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四省志愿者帮助祖孙俩回家

深圳爱心飞翔救助寻亲社会服务中心

<h3>急寻找在广东深圳龙华区流浪祖孙俩湖北利川朱六英祖孙家人</h3><h3> 这对长年流浪的外祖孙两,老人叫朱六英, 身份信息资料不详,根据老人的叙达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老人有一名女儿是这位流浪小孩的妈,现已去世,另位女儿叫吴寿香,联系电话: 12720102工作人员多次提打此号码,均强示是空号。小孩名叫钟灵西,现有10岁左右,已到或学年龄,钟吴西爸四钟元发,身份证号:2*****8,住址: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万里村, 没有民休联系方式,老人不愿讲。</h3><h3> 工作人员是从2017年2月2号开始对外祖孙两给子救助,2017年2月8日、201年1月10日、2018年3月31日都有给于物资、现金等救助,并多次劝导老人带小孩返乡.2019年4月25日下午,据玉攀社区巡逻工作人员反映,汽车站流浪乞讨老人表示要带孩子返乡,下午统站和社区事务科工作人员、玉辉社区站长助理晓聪同志、社区民政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与汽车站租关负责人取得联系,经沟遇,负责人同意赞助老人和小孩乘坐大巴回家,民政员准备了方便面、八宝粥、矿泉水教助物资给她们路上充饥并送上返乡的大巴。</h3><h3> 7月19日下午,玉翠社区巡逻人员发现她两回到汽车站继续流浪,玉翠社区工作站民政员与社区特保人员到母子两常出现的流浪地点寻找及向局边商户、清洁工、汽车站管理处人员打听其身影。7月23日发现其踪影后,玉翠社区民政员到龙华汽车站了解流浪老人和她外孙女的情况,并劝导她现天气炎热,老人和小孩在外流浪对身心健康有影响,小孩也已到就学年龄,希望她能携幼儿回老家,不要再到外流浪了,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也未能劝动她再次返乡的意愿。</h3><h3> 统战和社会事务科和景龙社区工作站将继续跟进,及时给与引子和救助。</h3><h3> 承办单位:龙华区龙华街道办事处 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者联系电话13556863281易雄</h3> <h3>深圳的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对祖孙俩给于物资、现金等救助,并多次劝导老人带小孩返乡。可是,朱六英就是不肯,长期在当地流浪。目前,在深圳、利川两地的志愿者帮助下,终于联系到了利川谋道万里村村民钟元发。</h3><h3>据了解,8年前,钟元发在外面打工时,认识了一位江西妹子,两人互生好感,回到谋道老家结婚,婚后生了一位女儿,名叫钟灵西。可是,由于钟元发犯了错,被判刑7年。在这期间,其妻子将女儿带回江西老家,后来妻子外出务工失联并身亡。于是,朱六英就带着外孙女钟灵西到处流浪,过着浪迹天涯风餐露宿的生活。</h3><h3>日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得知钟灵西的消息后,钟元发决定前往深圳接她回家。“8年没有见到女儿了,心情非常激动!”可是,他身无分文,根本拿不出路费,怎么办?谋道镇万里村村干部、扶贫干部及社会各界好心人得知情况后,纷纷慷慨解囊,为其凑齐了往返车费。11月17日,钟元发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乘坐客车离开利川,前往深圳。</h3><h3>11月18日,深圳志愿者在车站等到了钟元发,并为他安排食宿。同时联系到朱六英和钟灵西,安排一家人见面事宜。11月19日,钟元发偷偷见到了女儿,由于女儿和岳母多年没有见过钟元发,暂时不承认这位亲人,因此,他们将在当地志愿者的安排下正式见面。</h3><h3>“感谢志愿者的帮助,感谢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怀,我以后一定好好做人,把家庭操持好,孝敬老人,关爱女儿……”钟元发激动地,经四省志愿者团队努力帮助下今天相认团圆回家,在深圳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者服务,湖北随州寻亲志愿者团队,江西省志愿者团队</h3><h3>湖北省利川义工联会,贵州省志愿者团队,在大家齐心协力帮助她们回家,</h3> <h3>我代表深圳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者团队感恩大家爱心付出你们辛苦了牵动四省的爱[爱心]心志愿者在行动与龙华区社会事务科与社区工作人员支持协助帮忙下非常成功她们的相认团圆回家同时解决所有的一切问题了,感恩大家齐[爱心]心协助支持与各地爱心志愿者团队协助帮忙谢谢大家,感恩大家爱心付出,特别感谢我们龙华区社会事务科的高主任与正阳社工年青社工阿梁坚持不离不弃陪同到零晨一点[爱心][爱心][爱心][爱心][爱心]大家辛苦了,</h3> <h3>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为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为宗旨,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努力营造“关爱、互助、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志愿者工作的蓬勃开展。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崇高理念和坚定的信念,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业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新精神。 我作为一名陈家沟煤矿的普通职工,公益事业是我人生最大的梦想与追求,我会把青春用我的一生奉献给我热爱的公益事业,不图任何的回报,去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一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公益事业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公益事业服务中去。但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传递一份爱的关怀,从善行开始到行一切善,公益事业需要人人来参与,人人来奉献爱心,我们将雷锋的光辉传到每一个角落,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好事。