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在身边,滇剧进校园

May

<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锣鼓铿锵,响彻五千年沧桑巨变;戏腔激昂,唱出新时代盛世辉煌。在云大附一小2019年运动与艺术节开幕式上,由二年级的师、生家长共同编排的滇剧——《戏曲少年》精彩亮相、大放异彩。滇剧,以其高亢如黄钟大吕、委婉如小桥流水唱腔,以通俗质朴的音律唱出云南的风貌,反映红土高原儿女的性格,历来就是云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而今天,这涤荡着红土高原儿女们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积淀着云南各族人民独特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正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云大附一小2019年运动与艺术节开幕式上精彩上演。</h3> <h3>&nbsp; &nbsp; &nbsp; &nbsp;作为云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滇剧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滇剧以昆明官话为舞台标准语言,有丝弦、襄阳、胡琴三大类声腔,其表演既承中国戏曲之大统,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滇剧不仅流派纷呈、剧目众多、名家辈出,还享有“省粹”的称号。<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此次节目在二年级三班家长赵国彩和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编排下,把滇剧带进了校园,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滇剧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心中,迸发出别样的色彩。</h3> <h3>  天、地、日、月是老师们传道授业的第一课,也是孩子们人生中走进课堂接受知识洗礼的第一课。 《戏曲少年》中,把“天地日月———天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地,厚德戴物,地道做人;日,勇攀高峰,日盛一日;月,积少成多,月章星句”辅以学习精神的展开,并用滇剧舞台念白的方式表现,拉近了戏曲与校园的距离。配以清新欢快的滇剧音乐,加以方块式的表演调度和通俗易懂的身段手势,孩子们瞬间就明白了戏曲表演的舞台唱、念、做、打,于是很快融入到了其乐融融的表演中。</h3><h3> 别看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年纪小,表演起来个个精神抖擞。你看,他们专业的妆容,精致的服装,那有板有眼的动作,灵敏的身段,富有本土特色的滇剧唱腔,活脱脱就是从滇剧里走出来的梨园小将!</h3><h3><br></h3> <h3>  《戏曲少年》不仅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完美融合,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富有节奏性的滇剧吹牌《锦上花》的音乐中,球场上活跃的老鹰抓小鸡、有趣的两人对打、紧张激烈打篮球、跳绳、转呼啦圈,既是同学们丰富课余生活的展示,更是把传承了300年的音乐与21世纪的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恰如其分地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学有所玩、学有所乐的戏曲与学习交融的天堂。滇剧与校园生活的水乳交融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开出了别样的灿烂。新时代的云大附一小少年们,更依托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挺立出新的自信。</h3><h3><br></h3> <h3>  作为云南省乃至全国优质小学,云大附一小不仅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更将其和立德树人两相融合,以文修身,以德立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滇剧念白富有节奏性地把《戏曲少年》推向了节目的高潮,既让孩子们重温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让传统文华绽放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绚丽光彩。</h3><h3><br></h3> <h3>  此次节目的编演得到了二年级家长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赵国彩家长在整个节目中给予了很多指导,他作为国家二级演员,省滇剧院花脸演员,投身梨园已有二十余年,获得各类表演一等奖无数。无论是戏前妆容还是服装准备,赵老师以专业的知识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戏曲的盛宴,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滇剧的魅力。</h3> <h3><br></h3><h3>家长老师的参与也是本次节目的亮点</h3> <h3><br></h3><h3> 《戏曲少年》节目的表演不仅促进了师生们对滇剧的了解,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彰显我校“质量、特色、品位”的同时,弘扬了正能量,唱响了主旋律。而这种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也让学生在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坚定了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坚定了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少年志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