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山,还是山,映入眼帘的只有绵延起伏一座又一座的山,翻过一座,前方却还有数不清的山,这里是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吉曲乡。<br> 由于作业点距离县城路途遥远,为尽快完成作业任务,不把时间花费在路上,原武警黄金第六支队教导员谷强带领着小组成员选择驻扎在这里。<br> 经过对作业点的踏查预判,谷强组长发现:根本没有路能到达这个点,而且山已被厚厚的雪覆盖,坡度较陡,布满荆棘,并且野兽频出,要想顺利完成这个点的任务,是非得请当地向导不可。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br></h3> 拿着国家下达的批复文件,谷强组长找到了当地村长——藏族同胞洛才同志,藏族村长得知我们是为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完成森林蓄积量调查任务,热情的他立刻把我们接进了自己的家,并自告奋勇当起了向导。几天的共同生活,谷强及所在小组成员得知这里还是贫困村,村长是带领大家奋战在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员。而艰苦的生活中乐观向上的村民们在党的带领下立志脱贫致富的精神,给我们森调组员带来了强大的精神震撼。谷强组长在和小组成员商量后,曾经革命军人的责任感及民族团结的使命感让他们不约而同的决定:一定要为这里的藏族同胞尽绵薄之力!<br> <br> 于是,大家集思广益,立刻行动了起来,找村长要了通讯地址后,和家中等待凯旋归来的妻儿父母联系,让他们从城市采购物资邮寄至村里,并通过朋友圈,发动更多地亲人朋友献出自己的爱心,短短几天内,村长已收到的玩具、衣服、书本、水壶等物品如源源不断的甘甜泉水,到达了外买村大人孩子们的手中。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欣喜的样子,我们的森调队员是打心底的开心,无以言表。 一天的奔波行程又开始了,我们森调工作者早早就起了床,简单洗漱后,便踏着微微露出的晨光,开始了今天的工作。<br> 阳光直射在雪地上,反射的人睁不开眼睛,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因高原强烈紫外线让他们变成了黑红色的脸,在留下汗水时也会带来强烈的阵阵刺痛,更不要说用糙的像砂纸一样的手擦汗了,只要一碰皮肤,那就是如钢针摩擦般生疼的痛啊!氧气稀薄,路途遥远,山峰陡峭,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疼欲裂让他们的体力越来越不支,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山间泉水都结冰了,干渴缺水的他们只能用山上的雪来补充水分,以便保存体力、储存水分穿过前面的荆棘林。<br><br> <h3> 完成这个点的工作后,谷强组长带着组员拖着疲惫透支的身体向村里走去,饥肠辘辘,饥寒交迫。远远望着村里房屋透出的点点星光,原六支队藏族小伙恩波斯甲,不经想起了自己在阿坝的家,遥远的阿爸阿妈哥哥妹妹,还有他们的温暖的笑脸及滚烫烫的酥油茶。<br><br></h3> 走到村长家门口,就看到藏族老阿妈抱着小孙子,正微笑着看着他们,阿妈不怎么会讲汉语,就兴高采烈的赶紧拉他们进屋,一直指着炉子上滚着烫烫的酥油茶。原来,阿妈一直在家等待着我们的队员平安归来,早早就已经备好了热乎乎的酥油茶,让我们的队员暖暖身子好多吃点饭。<br> 阿妈在饥寒交迫时备好的滚烫酥油茶,藏族同胞亲人般真诚的笑脸,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洛才村长的热心帮助以及藏族同胞乐观脱贫的精神,都是我们森调工作者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完成国家赋予使命任务的强大激励,也是我们共产党员夙夜在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源动力,为人民谋幸福就是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br> 习主席说:“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发展。”我们的森调工作者不忘初心使命,不忘曾为革命军人中的一员,将继续带着使命责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胞们,继续保持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如高原牦牛和无际草原般,如甘甜清泉和漫山羊群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青藏高原的草原上、山林里、雪从中,就像高原顽强的格桑花,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根发芽,灿烂盛开在漫山遍野。这——就是西宁中心的“最美森调者”!<br><br>捐助小组成员:谷强、赵景荣、刘鹏、康彦斌、张亚飞、恩波斯甲、秦军军、刘建建<br>撰稿:程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