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对于内蒙古地质中学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今天我校在课堂教学中首次运用“学习共同体”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孙伟老师的这节课以“细胞核的功能”为抓手,孩子们通过完成“倾听”游戏初步进入“倾听”状态,为本节课探究作准备;利用学习单,结合相应教学活动,帮助孩子理解“细胞核”的功能;完成作业单,绘细胞核简图,标出细胞核简图各结构名称,巩固和运用已学知识,在层层递进的练习过程中,提升生物思维能力。 观课教师前往教室观摩孙伟老师执教的研究课《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与以往的观摩课不同的是,观课老师需要坐到孩子们的中间,以“蚂蚁之眼”,对焦点学生进行全程的观察,并记录下相关细节。一个班的孩子,再加上十几位老师的“入驻”,教室有限的空间被填得满满当当。面对这样的场面,这些高一年级的孩子们难免会有些拘谨和不安。随着“倾听”游戏的开展与课堂教学的深入,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就在这样的轻声交谈和肢体接触中被逐渐打消。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安全,安定,安静的课堂正初现雏形。 <br><br> 共同体学习是与物质世界对话;是与他人世界(伙伴老师)的对话;是自我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共同体学习要关注每个细节。通过观察学习单我们发现,学习共同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回归文本。观摩课听完了,观课教师的的内心澎湃万千。“学习共同体”在推进的过程中也许会有烦恼,但我们相信方法一定比困难多。路漫漫其修远兮,且行且琢磨,我们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