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校园生活加点“幸福”料—汉皇小学三2班一周活动记录

赵庄镇中心小学—许寒

<h3>新教育提倡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八九个小时的在校时间,为了给孩子枯燥的学校生活加点“幸福”料,开学初我在我班制定了午饭后的一系列活动,周一,师生共度必读书,周二诗词读写绘,周三每周一个主题活动,周四讲故事比赛,周五自由活动。本周三的主题是水果派对,周二一公布孩子就沸腾起来了,我要求孩子拿来水果后藏好,不要被同学看到,到时我们来个水果谜语比赛,其实,我的目的是让孩子写作文,个人认为,不以写作文为目的是活动都不算活动,孩子们很听话,用各种包裹采用各种形式把水果藏的严严实实的。</h3> <h3>午饭过后,班长派人到办公室叫了我好几次,孩子们对今天的活动充满了期待。第一个介绍的是我们班学习标兵,他告诉同学们,他带的水果圆圆的,有红有青,酸酸甜甜的,不太熟的时候酸,熟透的时候是甜的,孩子们纷纷举起手要回答,为了维持纪律活动前我给介绍水果的同学一个特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揭晓谜底的同学。如果猜出来,水果分给同学一半,如果你的水果谁都猜不到,同学手中的水果可以随便吃。丁政杰的谜底一下子被同学猜到了,所以苹果分同学一半。</h3> <h3>切苹果时我突然想到苏教版三年级的《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于是,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我切苹果是方法,对比和往常家长切苹果的方法有何不同,聪明的孩子一眼就发现我是从苹果腰部切的。接着我让孩子们继续观察,细心的孩子不难发现苹果里有个小小的五角星,是的,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h3> <h3>这小女孩是我班班长,聪明,爱挑战,整天要和我比赛跳绳,玩跳跳球。看看班长拿来的是什么好东西?“圆圆的,红色的,吃的时候必须用勺子,可酸可酸了。” “草莓?” “不对”“苹果?” “不对” “山楂?” “不对”,猜了好多都没猜对,班长脸上窃喜,嘴里念叨“我可以随便吃你们东西了,嘿嘿😁”。</h3> <h3>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班长拿出她的水果,果然大家都没见过,就连我也没见过,“就算见过我们也猜不出,因为班长描述的不准确,这明明是椭圆形的,而且也不是红色”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规则就是规则,既然没猜对,就得让班长随便挑水果吃。班长说这是百香果,在上海的姑姑寄给她的,一开始她也不知道叫什么?怎么吃?还是昨晚给姑姑打电话才知道的。</h3><h3> 既然班长描述的不准确,谁可以再描述一下。</h3><h3>生:椭圆形的,表面皱皱的,我猜它年龄肯定不小了。</h3><h3>师:为什么这样说?</h3><h3>生:因为它的表面和我老奶奶的脸一样,都是皱纹,我猜它应该和我老奶奶差不多大。</h3><h3>把百香果皱皱的外皮比作老奶奶的皮肤,挺形象的。不知道这神秘的水果吃起来怎么样?</h3> <h3>我的水果圆圆的,红里面透着白,吃起来翠翠的,甜甜的。</h3> <h3>我的水果圆圆的,小小的,黄色的,哦,是橘子。</h3> <h3>孩子们看,橘子头上带着你……“一顶小帽子” </h3> <h3>师:剥开外皮里面是……</h3><h3>生“一群弯弯的小月牙,肩并肩坐在一起” </h3><h3>师:干什么呢?</h3><h3>生:说悄悄话呢!</h3><h3>生:玩游戏呢!</h3><h3>《橘子》</h3><h3>一群月牙一样的</h3><h3>小橘子娃娃</h3><h3>肩并肩</h3><h3>手拉手</h3><h3>坐在一起</h3><h3>说着悄悄话</h3><h3>每天的晨诵的童诗没白读,都会写诗了,不错。</h3> <h3>圆圆的,黄黄的,吃起来甜甜的,谢盺圳同学有勇气站上讲台很棒了。</h3> <h3>一群小娃娃住在橙色的,圆圆的的绿色小房子里。</h3> <h3>方方的,软软的,吃起来黏黏的。班长又给大家出了个难题,果然大家又没猜出来。“狡猾”的班长又露出了得意的笑容。</h3> <h3>这哪是水果,怪不得大家都猜不出,这次我们又被班长给“耍”了,</h3> <h3>我把每个孩子介绍的一一写在了黑板上。</h3> <h3>孩子们都说的差不多了,下面轮到我了。圆圆的,面做的,上面有芝麻,各种各样的馅,咬一口酥酥的,咬不好还会掉一地渣子。</h3> <h3>这是孩子们的答案,面膜都上来了,</h3> <h3>答案揭晓,没人答对,我也有特权随便吃他们的东西。</h3> <h3>我们是个有爱的集体,有福同享,有果同吃,所以我们把水果召集在一起,准备来个水果大集合。</h3> <h3>要发水果了,可惜没拍下孩子们期待的小眼神。</h3> <h3>吃的津津有味</h3> <h3>和同学一起,苹果更甜了。</h3> <h3>这表情是吃到啥了?</h3> <h3>不以写作文为目的的活动都不算活动,玩的开心,吃的过瘾,写的痛快。作文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都是件头痛的事,写不出源于没有生活经验,其实,无论诗歌,作文,散文,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了生活的经验,语言上加以润色,一篇好的习作也由此诞生。</h3><h3> 下面请欣赏我们的习作:这篇习作特别推荐!</h3> <h3>本次派对的目的有二:</h3><h3>1、出于孩子营养均衡的考虑</h3><h3>2、给孩子提供写作素材</h3><h3>就孩子表现和交上的习作来看本次活动达到的预期的目的,晚放学我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把今天的水果派对讲给家长听,晚上群里就收到了家长的回音,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要多举行,这样对孩子习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实,我们都懂一件事第一次做孩子们有新鲜感,做多了也就没意义了,因此,为了给孩子提供素材,我提议每周一个主题,家长有好的主意随时和我沟通,家长们也很配合,都表示有好想法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农村家长的思想也在慢慢改变,也懂得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但愿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幸福指数。</h3> <h3>反思:回想活动过程,其实孩子们说的都很模糊,用词也不太准确,猜得出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拿的都是他们最熟悉的,答案揭晓以后我应该根据水果特点再进行点拨的,多让孩子说一说的。</h3> <h3>周四是我班的读书交流会,孩子们读了三天的书,是时候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了。</h3><h3> 督促学生读书,使学生爱上读书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孩子间相互交流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对书目有更深刻的理解。</h3> <h3>这次读书交流会开展的还算成功,孩子们对读书的体会各抒己见,听的孩子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书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个孩子交流完自己的体会后,我又简单的总结了一下,本次活动美中不足的是,孩子在交流的时候还是存在像平时唱读一样的把体会读了下来,以后在学生朗读指导方面还得多下点功夫。</h3> <h3>周二是我们的诗歌读写绘</h3> <h3>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读一读,说一说读后脑海浮现的画面,然后画出来。</h3> <h3>通过读一读,悟一悟,画一画,让学生们对诗词的含义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h3> <h3>振兴乡村教育,点亮诗意童年,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我们在行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