</h3> <h3>倘若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爱心就是温暖小屋的火炉;倘若世界是一棵大树,那么爱心就是滋润大树的养料;倘若世界是一根蜡烛,那么爱心就是点亮蜡烛的火柴。</h3><h3>爱心是困难中不求回报的一点帮助;爱心是痛苦中情意浓浓的一声安慰;爱心是病痛中无微不至的一点照顾。当别人遇到困难需要金钱帮助,你若不能借出,那么你给予她一个微笑,给予她一点希望,让她振作起来,那何尝不是一种爱心?你若不能给予她帮助,那么你在心中默默祈祷,那何尝不是一种爱心?</h3><h3>爱心的定义不仅是你要付出多少,而是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可以让别人感受到爱,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爱心的定义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就要得到多少回报,而是不求回报、无私的付出。</h3><h3>自己的内心也会非常充实、非常幸福的。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所以团结起来的爱心更有力量!</h3><h3>爱心,使冰消融化,爱心是画中绚丽的色彩。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心,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美好?让爱从这里起航吧!传递爱心!</h3> <h3>平凡而不平庸(志愿者感受)</h3><h3>我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的精彩,每一次志愿活动时的紧张,每一次活动后的收获,点点滴滴,成为了我人生难忘的回忆。是志愿服务让我不再胆却、不在畏惧挑战,让我更有信心的面对未来;,是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让我找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志愿我奉献自己,努力与其他志愿者服务人民,共同构建我们和谐幸福的社会。</h3><h3>人们常说“助人者自助”,在参与十年的志愿服务以来,我深刻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在生活上,我们是平凡的,但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平凡却并不显得不平庸,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梦想,我们有快乐,我们有追求。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让一个十年前还十分懵懂的我,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体验到不少人生百态,也增长了不少人生阅历。因此,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也在鞭策着自己,努力地做到更好,因为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关爱,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会把我的青春用我的一生,奉献给我热爱的公益事业,用我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爱心。</h3> <h3>予人玫瑰,余香在手</h3><h3>帮助别人是我们优秀传统的延续,也是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意义所在,互相帮助更是人与人之间最值得信赖的社交方式,因为彼此需要,所以我们之间的人情味也更加重要。虽然现在的社会节奏变得很快,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的需求,但是,人情依旧很重要,&nbsp;在当下,公益活动不失为一个温暖人心,增加人情味的好方式。</h3><h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一直是一个君子的衡量标准。无论在什么时代,总有一些优秀的人,一些优秀的组织,他(她)们也一直践行着接济天下的这一准则,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地缩小贫富差距,但由于各种原因,资源永远不会公平的分给每一个人。一些人,一些地区,总会得到更多,而许多人都没机会去触碰这些资源,然而,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应该在享受这些资源的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有责任去给那些触及不到资源的人一些应有的帮助。</h3><h3>尽管公益有大有小,大可有质的改变,小则温暖人心,现实中,我们也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有时候虽然是举手之劳,但也可以给予他(她)人希望,所以我们尽己所能,有多大劲使多大力,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存有温馨;这样,人情味才能冲破冷冰冰的钢筋水泥,走进他(她)人的世界;这样,我们的世界也不会孤独。</h3><h3>做公益,也是资源的再分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公益,形式多样,有物质的直接分发,也有知识的普及教育。前者,可谓实体资源的再分配,后者,则可谓教育资源的再分配。由于地理位置、政策的差别,导致初次的资源分配存在太多差别,如果再没有其他的补救措施,社会的两极分化将更加严重。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公益形式,并不是说在大灾大难面前才去做公益,做公益贵在坚持,所以也就不分时间了。</h3><h3>做公益,不是做广告,所以,务实很重要,我们要一颗坦诚的心去帮助别人,不能企图得到什么名什么利的,举手之劳,得一句谢谢,一个微笑,足矣!</h3><h3>作为当代志愿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公益,只有尝试着做了,我们才能体会其中意义。</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