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军旅回忆(一)

路朱计划

<h3>∽∽难忘的黑土地</h3><h3>一一@兵车行一一一</h3><h3>一一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终于实现了少年时向往已久的夙愿,穿上草绿色的軍装,怀着参军报国的丰满理想,和一批正值青涩年华的小老乡,踏上了奔赴军旅的征途。</h3><h3>一一那是一个寒气逼人的清晨,在灵丘县委招待所门前满是黄土的街道上,我们排着队依次爬上了木栅栏式的大卡车。车下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接引新兵的部队干部战士穿梭在人群中维持秩序。几辆大卡车周围弥漫着依依送别的浓浓亲情。</h3><h3>…“到了部队听领导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h3><h3>“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h3><h3>“记着常给家里写信,啊!…</h3><h3>我们的耳边充斥着亲人的声声嘱咐和期望。</h3><h3>~~车上的人俯下身,车下人伸出手互相牵拉着。久久不放的,是父子;泪眼婆娑、依依难舍的是新婚的夫妻;一声声呼唤着“哥!哥!到了部队寄张照片来…"的是弟弟妹妹。</h3><h3>一~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头油然而浮現杜甫的《兵车行》一诗的意境一一车粼粼,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h3><h3>一一在沉重、嘈杂的氛围中汽车轰轰的马达声还是响了。带兵的干部蹬上了车门台阶向送行的人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呼喊:“乡亲们,放心吧!孩子们不会受屈的,部队就是他们的家。我们都是战友加兄弟,我们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紧接着“咣"的一声,车门无情地关上了,汽车启动了,迎着呼啸凛冽的寒风由慢到快向西奔驰而去。身后的汽车轮子掀起一溜滚滚的黄尘,像沙漠中的骆驼商队。弥漫的黄尘无情地淹没了送行的人群,隔断了我们和家人依依难舍的目光。</h3><h3>一一满车的人黙然无声,个个沉浸在离别故乡亲人怅然若失的惆怅之中。大卡车低沉地闷哼着,顶着刺骨的寒风在起伏的黄土高原上奔驰。时而丘陵起伏,卡车在九曲盘旋的山路上环绕,时而崇山峻岭,卡车又在深隧的山涧中驶行。一路颠簸,一路寒风,有几位战友经不住折腾晕车了,忍不住,哇,哇呕吐,喷溅到自己和同伴身上。还来不及揩擦、清扫,就已冻成冰坨与衣服紧密凝聚一体。结就结吧,脏就脏吧!在这凄神寒骨的天地间,手指脚指彷拂棍敲一般的生疼,面部好似针刺一样地钻心。已经顾不上那么许多了。理想很丰满,現实却骨感,前行太多艰。此时的我唯有在心里黙黙地画饼充饥,慰藉自己: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的路程更长,任务更艰巨……在不断自我鼓动下,卡车终于到达了塞上古城一大同。</h3><h3>一一我们下了卡车,本以为可以坐上暖和敞亮的绿色列车,没想到却登上了只有门没有窗的闷罐车。好在车厢底铺着草垫可坐、可卧,中间地板上还烧着一大火炉,可暖手脚身体,谢天谢地可用不着像在卡车上那般遭冷受冻了。车上的大竹篓里放着红红的面包,水和咸菜。</h3><h3>∽∽吃喝坐卧条件的改善,在我们这些饱受饥寒刚刚走出穷山窝的孩子的心上增添了几分愉悦。闷罐列车载着一车新兵蛋子啌啌咣咣地行驶在京包线上,向北、向北丶向北……,目的地是哪里?眼前,心里一片茫然。接引我们的老兵也不告诉我们。我们多么想欣赏一下车外瞬移变化的风光,但是车门是关闭的,也许是为了安全吧。领队的老兵是俩位与大家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一个名子叫杨秋乐一一河北人,另一个叫夏玉波一一北京口音。一个高一个稍矮,一个白净一个微黑,但都是胖胖的圆盘脸庞。在红五星、红领章的衬托下,两张胖乎乎的圆盘脸朝气勃勃,令人感到亲切、温和、可敬、可爱。为了活跃一下车厢里的气氛,夏班长组织大伙唱起了歌。他先是带头独唱,然后再指挥集体合唱。在他的鼓动下,我们渐渐淡化了离乡的惆怅,忘记了旅途寒冷和疲倦,丢掉了山里人的羞涩与腼腆。大声地唱起了歌,有几个甚至跳起来,扭起来。灵丘的地方曲调罗罗腔,山西剧种山西梆子全都抖擞出来。天虽寒冷,但大家的激情热烈而高涨。