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二氧化碳CO2 DIY

薛生@松山湖

<h3>水草养殖,需要光照/肥/二氧化碳,这些都是完成光合作用必须的东西。自来水中co2少,需要提高水体的二氧化碳浓度。自制方法co2的方法很多,比较容易获得的是糖+酵母法: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co2。</h3><h3><br></h3> 气体线路如紫色所示:<br><br>1.右侧酵母菌分解白糖后,产生的co2气体,沿气管抵达左侧瓶子下部,气体经过水体后,从短的气管抵达鱼缸。左侧瓶子的作用是洗气:右侧瓶子的co2挥发出来时带有酵母菌和酒精,洗气瓶可以减少它们进入鱼缸的数量,维持鱼缸的菌类平衡和水质。<br><br>2.在鱼缸侧,气管接在co2细化器上,使得co2以小泡的方式,溶解在水中,提高水体co2浓度。 <h3>图中右侧瓶子日常制法:</h3><h3>1.取250ml水,烧开后不断加入白糖继续煮,直到新加入的糖无法溶解</h3><h3>2. 取一个鸡蛋黄大小,或者更多一点的鱼胶粉(果冻胶),少量冷水湿润后,倒入烧开的白糖水中搅拌均匀</h3><h3>3.稍微冷却后,倒入可乐瓶子(温度太高容易烫坏瓶子),放入冰箱0度区,几小时后变成果冻状(大概得到半瓶果冻)。</h3><h3>4. 在可乐瓶子中加入自来水(即半瓶果冻,小半瓶水),加入一个鸡蛋体积的白糖,安琪酵母(500毫升鸡蛋汤的盐的分量)。至此,右侧瓶子完成(图中上半部浑浊的是水,下半部透明的是果冻)。</h3><h3>左侧瓶子:就是自来水。</h3><h3>糖+酵母的问题:糖少了,几天就分解完了,得重新制备,很麻烦;糖多了,分解到一定层度,瓶子的酒精含量过高,酵母会停止分解糖分。所以果冻用来控制分解速度,并节省原料。当不出气后,只需要把瓶子上方的水换掉,并加入新的酵母,拧好瓶盖即可(避免了酵母菌在整个瓶子分布)。</h3><h3>根据气温的不同,以及酵母菌多少的不同,估计时间有差异,一般在2~6小时后就会有气体从细化器冒出。一瓶果冻冬天可以使用一个多月。如果嫌麻烦不做果冻,也可以直接用白糖和水,一次大概能使用10天。<br></h3><h3><br></h3> <p>下面介绍气瓶子的制法:</p><p>1. 瓶体采用500ml的可乐瓶子,足够耐压</p><p>2. 瓶盖子,可以淘宝上卖特制的diy co2瓶盖。在买不到的情况下,可以自制。图中瓶盖制作方法为<br></p> <p>这是铁筷子(韩国小超市有售),是空心的。</p><p>1.首先把它的细端,用磨刀石或矬子磨掉,大概5分钟就能磨好,看到孔洞。</p><p>2.然后用钳子把它钳下来,大概4公分长度。</p><p>3. 把这个短铁管塞进气管(钳下来之前塞容易些)</p><p>4.将另外一根筷子烧红,在可乐瓶盖上烫出一个圆洞。</p><p>5.把气管没有塞铁管的一侧穿过空洞,拉气管,使得带有铁管的这侧,卡在瓶盖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气体的密闭性(所以这个洞不能烫的太大,要比气管小),至少一年不会漏气,气管老化后,剪掉老化的部分,重新塞一次即可。</p><p>用小铁管子很麻烦,也可以直接把气管穿过小洞,然后用胶水密封,这种方法非常简单。Dollar店有那种1块2毛5,4小瓶儿的胶水儿,在瓶盖的正反面都胶上,这种胶水干的慢,每4小时补打一次胶,打厚。非常结实,不会漏气。即便是穿了铁管,也可以用胶补,使得密闭性变得更好。</p> <p>洗气瓶需要塞两个铁管。</p><p>如果在国内的话,直接买瓶盖即可,自制还是比较麻烦<br></p> <p>钳掉后剩下的部分。可以再钳下3-4厘米,恢复成圆柱形后,在里面筛入海绵(洗碗海绵即可),另外一端接入气管,即成为co2细化器。</p><p>也可以去鱼店买一个细化器,15刀到20刀左右吧。</p><p>若买的用起来都不顺手,也可以把一次性竹筷子剪上两厘米,把两侧打磨平,塞到气管里做细化器。</p> <h3>这个小缸采用DIY的CO2,效果还不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