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后山环穿

陈平

<h3>狼牙山位于太行山东麓,距保定市易县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处于太行山与燕山交接地带,东西走向25公里,南北间15公里,俗有五坨三十六峰之称。</h3> <h3>狼牙山更因“狼牙山五壮士” 的事迹而闻名。1941年9月25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五位八路军战士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子弹打光后,用石块,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h3> <h3>菜园村,是狼牙山后山脚下的一个村子,是这次环穿的起点。菜园和狼牙山一样,是一个英雄的村庄。当年日寇大扫荡,菜园村的乡亲为保护八路军遗孤,宁死不屈,三十人被杀死,一百多人被刺伤。“菜园惨案”写入《易县志》和抗战史册,为世人所铭记。</h3> <h3>今天的行程有小环(图中的白线,轨迹号2162153)、中环(图中的绿线轨迹,轨迹号2011249)和大环(图中的红线轨迹,轨迹号1231998)三条线路备选。领队会根据今天队伍的速度和体力来定现场定夺。</h3> <h3>本次活动的见习领队,建哥。</h3> <h3>本次户外活动的见习收队,荣哥。</h3> <h3>这个岔路口是去圣泉寺和石佛沟的。我们回来的时候会从圣泉寺石佛沟环穿回来。</h3> <h3>从菜园村西口,有一条水泥小公路,一直延伸到狼牙山后山脚下。</h3> <h3>路边有好的散养的鸡,散养的羊。</h3> <h3>农家院不少,问了一下炖柴鸡多少钱?老乡回答:100块钱4斤,现宰现杀。这个价格是非常良心的价了。真后悔当时没有给老乡交个定金提前准备好炖柴鸡,下山后就可以直接吃了。当天下山后,我们都想吃炖柴鸡,淳朴的老乡告诉我们,宰杀和炖鸡需要时间,因为怕回廊坊的时间太晚了,犹豫半天就算了。这个是此次行程中最大的一个遗憾。</h3> <h3>这个村子也像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我们的脚步,惊动了鸟儿恬静的生活。轻轻地说一声,对不起,鸟儿。</h3> <h3>村子种了很多桃树,如果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过来,就一定像走进了一个桃园。我们决定明年春天再来这个像世外桃源的村子,来吃一次老乡的炖柴鸡。</h3> <h3>路边有很多柿子树,本来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入乡随俗,毕竟到了革命老区了,需要继承革命队伍的光荣传统。</h3> <h3>给柿子树来一张近照,真诱人。</h3> <h3>水泥路的下方,是一个烈士陵园,大家驻足缅怀先烈。</h3> <h3>沿水泥路步行约半小时,会走到一个机耕路上,这个地方叫杨树岭。</h3> <h3>在杨树岭遇到一老乡,她很热情的招呼我们摘柿子吃。说只要我们爱吃,就多吃点。</h3> <h3>每人摘了几个柿子吃,好甜好甜。</h3> <h3>过杨树岭后不久,离开机耕路左折上山。</h3> <h3>远处发现很大一片天然的柿子林,这个地方叫老庙台。不过我看不到有庙宇的建筑,也没有村民的房子,附近没有村民居住。</h3> <h3>从地名上看,历史上应该曾经会有一个庙宇吧,岁月沧桑。现在老庙台也只剩下一个地名存在了。</h3> <h3>在老庙台附近我们走错的路,我们走的路是去老爷庙的古道,道路轨迹很明显,但道路是错的。见习领队建哥正在看六只脚,及时纠正了行进路线。</h3> <h3>队伍开始沿着一个山谷前进。这个山谷也叫菜园村的北沟。</h3> <h3>走在这个北沟的山谷里面,前方尖尖的狼牙越来越近,越发显得狰狞。</h3> <h3>北沟一直大斜度爬升。</h3> <h3>山谷里面怪石嶙峋。</h3> <h3>我们要从狼牙“齿缝”中穿过去。</h3> <h3>马上要到这个狼牙的齿缝了。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到达的第一个垭口。也叫一线天垭口。</h3> <h3>第一个垭口合个影。</h3> <h3>这个石头也是在第一个垭口的位置。</h3> <h3>从第一个垭口一线天翻下来,向南有两条小路,到达今天第一个需要决策的岔路口。平平副领队在这个分叉点等待着后队的到达。</h3> <h3>分叉口如图所示,在图中上部位置,那个红线、白线、绿线的交叉点,左行小环。右行可以走中环和大环。</h3> <h3>等到了后队,平平副领队征求队员的意见,走小环距离短,风景优美,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看不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后队很坚决,说来狼牙山的目的地就是去跳崖处缅怀革命先烈。面对这样一个崇高的目的。那什么话都不用说啦,直接向前走吧,放弃小环线路。</h3> <h3>路边的山峰突兀,奇峰迭出。</h3> <h3>这个山峰叫锅盖峰。</h3> <h3>到达一个叫聚仙谷的山谷,有好多无主的柿子树。