他在唱时我鼓掌,你方唱罢我登场,权把它乡当故乡。在这欢乐愉悦的氛围中,时间过真快,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每人两个面包就咸菜,便完成一顿美味的晚餐。饭后有几位老乡要撒尿,已经半天多没方便,这几位憋得够呛,车上没有便桶,带兵的杨同志打开了车门,并拉起一根大粗麻绳拦在门前当保险。让几位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来。头一位小老乡,迫不急待掏出家伙努了好大力就是尿不出去。他憋得满脸通红,后边人急得嗷嗷直叫。把其它人乐得哈哈大笑。紧尿却难排泄,究竟是心理障碍,还是车速太快?一直到了一个中途车站,车速慢了下来,这几位才排泄出去。强劲的尿柱迎风射出,化成水滴、水雾四处飞扬,以至回馈飞撒在门前自己的脸和伙伴们的脸上,引起一声声惊呼,笑骂。撒尿的老乡却自我解嘲道:"童子尿,是味药,味咸,性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跌打损伤,昏迷晕厥。”有人马上反讥道:"年过十八,玩了几多性情,你是童子吗?真不知羞臊。"又是一阵哄笑。</h3><h3>一一从车门望出去是一片漆黑,远处偶而有几点星光或是一片阑珊灯火瞬间闪过,一切马上又归于一片黑暗。在啌啌咣咣的车轮撞击声中,我们或坐或卧在草垫上渐渐进入了梦乡。</h3><h3>~~第二天醒来的时侯已是上午九时左右,列车停在了一个名叫平泉的地方。全体兵员下车集合站队,在平泉街上一个大厅吃了一顿早午餐。在平泉街的一口水井边打水喝水,然后集合登车,接着又北上.了。</h3><h3>~~车出山海关,列车奔驰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愈来愈感觉到天气的寒冷。炉中火虽然燃得红艳,但稍微远点的外围便已感受不到它的热度。小老乡曹大海拿出临行时母亲给带的煮鸡蛋和苹果让大家分享。想不到都冻得成了鹅卵石,相互碰撞咔咔作响。用牙一咬,坚硬冰凉。可望而不可吃,只好望蛋兴叹。</h3><h3>~~车行关外,已远离故乡。位置的迁徙总会使人移情别恋~~离别故乡的怅惘之情渐渐融化,渴望新家之情迅捷滋长。伙伴们不时地向随车的老兵探问:”班长,咱到部队还有多远?…”快了,快了”。”咱们部队驻在啥地方?”地名嘛,就叫太阳沟,每天我们可以最先看到初升的太阳,最早享受温暖的阳光”。“班长回话时一脸的幸福、自豪。小老乡们还是不断地问这问那,可班长只是微笑再不答话。我们当然不好再问。每逢列车到站暂停等待错车时,班长总会打开车门向外张望。这时我们也会不失时机地探头看看到了什么地方。在模糊的印象中记得是:双辽、通榆、洮南、白城子……。在白城子车站下了车,总后勤部201办事处的首长接见新兵并讲了话。具体讲了些什么,我听不懂更记不住。留下的简单印象是这位首长是很肥的人。是我所见过的最胖的人。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宽、短、肥。像只大碌碡,又像只大熊猫。如果称重,一定有200公斤上下。</h3><h3>~~离开了白城子,列车转向西 北行驶。班长告诉我们过了乌兰浩特就快到家啦!我们一个个立马兴奋起来,纷纷要求班长打开车门,急于先看到部队是什么样子。但是班长拒绝了,说是为了安全。我们也只好作罢。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列车终于在一个小站上停下来。班长大声说:“同志们,这是归流河车站,我们到家啦,收拾好个人的东西准备下车!”</h3><h3>一一一下车后我们第一时间感到的是这里的天出奇的寒冷,哈气即成霜。靠近嘴边的皮帽耳扇子很快凝结了一层白色。站台上停着几辆绿色军车,车上装着军大衣,给每个人发了一件,班长让大家穿好上车,然后乘车前往驻地。车上虽然没有人说话,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既兴奋又新奇,渴望尽快走进这个新家。</h3><h3><br></h3><h3><br></h3><h3>一一一②新兵训一一</h3><h3>~~满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军车把我们拉到了一个叫作金刚屯的地方。车下,站着一排前来迎接我们这批新兵的老兵班长。他们身上穿得是洗的发白而且带着补丁的旧军装。突显的是两条腿膝盖的地方两块补丁,大小一般,方方正正。给人一种整洁、艰苦、朴素、刚毅的印象。举目四望,远方是起伏的丘陵和坡地,近处是一片稀稀拉拉,高高低低的土坯垒墙、茅草盖顶的房屋。座落在广阔的一抹平川上。一家一家的院落都很大-,没有院墙,大都是用树枝围成的篱笆隔开的。家家院子前堆着像小山一样的茅草垛子。