3> <h3>  每天中午吃饭时间,都是陈旭和他带领的团队最忙碌的时候。利用这个间隙,他们要争分夺秒对现场分拣设备进行维护保养。<br></h3><h3> 早在“双11”开始之前,陈旭和中心局的设备维修队伍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更换滚轴机、皮带、行走轮,反复调试驱动皮带,进行必要修复。“双11”开始后,陈旭每天都在现场,安排维修人员进行不间断的设备巡查,小问题随时处理。利用班次更换的暂停时间,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整改,确保运行风险随时可控。在陈旭的带领下,今年“双11”期间,中心局现场设备完好率达到100%,这是包件分拣现场生产有条不紊进行的基础保障。</h3> <h3><b>刘同庆:中心局车辆设备与安全保障部科技管理人员</b></h3> <h3> “双11”之前几个月,刘同庆每天都在忙着“画图”。作为一名邮政科技管理人员,为确保中心局“双11”期间的生产处理能力能够承受高峰挑战,他加班加点迎难而上,根据生产流程,就地取材,用利旧设备进行重新设计,为行邮处理中心设计了两条分拣传输胶带系统,基本实现垛口接收和分拣邮件不落地,同时为综合邮件处理中心设计了一条人工出口邮件直线皮带机。这些设备搭建成功后均使用顺利,为今年北京中心局缓解综合邮件处理中心生产压力,首次实现进出口邮件“双中心”作业提供了科技上的硬核支撑。<br></h3> <h3><b>刘春喜:中心局汽运四分局安全员</b></h3> <h3>  中心局汽运四分局安全员刘春喜,负责早班一队一频的安全运输工作,进入双十一以来自觉停休,在完成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协助班组落实各邮路的拉运,然后每天上路加车。早8点之前,把当天第一批邮件送到北京市区的各个支局。然后还要回到综合处理中心再次加车拉运邮件。截至到11月20日,他和负责拉运市内邮路邮件的中心局四分局同事们共加车586趟次。期间车队管理人员全部停休,邮运司机们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岗位,不停的把邮件从内部处理网的终端送到“最后一公里”的起点,为邮件的“当日递”和“次日递"做着幕后贡献<br></h3> <h3><b>于国雄:中心局汽运五分局代理业务车队队长</b></h3> <h3>  中心局汽运五分局截止11月18日,共完成提倒车796辆。55岁的于国雄是21年党龄的老同志,也是“提倒车”工作中的排头兵。他一直身体不好,患有糖尿病。去年腰部做过手术,现在早晚天气一凉,特别是天气转凉他的腰就痛疼,开车都需要用腰部支撑器具。但在这个“双11”,开始以后,于国雄一直早出晚归,每天在单位工作将近12小时,组织生产骨干力量进行场地勘察,梳理相关工作流程,人员调整不开时就自己上阵。成为全天候的连班队长。<br></h3> <h3><b>火车押运员群体</b></h3> <h3>  每一年的“双11”,中心局火车运输分局的管理人员和在京待乘的押运员、替班员、车管员都组成突击队支援大平面。今年来支援的押运员群体中,周辉等老同志已临近退休;刘涛、曹玉胜、白云飞等人家住平谷、房山,凤凰岭,每天往返超过100公里;果欣、赵爱军等家人年迈多病,在外执乘时都需要请保姆,但仍然下了火车就继续奔忙在邮件分拣现场,再一次以行动诠释了押运员队伍毫无怨言、默默奉献的光荣传统。<br></h3> <h3><b>综合邮件处理中心食堂</b></h3> <h3> ”双11”期间,为了使各作业区的职工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更好地完成旺季生产任务,处理中心食堂克服人员紧张、任务重的困难,专门成立了后勤保障服务队,为正在生产中忙碌的一线职工们提供优质服务。为应对旺季生产期间就餐人员增多的情况,在目前物价高涨的情况下,提前准备了充足的原材料。增设了支援人员取饭窗口,设专人负责为支援人员发饭,确保支援人员及时吃到可口的热乎饭菜。(图文:钟山 康涛 中心局相关基层单位)<br></h3>

中心局

邮件

分拣

包件

关秀芳

现场

处理

陈旭

设备

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