</h3> <h3>队员纷纷上树采摘柿子。</h3> <h3>一场柿子的盛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h3> <h3>吃着这么甜的柿子,谁都会开心的像一个孩子。</h3> <h3>柿子吃饱了,在这里合影。</h3> <h3>第一次发现,荣哥的身材这么苗条。</h3> <h3>这个山谷风景很好,还有一个瀑布和小溪,刚吃完柿子的我们,在溪边擦干净了嘴,洗干净手,整理好衣冠。没人能再看得出我们曾经吃过柿子了,哈哈。</h3> <h3>出发了,目的地五壮士跳崖处。</h3> <h3>从聚仙谷去五壮士跳崖处的路不太好找,要特别留意。</h3> <h3>聚仙谷的位置在轨迹的左上角,那个有一小段回头路的位置。我们错过路,所以这个位置很明显。轨迹图的左侧中部。那一段盲肠位置就是跳崖处。那是一条绝路,无路可走,还必须原路返回。这个位置在地图上也很明显。</h3> <h3>山路变得非常陡峭。</h3> <h3>爬升很大。</h3> <h3>走得很累,但深秋的景很美。累并快乐着。</h3> <h3>我们像用尽最后力气的驴!但力量却始终用不尽,坚持着。翻过第二个垭口,右转。是去五壮士跳崖的莲花峰的路。</h3> <h3>通往五壮士跳崖处的陡峭山路上,看到村民在修路。村民说“路修好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五壮士跳崖处缅怀革命先烈,现在因为路不好走,所以游客非常稀少”。听着村民淳朴的话,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h3> <h3>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地方是棋盘坨小莲花峰。我和健哥照相的这个山峰。</h3> <h3>这里还有一个纪念塔,有一块牌上面写着五勇士跳崖处。</h3> <h3>我们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h3> <h3>我们也是五勇士。</h3> <h3>多了一个人,变成六勇士。</h3> <h3>三勇士。</h3> <h3>据考证,当年,五位八路军战士是喊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后,纵身跳下这个悬崖的。78年后,这个声音再一次回荡在山谷。只是我们不会跳崖,而是继续过着美好和幸福的生活。</h3> <h3>不会忘记,我们美好和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带用生命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饱含深情,向国旗敬礼。</h3> <h3>狼牙山的山峰很壮观。</h3> <h3>从五壮士跳崖处下撤了。路上有一边很多地方都是万丈悬崖,走路的话要非常的小心。</h3> <h3>沿途的风光真的很美。这个地方是来了一次,还想再来一次地方。</h3> <h3>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流连忘返。</h3> <h3>这是第三个垭口了,可以看到狼牙山景区的玻璃栈道和观景台。</h3> <h3>过第四个垭口下撤了,走一个山谷,这个山谷也叫石佛沟。。</h3> <h3>石佛沟因前两年在沟里的石壁上发现宋代石刻佛像而名声大振。</h3> <h3>石佛沟尚未完全开发,风貌比较原始,谷中幽静空旷,绿树红叶映衬,风景如画,美不胜收。</h3> <h3>这条沟也是登上狼牙山主峰的一条山路。据说当年五壮士就是从这条沟边打边撤一步将日寇引上棋盘坨。</h3> <h3>面对如此美丽的锦绣河山。我的心里一直有着一种强烈的冲动,如果重新回到战争年代,相信我吧,祖国母亲,我一定会像八路军战士一样,以命相搏,保卫我们的美丽家园。</h3> <h3>如今,战争不再,硝烟散去。但那段用血烙印的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h3> <h3>老区人民真好。这样地方叫天梯,本来非常危险,但老区人民给安装好这个铁梯。</h3> <h3>我们驴友可以很安全的下撤。</h3> <h3>石佛沟的尽头是圣泉寺。</h3> <h3>据考证,圣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h3> <h3>过了圣泉寺以后,道路很好走,是村里修的水泥路,可以直接走到出发的起点菜园村。</h3> <h3>本次行程爬升1200,里程12公里。</h3> <h3>最后,赋诗一首留念,我们有远方,还有诗。</h3><h3> 狼牙山后山环穿</h3><h3> ——陈平</h3><h3>郎山三十里,峻岭泛烟霓。</h3><h3>狼齿斜天际,销魂我欲迷。</h3><h3>径穷绝境处,幽壑出寒溪。</h3><h3>循迹危崖上,风高乱云低。</h3><h3><br></h3><h3>为了便于读者对诗的理解,特做如下注解:</h3><h3>1.郎山,狼牙山的别称。</h3><h3>3.三十里,当日徒步的里程,不是狼牙山本身的长度。</h3><h3>3.寒溪,寒冷的溪流。本诗指的是聚仙谷里那条瀑布和小溪,查相关资料不知道溪水的名字。</h3><h3><br></h3>