我不禁惊诧起来:就几个大兵,这么多民房,这分明是农村呀,哪里是部队军营呢!后来从老班长口中才得知这里正是农村。是个汉族,鲜族,蒙族混居的屯子,屯名叫金刚。我们要在这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整个新兵连战士将分散在屯里的各家各户休息、住宿、集中训练。</h3><h3>~~老兵班长把我们来自一个公社的六个人带进一座篱笆墙围着的院子。迎接我们进门的是蒙古族的大爷、大娘、儿媳。他们的脸色黑红,颧骨挺高,穿着的都是肥大的布面皮袍子,袖口、下摆露着灰褐色的羊毛。不同的是大爷大娘的袍子是黑色,媳妇的是暗红色。这时听的大娘说:“解放军同志,我们是贫下中农,咱是一家人,看冷的,快回屋”。</h3><h3>一一老人的态度热情而诚恳。但是她的话感觉有些别扭。难道把我们当成了政审的?仔细想想,老人并没错。那个年代可是要处处讲政治、讲阶级立场、分红黑颜色的。官方的人下乡来吃派饭、住房先是要了解成分的。大娘这是有阶级觉悟的表现啊。</h3><h3>一一进了屋,外间西墙边是大锅台,没风箱,生火做饭烧闷灶。由于烟熏火燎,屋顶的房椽子和四周的墙皮都是乌黑的。进了东屋,中间是地,南北是相对的两通大土炕。我们住北炕,大爷、大娘、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家子住南炕。炕头上放着一只柳编小笸箩,笸箩里装金黄的烟叶 、纸条和一杆大烟锅,我下意识地多瞅了两眼。大娘便拉近笸箩,左手拿起一条纸,右手揑起一小撮烟叶,,均匀地放在纸条上,双手一卷,成为筒状。左手半握,右手一拧,做成了一支喇叭筒样的烟卷。然后拿到口边,伸出舌头一舔把接头粘上,点燃了,递过来让我抽。我左躲右闪,前推后让,大娘硬是把烟卷递到我的手里。然后自己也拿起大烟袋,装了一锅子点燃,叭哒叭哒地抽了起来。女人抽烟还是头一次见过,挺稀罕。不过这东北大叶还真够味儿,恰如大娘的热情火辣辣,香喷喷的,真爽。我不禁感概起来,这真是军民一家亲啊。少数民族的乡亲们真正儿把我们当作一家人啦!</h3><h3>∽∽两天一夜的长途行军,令我们都十分的疲倦,坐在炕边直打嗑睡。这时大娘一家也都回来了,却没有睡觉的迹象。莫非是因为我们六七个大小伙子戳在眼前有些不便?于是我跟付班长〈我的老乡〉悄悄说:“咱们出去待一会儿,好让她们睡觉。”我们刚出院一阵,大娘就追了出来催我们回屋,说:“都是一家人,别那么生分,快回屋睡觉。外边这疙瘩多冷啊!”被大娘看穿了心思,我们尴尬地返回屋子。大娘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已睡下,老爷子是赶大车的,在饲养房喂牲口,没回家。我们忙急忙慌脱去外衣,穿着衬衣、衬裤钻进被窝,很快进入梦乡。</h3><h3>~~进驻金刚的第一个清晨,天还黑乎乎的,我们就被嘟、嘟、嘟的哨音惊醒,起床站队到金刚的打麦场集合、出操、跑步。出完早操,新兵连葛新忠连长作了简短的训话。大概意思是从穿上军装那一刻,你们就是一个解放军战士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住在老百姓家,要搞好军民关系。不扰民,不害民。要帮住户干活,挑水,扫院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特别强调:这地方老百姓少有厕所。要求我们不要随地大小便。别看当地老百姓那样做,我们不能。要注意军人形象。麦场上有我们用苇席围成的公厕,可到那里方便。并通知,早饭后,全连在训练场(打麦场)集中开会,布置安排新训事宜。然后解散各回住户打扫洗漱。</h3><h3>~~回到房东家,大娘已为我们烧好一大锅热水,让我们洗脸刷牙。但是被大家惋言谢绝了。大家牢记連长的话:不扰民,不害民,时时事事为人民。而且班长身示先卒,带头执行。督察他人,坚决照办。所以每个人都坚持冷水洗漱。洗完后,人人的脸蛋白里透青,个个满头发的冰渣子。站在一边束手无策的大娘和大嫂心疼的眼泪朴噜朴噜地往下流。</h3><h3>~~洗漱完了,大家上厕所。不果我们不用跑操场上公厕。大娘院外三十米处有个五尺见方的小厕所。外边用篱笆围着,里边的坑不过一尺深。可供俩个人同时方便。</h3><h3>两位同乡战友方便完了,闹心的事也来了,谁也没带纸。他们没想到这里不像在老家:茅坑放着黄土块,手纸根本不用带。这里全是黑土地,只有茅草木棍儿柴。说老实话,那年头咱山西乡下人还真没用过卫生纸,也没那习惯。不果我的战友兄弟还算聪明,急中生智把小树棍儿掰开两半,一分为二,每人一截,用木棍横茬小心谨慎地刮刮,解决了意外的尴尬之遇。其实,后来听说当地人都是这么解决的。并算不上什么新发明,新举措</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